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起跑线焦虑
前两年卖楼的喊出过一句泯灭人性的口号,叫“有一种需求叫丈母娘喊你买房”,但今时今日京沪深的房价已然逆天,丧心病狂到连丈母娘们都不得不松口。
不过不要紧,我们还有学区房。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利,同时宪法里并没有规定父母必须有房产子女才能算公民,所以学区房本质上是一种选择。
王志文在《黑冰》里有一句台词:没有选择就没有痛苦。在学区房的问题上,家长们因为还有选择,所以焦虑,而这种焦虑经过高强度的“妈妈群”社交被无限放大,最终成为了助推学区房房价的核心驱动力。
所谓学区房,归纳下来无非满足了父母们的两大诉求,即优良的师资和高素质的小伙伴。
不可否认,一个好的老师和健康的社交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由学区优化所带来的边际改善其实并无法被准确量化,所以也就没有理性测算回报合理性的客观依据。
“起跑线逻辑”的背后是妈妈们所面对的囚徒困境:上,不一定能出人头地,但不上就一定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有资格为学区房而烦恼的妈妈们通常都是高知,虽然她的老板很可能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她们绝不相信在未来的二十年里还会有这样白手起家成为人生赢家的概率。
80后父母为下一代教育所倾尽的洪荒之力,和此前提到的文凭房产证之争在这里吊诡地相遇,表面的矛盾共同指向了背后社会阶层的固化——正是阶层的固化倒逼出了起点的竞争,并由此进一步推动了阶层的固化。规律面前,我们无从选择。
当前学区房房价的快速上涨正处于反身性趋势的第二阶段。
因为房价只涨不跌,所以在转手前可以把购买学区房的决策视作教育费用的资本化;其结果就是白上一所好学校的同时还能顺带赚一笔;既然稳赚不赔,那么价格就不是问题——由此推动了房价上涨的自我实现。
趋势的拐点风险存在于潜在的制度改善和科技进步。
长期来看,一线城市内部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会日趋均衡,加上课外辅导和国际学校等社会资本的填补,以及VR技术在更长远的未来打破内容传播在时空上的限制,获得同等质量的教育服务会有比买学区房成本更低的策略可以选择,一旦这种选择成为一种共识,之前房价的正循环就会被打破。
拐点的出现可能需要很久,但也可能远比我们预料的要近……
关于教育,因为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只能开启学生视角、凭借自身的经验来进行观察。撇开大脑开发程度异于常人的天才不论,大多数人的潜能上限在某种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可以视作是给定的,而人生无疑是一场长跑,所以竞争的策略模型就变成了如何在全程合理分配自己体(潜)力的问题。
很明显,前程发力并不是一种最高效的策略:中国学生普遍在进大学之前在老师家长的贴身督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而美国学生则会在18岁前训练正确的学习方法,然后在进了名校之后开挂一样地拼命刷论文——孰优孰劣,大家自行判断,反正我是见多了所谓天才们在象牙塔里“自甘堕落”,最后泯然众人。
艺术的欧洲和技术的美国
前一阵子去欧洲旅行,在巴塞罗那看毕加索,在菊园看莫奈,在奥赛看梵高,心里默默计算这些名画每年究竟能为日益没落的欧洲经济创造多少GDP(国内生产总值)。
移民汹涌、绿化严重、债务危机悬而未决…欧洲社会这个人类文明曾经的基石,短短几年时间就从神坛迅速跌落:PIGS是已经打了标签的猪队友,法兰西再过十年估计就得加上斯坦的后缀,德国也开始不太平了,而唯一看起来像样点的英国在全世界的弹眼落睛中完成了自立门户的壮举。
在大多数国人眼里,欧洲大陆已经从梦想之地沦为了旅游景点+购物中心,穷得只剩下奢侈品和艺术品。
相比之下,美帝还是当之无愧的人类之光,特别是硅谷,有着Google/Amazon/FaceBook/Uber/Airbnb的硅谷,各种黑科技和共享经济的理念指引着我们前进,真理的光芒简直比太阳还要耀眼。
不管是汽车还是互联网,人类所有伟大的发明在问世伊始都被寄予了解放生活自身的期许,但每一次都毫无悬念得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忙。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酷炫的技术告诉不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生活,但艺术可以。
无论是通过书信车马联络、还是在朋友圈社交,你都会被星空震撼,受唐吉坷德激励,为圣家堂惊叹,在最后的审判前颤栗。你甚至不用完全理解艺术,因为这种共鸣藏在血液和基因之中。
如果人类文明最终真像《三体》里描述的那样被另一种更高级的文明所灭亡,那届时能够证明人类存在过的也只有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似乎比美国还是要略胜一筹。
坦白说,今年的这场旅行称得上奢华。坐了两舱、住了古堡、吃了米其林、还临时起意看了场欧洲杯的半决赛……但统共开销也不过将将够在中环内买一平米。
所以,我亲爱的小伙伴们,当你们坐拥千万豪宅的同时,请不要轻言他人土豪,这并不符合事实。
讲真,在中国,只要不买房,一切都可以变得轻松愉快。
作者钱鑫,80后上海土著,证券从业人员,6年来专注买方研究。业余热爱阅读和写作,著有公众号“一道”,取大道归一之寓意,推崇规律,尊重常识,以“赚正确的钱”为毕生追求。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一道”,经作者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