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雅敏,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人。笔名:凉子姑娘。
高情商是黄渤这十年中,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最新代名词。“黄渤情商真高……”“黄渤太会说话了……”,“访谈黄渤,你会感觉很轻松……”
黄渤长得不好看,也不出众,但他的会讲话,得到很多圈内人的认可,黄渤的高情商,来源于对自己的自我认知。
“修得豆腐嘴,藏得刀子心”。
01
初始自我认识,黄渤把自己归类为“不乖群体”的开始。
1974年夏,蝉鸣声盖住整个夏日,海岸旁的礁石褪了色,露出海藻的腐朽斑。也是这年夏天,青岛的处级干部家喜得一个男孩。襁褓中的婴儿,微露双眼,眸子映射的,是初来人世的好奇。
三四岁,比同龄孩子闹腾。却也很安分,坐在阳台上,怀里抱着一盘磁带就能研究一下午。他拆了磁带,拉出磁带卷,缠在脚丫上,胳膊上。
上了初中,他不打架也不闹事,上课准点,下课也准时,是妈妈眼中的乖宝宝。
事件往往都有两面性,另一面照阳光,侧面就搁在阴暗处。夏日太阳暴晒的某天,妈妈被老师的一通电话喊进了校办公室,她语气谦和的说,“我们孩子不是挺乖的吗?”
老师一脸无辜的说,“乖?”
别人浇花用水,他用醋,理由是开出的花有酸味。他抓着一只蚂蚁,能折腾一下午。同学上台阶,他跟人屁股后面拽一家裤带。
您说,这是乖么?
这就是黄渤,1974年8月26日生于青岛市。
黄渤初中时就读的是青岛九中。他的家族很强大,舅舅是绘制人类基因图谱的美国组专家。生于这样家族的孩子,在生活环境中,从小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且独厚的意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黄渤小时候就上各种培训班、辅导班,书包里背着毛笔字练习,钢笔字练习,英语读物等,这颗小种子,从小浸泡在知识的药水中。但是这颗种子,却没能顺着家族的意愿长成一棵好苗子。
妈妈的意愿是考清华北大,黄渤的房间里,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贴着“清华”、“北大”的字样。
父母让他别忘记自己的步伐,该朝哪个方向走。学习差,爱捣乱,耍小聪明,不上进,这些词汇成了黄渤身上的标签。
“一听英语课基本就是强撑,就是那种魂魄已经散去,但是眼睛得睁着。”
所以单词和字母造就黄渤的“不乖”。
“不乖群体”,这是黄渤为自己的命运揣测过最不稳妥的一招险棋。
黄渤说,他很庆幸自己的“不乖”,换来了后半生的野路子。
02
自我体验是经历的升华和训练,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都会成为附加值,随着年龄增长,你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奋斗。
黄渤在自我体验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多年。
读书阶段,不务正业,这是中国所有父母都惧怕的一件事。
“黄渤,你这样下去很危险,你知道吗?”
黄渤不知道,他还玩的很嗨。八十年代的中国,是父辈们的黄金时代。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冰棍一毛钱一根,红豆冰棍两毛钱,陈佩斯和朱时茂的《羊肉串》,承包了那个年代的所有笑点。没有微博、微信和小视频。盗版碟片一张五毛钱,那也是卡拉OK正红火的年代,是八十年代的卡拉OK,成就了黄渤的“不乖”。
那时候生意好做,街道上每隔几天就有新开张的歌舞厅。黄渤在歌舞厅做商业演出,一晚上能挣十五元。他白天去外面做兼职,晚上就去歌舞厅唱歌,有时候可以唱一整天。老板也喜欢这小伙子,唱一天,就给加钱,二十到三十元不等。
黄渤说,自己赚来的钱,花着踏实,攥在手心里,有劲。
为唱歌,挨过连自己都数不清的打骂。歌舞厅唱歌回家都晚,一般都是半夜三点多。他每次回去都小心翼翼。在一起访谈节目里,他这样来形容当初偷摸着回家的狼狈样:
每次演出结束,我回去开门都是有功夫的。开门总会有声,得迅速把门扭开,再慢慢放回来,抠几下,等一下,再回来,再绷起来,每次都是悄无声息,再回身,把门掩好。
当然了,套路人人都懂,时间久了,难免还是一顿打,他的屁股疼到坐不到凳子上,他就站着唱,嗓子唱哑了,喝几口,继续唱。唱歌三个月后,黄渤找来了经理,商量工资的事情,“单场演出的费用不用直接就给钱,你给我攒着,一个月再给。”经理回了黄渤一个“OK”的动作,“这是要一月一结,可以的。”
黄父日夜辗转难睡,想来怎么也是书香门第,安排好的前程,考清华北大,无风无浪,安稳生活。可惜黄渤偏就剑走偏锋,走上了一条行乞的歪路。
月初的第二天,黄渤回家提前了几个小时。刚进屋子,黄父就板着脸,准备开口教训,话还未开口,只见黄渤二话不讲,当着黄父的面,摇头叹气老半天,缓慢地从兜里掏出一沓钞票,摆在桌子上。黄渤傲气地说,“工资,以后没事别老瞎说我养不活自己。”
黄父傻眼了,八十年代末,一个普通职工的工资也就是几百块,那是父母第一次意识到:这小子,没准以后还真能有了出息。
那晚父母告诉黄渤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你的未来,自己搞定。”
03
自我监控是外界的压力,比如说对某件事的不肯定,因别人的评说,来否定自己的坚持。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了黄渤继续“不乖”的冲刺兴奋剂。他兼职很多身份,歌手、舞蹈教练,硬着头皮买录像带自己学动作,步伐,学会后再教学员,再学,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整七年。
生活给了一剂兴奋药,往后这药,紧逼着你,不得做任何松懈。
这是黄渤不温不火的七年,蛰伏在矮小的躯壳之下,用七年打磨,为的是遇见:蓝色风沙。黄渤蛰伏七年的第一步,组建了这支乐队。这乐队,一座大棚,高音喇叭宣传。
黄渤说,那时感觉相当拉风。
他从广西开始走穴,除了西藏、新疆、甘肃这些省份外,基本都涉及到。出场费最低也有八百元,拿了钱,寄两千回家,剩余的做乐队开销。条件艰苦,就住地下室,啃干馒头。睡过步行街,和流浪狗抢过歇息地。被倒卖火车票的黄牛骗过,连着一个星期没吃过一口饭。
那是最艰苦的几年,也是最有意义的几年。
“我饿的发慌时,就指着肚皮发誓,老子得坚持,这条路要是废了,才是不归路。”
“眼下的困难不算什么,一定要将歌唱的梦想坚持下去!”
唱累了,就写歌。谁红,就给谁写。郭富城的歌写过,张学友的也写过,脑子没素材,就去翻书,不管走哪,书本从不离身。
做了南漂,就做北漂。跟着杨钰莹、毛宁还有零点乐队唱歌,写歌。黄渤看着他们一个个走红,签约唱片公司,前途一片大好,再看看自己,大半个中国走了过来,回头一看,连只脚都没迈进过这扇大门。心慌,无力,半夜睡着也是醒着。
当时唱歌的时候,最多一天连赶11个场,行业也分了偶像派和实力派,问起黄渤,他得意的说自己是体力派。一个歌手,重要的是嗓音,漂洋过海,染指他人,感悟人生,穿透灵魂。
时间久了,就会胡思乱想,想想,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做这行。
回青岛后,黄渤做起了老板,一家韩国鞋类模具机械工厂的中方代表。
“歌手这条路不通,我就换一条试试水。”
做了老板,有了一点小钱,就容易蹦跶。一蹦跶,就又做了歌手。
得拼啊,得坚持啊。
那是黄渤的第二次北漂,背一把吉他,留黄发,穿一件黑马甲,去酒吧做了驻唱歌手。京城的酒吧,夜晚灯红酒绿,黄渤扯开嗓子唱,一路唱到西安。一天晚上,刚唱完,走在街上,接到管虎电话,喊黄渤回北京做演员,“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上车,走吧》,还是个主角呢。”
2000年黄渤回了北京,参加第一次电影拍摄。望着灯光和摄影机,浑身不舒服的黄渤要么捏手心,要么说错话,要么一个长镜快结束时,他自己就喊了“停”,
管虎急了,反问他,“咱俩谁是导演?”
管虎后来说,黄渤什么都不懂,老走位,有时候镜头根本找不到他。管虎就找了鞋带,拉住黄渤,走位时,就给拉回镜头前。
《上车,走吧》获得众多提名,黄渤在金鸡奖颁奖典礼上和周星驰坐在一起。
“其实那时候,还是有点自大了,总觉得了不起了。”
后来管虎也算有点名气了,找黄渤合作的第二部电影是《黑洞》。没名气,不会挑角色。黄渤把《黑洞》中,自己扮演了只有12个字的台词角色,当成了一剂杀伤力很强的救心丸。
他拿了这颗救心丸,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2005年,他主演电视剧《生存之民工》,演绎民工的北漂生活。这些角色都是半温不火,有人煽风点火,有人批评怀疑,半路杀出的野路子,没什么本事,角色塑造也不灵活。怀疑和批评多了,自己也会怀疑。
你的好是你自己造就的,你的不好依然是你造就的,不论怎样,总要接受最好的,也要接受最差的,个体的自我观察,是行为调节的重要条件。
04
坚持做一件事,讲究灵活。
2006年,与其说是《疯狂的石头》成就了黄渤,不如说黄渤成就了黑皮。
《疯狂的石头》是刘德华扶植青年导演的三大项目之一,它的卖点是奋斗多年的青年,小成本作品。当时拿下3000万票房。同时,黄渤饰演的黑皮,也是一路开花结果,火透了。2006年是他的破茧年,有人说,他是爆红,
有人说,是好运撞了南墙,黄渤就笑,他知道这些年的不容易,娱乐圈从来就没有爆红,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人说你爆红,那谢谢了,多数情况下,是你一直摸爬滚打就从未红过。“不乖”成了黄渤的代名词。从黑皮到耿浩,黄渤成就了这两个角色,前者地痞味十足,丝袜套头,爆笑台词,
“黑皮当时火了,小偷这个职业也就火了,当时很多人来找我演小偷,没办法,长得已经浑然天成了。”
2009年,黄渤再次和老友管虎合作,参演电影《斗牛》。展现了“牛二”从不放浪不羁到最终妥协的人物心路历程。《斗牛》是黄渤演员生涯的一个高峰,每当谈起那段拍摄过程,他都直言很艰苦,“那么高的山,从山下跑到山顶,一天跑36趟,摄影师都不行了,就换拨,我还在跑,鞋子磨破了四五十双,和导演还较上劲了,最多的一个镜头138遍,拍了好几天。”
但那种日子多开心啊,琢磨剧本台词,一遍遍重复脑海塑造的过程,再看着塑造的过程被推翻,再来一次。就这样一点点较劲,涂涂改改,最终通了也顺了,演出来了,倍儿爽。
“演员这个工作,吸引你的魅力就在这个过程里。”
凭借此片,夺得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人红了,就有媒体来给我戴帽子,他们浮夸我的长相,吹捧我的演技,其实真没必要这样。”
我觉得,我的演技和长相是共存的,哪样都不差,虽然有时候痞点。
管虎是黄渤的引路人。黄渤还在歌手行业摸爬滚打时,是管虎,把黄渤变成了演员。
管虎说,黄渤的演员身份,在于他很真实,很不乖、很痞。
观众的笑笑而过,都给了黄渤“不乖”标签。
他的痞,深入人心。
“我喜欢别人叫我不乖的孩子。乖是对孩子成长中最大的限制词,不乖的孩子身上有无限可能,被逼到死角处就会爆发。”
05
“不乖群体”成就了黄渤后来的高情商。
十年前的黄渤是黑皮,或者是我们的表情包,是个矮、五官粗狂、身材不匀称的黄渤。十年后的黄渤,是国民男神。
高情商的极致:“服务型”人格。
了解别人,换位思考中缓解尴尬,服务与各种人格。
【2015年百位明星影响力调查】结果中,
知名度和喜爱度排在第一的明星,不是别人,是黄渤。最新的女性类热门男星调查表中,前三就有黄渤。
有人就纳闷了,没颜值,没身材,怎就挤进了前三?
会说话!会说话!会说话!
男人的颜值是软柿子,拿捏好了是利剑,拿捏不对,它还是颜值。空有的皮囊,要他没用。那么黄渤,到底有多会说话呢?黄渤参加《星空演讲》,演讲的主题是《谁会拒绝一个幽默的人》,这是高情商说话技巧的方式。
黄渤一上台,就开始自黑。先是黑嘉宾,“感谢大家这么有耐心,前面听了那么多无聊的谈话。”然后开始自黑,“请大家忍耐,还有十多分钟无聊的时光。”
接着他又更紧节奏继续讲,“幽默经常与尴尬相伴而生,幽默为了解决尴尬,比如像现在没有掌声的问题。”
幽默是为了化解尴尬,真正的高情商就说不让人感到尴尬。
两个预热话题,场子就沸腾起来了。接下来的话题就是见缝插针,水到渠成。黄渤说话,简单的几句,就有很漂亮的反击作用,
黄渤在访谈中说,“说话沟通,首先要摆正心态,有正确的心态为基础,说话的方向就不会跑偏。”
黄渤的“别拆穿”黄金社交法则。
提起颜值,他惯用的招数是自黑。《康熙来了》中,小S说黄渤“你长得很特殊唉。”
黄渤调侃的回答道,“一开始长得蛮婉约的,后来就开始抽象了。”
对女性的嘲讽,黄渤的回应很有礼貌。
黄渤的“不贬低自己,不踩底别人”。
闫妮跟黄渤搭档夫妻时曾经说,“我跟你演夫妻,我就知道我要走向丑星行列了。”
黄渤答,“我跟你演,我倒觉得我走向帅哥的行列了。”闫妮不好意思的说,“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以后得经常夸你了。”
《西游降魔篇》选角时,周星驰来找黄渤,告诉他,演孙悟空。黄渤多次拒绝,“在周星驰的片子里面演孙悟空,在基本上是一个自杀行为。”
拒绝别人,又能峰回路转,一边捧,一边拒绝,堪称妙哉。
电影前期宣传现场,周星驰说,“黄渤现在是喜剧演员中的王中王……”黄渤压低声音,淡淡地说道,“王中王?星爷这是说我是火腿肠呢,哈哈哈。”
这几段对话,逻辑无一丝漏洞,简直就是语言上的推拿大师,一推二进、逻辑强大,即夸了自己,又夸别人,最后的妙语双关落到自己怀中。
开玩笑,但要适可而止。
黄渤做事,做七分,留三分。网络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是黄渤参加一个颁奖典礼,然后发生了下面这段对话:颁奖人问黄渤,“马云说过一句名言,我以为是说给他自己的,我发现那句名言同样适合于黄渤,你知道那句名言是什么吗?”
黄渤说,“我还真不知道。”
颁奖人说,“马云说,男人的长相和他的才华往往成反比的,我不知道你怎么看这句话?”
黄渤笑着回答说,“我相信,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您。”
黄渤的“看破不说破”。
黄渤的眼睛小也是很出名的。《亲爱的》发布会现场,有人问黄渤,为什么宣传海报上,只有你一个人闭着眼?黄渤开启了自黑模式,“我睁着眼和闭着眼,也没什么区别。”
永远别把“讨论”变成“辩论”。
黄渤人缘好,面子广。这句话,圈内没人去反对,他的每一个朋友都被他卖过,战斗力很强。
上节目时,主持人聊到刘烨。黄渤激动地说,“刘烨是我们儿时的偶像,我们小时候看他的电影,就觉得哎呀好帅的一个叔叔,在孩子心中,刘烨是个好父亲,这是他们没办法去选择的事情。”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这是黄渤演员的身份,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收获“零差评”的演员。
07
知乎上有组话题,是“如何评价黄渤?”
有一则回复是这样的:“他是情商和智商很高的人。其实情商也是智商的一种,姑且把情商算是软实力,智商算是硬实力。”
高情商是黄渤的代名词。
有人说,“他知道对方需要的是什么,然后给对方所需。”
有人说,“他能非常得体的拒绝别人的要求。”
他做事知道适可而止。
还有他一直以来的软坚持。
黄秋生和黄渤搭档拍戏,感叹,“最过瘾的就是和黄渤的那场戏!真的演得非常好,他是非常好的演员!两个好的演员在演戏,好像两个好的音乐家玩音乐,很过瘾。”
孙红雷评价黄渤:他太聪明,坏得流水。
林志玲曾爆出自己的择偶标准,“就照着黄渤这个模子去找了。”
人总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自我认知上,寻求更多的是一直以来的软坚持。
“除了没用的肉体自杀和精神逃避,第三种自杀的态度是坚持奋斗,对抗人生的荒谬。”
——加缪。
有实力的人,命运总不会太差。
时刻藏着刀子心,练得一张豆腐嘴,不失为生命的一种额外馈赠。
本文章不转载,不授权。
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