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 房产投资规划课(12)】:限购、限贷政策会长期存在吗?

声明

以下内容来自徐远的分享。

徐远介绍

徐远: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其研究领域:宏观经济、金融经济、经济政策、房地产、城市化……

本节思维框架

  1. 前言
  2. 房住不炒:限购和限贷会长期存在
  3. 限售、限价、限商:可能会有变化
  4. 总结

前言

今天我们继续分析房价有关的政策。不同的是,今天我们换个角度。

前几天分析的政策,都可以归结为基本面政策,或者说是长期政策。比如说房产税、农地入市这些政策,是从根本上影响房屋的长期供给,或者买房子的长期收益。
分析这些政策的时候,我们的立足点是看长期,是看这些政策长期供求的影响。

我们我们来换个角度,不看房价的长期趋势,而是看房价的短期波动。今天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房子有的时候涨得快,有的时候涨得慢,有的时候甚至下跌的。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概括起来,房价的短期波动,有两大类原因,一个是房地产调控,另一个是货币政策的松动和紧缩,前者是专门针对房地产的,后者是针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但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也是很大的影响,比直接的房地产调控还要大。

这两大类政策,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今天先来看房地产调控。今天我们要重点回答的问题,是限购、限贷这些政策,实质是什么?对房价有多大的影响?会不会长期存在?

房住不炒:限购和限贷会长期存在

在说限购之前,我们先从总体上看一下房地产调控。2016年以来的这一轮房地调控,就是层层加码,采取各种政策来限制房屋买买,概括起来有“五个限制”,分别是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

市场上有一句话,说现在房地产市场处于“五限”时代,说的就是这“五限”。

限购

先业说限购,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城市都有限购政策。一般的做法,是同时限制买房资格和买房数量。

限制购房资格,就是只有本地户籍人口,或者虽然没有本地户籍,但是交够社保(比如五年)的本地常住居民,才有购房资格。

但是呢,有买房资格也不能随便买,一般来说,最多只能买两套,极个别的小城市能买三套。当然,还有一些很小的城市是不限购的。

限购+限贷

这个限购的政策往往是和限贷政策配合使用。比如说北京,首套房首付35%,最多贷款65%。但是二套房,首付就要60%,最多贷款40%。

这里面,有明显的抑制二套房贷款需求的意思。现实中,很多人都不能全款买房,需要借助贷款才能买房,因为限制了贷款就限制了购买力。

比如说,已经有一套,想买改善房,想买大一点的房子,这就算第二套住房,这时候除非资金实力超强的人,付得起60%首付的人才能买,否则就只能在小房子里面将就了。这就严格限制了这种改善需求。

限购、限贷这两项政策,有一个明显的目的,就是限制购买人群,限制购买数量。换句话说,这个政策,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不让你买,而是严格限制你买,不让你多买,当地人可以买,但是最多两套。

怎么理解限制和限贷这两大政策?这就要回到我们房地产政策的主基调,就是房住不炒,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房住不炒的实质,是把房屋的投资属性和居住属性分开,允许居住买房,限制投资买房。为什么要这么做?主要是防止因为房价的快速上涨,导致财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目前的情况下,因为买房导致的财富差距已经很大了,这样的政策,是有合理性的,估计会长期存在。

因此限购、限贷的政策,和这个政策的调子是基本一致的,因此也会长期存在。即便放松,也是边际上的,可会略微松一点,但不会完全取消。

限售、限价、限商:可能会有变化

刚才说的限购、限贷外,都是有些其合理性,估计会长期存在。限了这两限之外,还有三限,就是限售、限价、限商。

这三项限制,合理性就没有前两个政策高了,和“房住不炒”的政策精神,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限售

先来说这个限售,就是限制商品房出售。比如说购买新房五年之后才能转手,出发点是为了限制投机买房,但是实际的效果,是减少了二手房的供应,这样的政策不会不能降低房价,短期内还可能推高房价。

实际上,有要想买房,有人想卖房,想买的不妨让他买,想卖的不妨让他卖,政策还能收税,没什么不好。

再说了,房屋是私有财产,政策限制买卖,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何况,对降低房价也没什么效果,甚至有相反的效果。

限价

说完了限售,再来说限价。市场上存在限价的现象,就是限制新房的开盘价,房价高了不让开盘。

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是扭曲了市场的价格信号,创造了寻租机会,不利于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

能够想到的,就是限价政策之下,可能会产生很多变通的政策,比如开发商不想卖了,只租不卖。

可是只租不卖,开发商的资金回笼会变慢,开发周期会变长,资本成本会增加。这个成本,最后都会转嫁到房价上。

里里外外看,这个限价政策,无非是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摩擦,短期可能抑制房价,但是对长期房价没啥影响。相信过不了多久,这样的政策就会被修正。

限商

最后一个限制,是“限商”,限商是什么意思?就是限制商业楼、办公楼按照公寓楼设计,限制这样的楼改装成公寓出售。

考虑到现实中很多商业楼,办公楼的地段往往比较好,这个限制其实是减少了优质地段的房屋供应。所以,突破这个限制的积极性很强。

要理解突破这个限制的可能性,就要理解这个限制的背后的道理。这个限制背后有两个道理。

一个是土地性质。商业楼、办公楼的土地性质是商服用地,住宅楼是居住用地,地价是有所不同的。

第二个是税收。商业楼、办公楼里面有大量生产经营活动,可以贡献税收,居住用地不产生税收。

所以,未来如果要把商业楼、办公楼转化为居民楼,要有一个综合考虑,前提是补一个地价,弥补政府的税收收入,否则可能性不大。

总结一下,我们刚才说的是房地产调控,包括“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这严格的“五限”政策,不仅直接影响房产的交易,还影响人们对于房价的预期。

综合作用之下,过去两年来房价涨幅是受到了压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16年10月房地产调控以来,到2018年10月,一线城市仅仅不涨了1.4%,二线上涨14.3%,三线上涨16.9%。一线涨幅比二三线低这么多,说明这个严厉的调控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不过呢,换个角度看,调控这么严,房价还是上涨的,说明潜在的购房需求还是很大。这种调控政策,影响短期的房价增速,但是不会改变基本面。不改变基本面,也就不会改变长期的房价趋势。

房价的基本面,还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取决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城市化。目前看,这些都不会变。

总结

今天我们重点分析了房地产调控的“五限”政策,以及它们的可持续性和对房价的影响,结论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第一句:限购、限贷的政策,目的是限制买房资格,限制买房数量,实质是把住房的居住属性和投资属性分开,这个和“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是一致的,估计会长期存在。

第二句:限售、限价的政策,是短期的应急政策。如果未来房地产政策会有所松动,这两项估计会比较早的松动。

第三句:限商的政策,实质是商服用地贡献持续税收,居住用地不贡献持续税收。要转换用地性质,就要涉及到商服用地的补地价问题。

第四句:在严格的限制之下,一线城市的房价受到明显抑制,说明限制政策还是有效果的。同时,严格的限制之下,房价依然上涨,说明潜在的购房需求还是很大,房价存在上涨压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徐远 房产投资规划课(12)】:限购、限贷政策会长期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