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

各位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真的非常荣幸,今晚能站在新学期第一期《教师微演讲》的舞台上。2018年已经彻彻底底的过去,在农历新年那天,我送给自己一篇四千多字的《2018总结》,我不是一个好的记录者,因为每次的文字总是词不达意,但所幸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喜欢通过文字记录生活的人。所以,2018年,那份总结里没有记录的成长,关于“我自己”,我留在了今天,在这个美妙的夜晚,悄悄地与大家分享!

        初中政治第一课就是——认识你自己,可那时老师只是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你自己,非常遗憾我是在来运城国际后才开始真正地认识我自己,这起源于一件故事——我成功混入《大问题》的共读,我开始第一次真正接触哲学,直面“我是谁”的问题。现在我在想,如果当时在初中政治第一课,老师就引导我接触哲学,问:“我是谁”,我会不会早点认识我自己呢?

      “我是谁”,一直以来我给自己的定义是:懂事的小孩!

        我们家四个孩子,我是家中老大,从六岁我开始看小孩,十岁成为家中的“小大人”,承担起照顾整个家的责任,一直到我上大学。因为从记事起就知道了父母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懂事孝顺好像是自然而然就该这样的。可懂事的背后一定是失去了一些什么的。

        小时候想要的东西有很多,可从未开过口,从最开始的不敢要到后来自欺欺人似的不想要,再到现在的不会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物质上升到了情感,看似什么都可以接受的我其实是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开始逃避与别人交流,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他们的想法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肯定,可我又是如此羡慕她们能够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于是我开始尝试去模仿。就像“邯郸学步”一样,我彻底丢失了我自己。

        我开始对抗,最先对抗的就是原生家庭,我开始痛恨这个家庭带给我的懂事,有时候看到网上某段说懂事的小孩怎么怎么样时,我就像与一个高手过招却中了高手的招般泪如雨下。我开始接触心理学,甚至考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可是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还是一点一点地占了所有上风,甚至开始怨恨我的父母,我越是对抗,他就越挣扎,可我怎么能说“原谅父母”呢?

        小时候我就在想,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离小孩远远的,我一定不当老师!没想到,阴差阳错,我来到了洛阳师范学院,加入了“大地明师班”,遇到了运城国际学校。第一次来运城国际参观时,遇见这么一幕:小桥上二十多个孩子全都拿着吉他弹唱《父亲》,童稚的声音却唱出了父亲如山般厚重的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高潮部分,台下有个低年级的小孩号啕大哭,哭声和着吉他声,让我们这一群人感动得一塌糊涂。那一刻,我就知道这里是我想要的教育国度。临近毕业之际,在家庭和我的理想之间,我第一次为了我自己去选择,最终来到了运城国际。

我自己_第1张图片
美好

        在运城国际的半年,是我发自内心感到开心,幸福的半年。每天与我的小星星小青竹们对话,课堂中聆听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看法,课下感受着他们身上的美好,我开始发现原来我并不讨厌老师,我是如此的热爱孩子。这半年,与家里那边的对抗像一条二次函数般上升到那个最高点,好多个流着泪的夜晚,我一遍又一遍的问着自己“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神奇的是所有的挣扎都在第二天早晨到教室的那一刻烟消云散。所以,这半年,我非常感谢我在运城国际遇到的这一群孩子。

        这半年,我开始非常广泛的接触心理学书籍,我开始写,给我那些无处安放的情感一个承载空间,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可以站在第三者角度与内在的小孩对话。

        后来,在李雪《遇见一个人》一书中,我遇见这么一段话:“童年的经历确实带给过我伤痛,但现在我逐渐接受了,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无须粉饰,无须原谅。我们真正需要处理的,是接受自己当时确实无能为力的事实,如果一定要用“原谅”这个词,也是原谅自己,与他人无关。”至此,那句不敢说出口的原谅画上了一个句号。我试着去接纳每一个自己,试着去做好每一个自己,与父母无关,与家庭无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再次迷失自己,可我不再害怕,我知道我这一生都会是那个懂事的孩子,我非常庆幸这个家庭赠予我懂事的同时连带着送给我的其他美好品格。

        我不是一个好的记录者,更是第一次站在人前说出我的故事,如果今晚我的演讲仍然词不达意,让你云里雾里瞎转圈,那实属常态。回去后我将继续修炼,在此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