33贾谊及其后两汉的骚体赋

05西汉前期的骚体赋

离骚赋直接起源于楚辞。屈原的作品在汉代就称作赋。汉代人模仿屈原的作品进行创作,在散体赋之外形成了一类以抒情言志为主的作品,由于它们在形式上接近《离骚》,因此称为骚体赋。

汉初最早的骚体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33贾谊及其后两汉的骚体赋_第1张图片

贾谊由于在朝廷中受排挤,让他做长沙王的太傅,后来又招回朝廷,他心情郁闷,很不得志,他过湘江的时候,就想到了屈原,于是就写了这篇赋,来怀念屈原,凭吊屈原,这篇赋完全采用骚体。

赋中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猛烈抨击不合理的现实,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悲愤。但赋的结尾又表达了一些隐处自珍的思想,与道家有一定的联系。

从语言上看,它和离骚没有太大的区别。抨击,贤愚不分,小人得志。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他生活在西汉大一统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一个人被皇帝所疏远,被进行所贬谪,那么你就再也找不到出路了。它不像战国时期,一个士,在一个地方不受重用,他可以再换一个地方,到了汉代,他没有这种机会,这个地方他对屈原不理解,屈原你还有地方可去,你为什么要死?

像我连出路都找不到,实际上有这种含义。

贾谊还有一篇《鵩(fu)鸟赋》。鵩鸟被认为不祥之物,贾谊在失意中又遭逢此不祥之物进入到他的屋子,陷于极大的悲忧困惑,此赋即用以消解内心矛盾而作。

贾谊他做长沙王的太傅,长沙那个地方,在当时是非常遥远的地方,而且气候不好,那个地方地势低,多雨潮湿,北方人到那里生活很不习惯。

贾谊到了那里,心情不好,身体也不好,他就自以为自己活不长了,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天有一只猫头鹰,飞到他的屋里,落在了他的座位上,因为楚国那个地方,人们相信猫头鹰进入人家,这一家就要死人。

那么,贾谊在这种情况下,就更相信自己活不长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写了这篇《鵩鸟赋》,就是他面对人生困境,甚至是自己会不久于人世,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这是用来消解内心的苦闷。一开始就写猫头鹰这只鸟落到了屋子里,他就问这只鸟,为什么落在这里,请问,如果说我要是活不长了,那还能活多长时间?

他问鸟,鸟不回答。

然后,作者说,那好,我来替你回答吧。于是他就借用鸟的口吻来回答,这个洋洋洒洒的抒发了一大篇感慨。

那么,这种感慨就和屈原的那种悲愤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带有道家思想的特点,特别是关于庄子齐物的学说,万物同一,生死一体,他用这样的思想来宽慰自己,然后又用庄子追求个性自由,追求精神逍遥,那种思想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赋中用“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的观点作自我宽慰,作品的意蕴由忧戚怅惘的情感体验到死生一体、物我同化的理性思考,而且进一步的去写死生一体,物我同化,最后上升到,遗落尘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这完全是庄子的思想,但是作者又结合了自己人生,写得亲切感人,有飘渺脱俗的感染力。

这不是纯粹的说教,所以,后来司马迁就说,他说我读了《鵩鸟赋》,使人感到爽然自清,忘怀自我。把自己都忘了,读了此赋,是这么一个状态。

把死生去旧,把自身都忘记了,而且《鵩鸟赋》有一个特点,从形式上看,虽然还带有兮字,类似于骚体,实际上,比骚体更加散文化。更接近老子,庄子的语言形式。

后来的《士不遇赋》,司马迁写过《悲士不遇赋》,都是抒写怀才不遇之情,这就形成了一种传统,骚体书写怀才不遇,联系到了一体。

06两汉之际的骚体赋

两汉之际,随着政局的动荡,一些文人他们用骚体赋表达人生的感受和志向,在其中融入较多的批判精神和理性色彩。西汉末年的刘歆作有《遂初赋》。

刘歆提倡古文经学,他就写了一篇,于是就惹脑了博士,那个朝中大臣,刘歆就感到很危险,感到很害怕,他就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做官,这篇赋就是在去任职的途中所作。

这篇赋首先就叙述自己,首先从一个侍从,在皇帝身边遭到了排斥,然后就以自己的行程为线索,叙述沿途所见到的情况。

当地长故(历史故事),旅途的风光,在其中就感今思古,写风景也写得很好,其中就包括一些苍凉悲慨的人生感受,后来人们就说这篇作品是叹征事而记己寓。一方面旅行,一方面感慨。

《遂初赋》,就是实现自己最初的志向。什么志向呢?

要采用道家恬淡虚无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弹琴读书,通过这些活动,来获得自由快乐,这就是他的志向。

以前的骚体诗都是抒发悲愤,很少之样的追求虚无的志向,这也是一种开拓。

与这篇作品类似的还有两汉之际的冯衍所作的《显志赋》,生动体现了冯衍的独立自由的人格特征。

这篇把《庄子》与《离骚》的审美趣味结合在一起,创作了一种自由超拔而又光怪陆离的艺术境界。

冯衍他信奉道家的学说,不求名,无为,自由,放荡,不拘守那些世界的浮礼,但是,为人正直。那么《显志赋》,就体现他这种人生志向。体现了冯衍的独立自由的人格特征。

先写自己被世俗之人不理解与妒忌,然后就写途中景物,抒发悲愤,最后又写一种想象,回到家中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走进深山求仙养生,超然世外。

还有扬雄也是此期有名的骚体抒情赋作家。后期他是怀才不遇,长期受压抑,来抒写忧愤,有代表性的是《逐贫赋》,驱逐贫困。

赋中写作者穷愁潦倒倒怪于贫,乃呼贫而逐之,借以抒发不遇之悲。作者的逐贫之辞生动再现了坎懔之士的偃蹇困穷,这是前两篇作品中所没有的。

贫的见解,是作者的自我宽慰。

《逐贫赋》把表示生活状态的贫人格化,经过设为问答,表达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作品颇似一篇妙趣横生的寓言。这种写法在汉代的说理赋中是一个创新。扬雄的《太玄赋》、《酒赋》等,也属于这类抒写人生感慨的作品。

07东汉中后期的骚体赋

东汉中叶以后,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文人们已无心润色鸿业,散体大赋开始被冷落,抒情小赋逐渐成为创作的主流。

张衡是此期赋风转变的一个代表人物。张衡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思玄赋》、《归田赋》和《骷髅赋》。

《归田赋》写辞官归田时的感触。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

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龙鸣般唱,在小丘上虎啸般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鱼。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嬉游已经极乐,虽然夜来还不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作文,发挥文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从其审美特征来看,楚骚的影响已被老庄崇尚自然的旨趣所取代,首先是在作品表现的人生情调方面,楚骚式的悲愤与哀怨消失了,代之以老庄式的纵心物外,忘怀荣辱的生活态度。

其次,是在作品的艺术表现方面,楚骚式的华美辞藻和超现实的描写被清新朴素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所代替。

受《归田赋》影响而又有新特点的另一篇抒情小赋是蔡邕的《述行赋》,他善弹琴。当时的统治者修建精美宫殿,但是普通老百姓却没有地方住,统治者让禽兽吃肉,老百姓却没有东西吃,吃糠。

……

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败而无轨兮,塗泞溺而难遵。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师而释勤。壮田横之奉首兮,义二士之侠坟。淹留以候霁兮,感憂心之殷殷。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候风云之体势兮,天牢湍而无文。弥信宿而后阕兮,思逶迤以东运。见阳光之显显兮,怀少弭而有欣。

命仆夫其就驾兮,吾将往乎京邑。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贵宠煽以弥炽兮,佥守利而不戢。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洷。消嘉榖于禽兽兮,下糠粃而无粒。弘宽裕于便辟兮,纠忠谏其駸急。怀伊吕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人。唐虞渺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歰。

观风化之得失兮,犹纷挐其多远。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甘衡门以宁神兮,詠都人而思归。爰结蹤而迴轨兮,复邦族以自绥。

……

这篇作品的现实性很强。鲁迅就称蔡邕是有血性的人。

汉末另一篇有名的骚体赋是赵壹的《刺世讥邪赋》。赋中对汉末现实作了更为尖锐的批判,猛烈抨击了“佞谄日炽,刚克消亡”,“邪夫显进,真士幽藏”的黑暗局面。


33贾谊及其后两汉的骚体赋_第2张图片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为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诌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髒依门边。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赵壹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对那些宦官和黑暗,疾恶如仇。春秋时期,天下大乱,战国时代,更加严重,百姓饱受伤害,生灵涂炭。说秦汉并不比春秋战国更好,这就是一种新的看法,这个时候人们都称颂汉朝推翻了暴秦。但其实是一样的,他们都不管百姓的死活,当权者只顾自己享受。

社会风气很坏,而正直的行为却不见了。社会腐败,关键在于当权者,不是贤能之人。要坚守真理和正义,宁死也不改变。东汉末年,人们疾恶如仇。赵壹把其原因归结为“实执政之匪贤”,揭露了他们“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的本质。赋的结尾表示了不与邪恶势力共存的态度。

此赋批判现实的深刻和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33贾谊及其后两汉的骚体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