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今天想要讲个笑话听,就是标题“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想写这个是因为又在知乎上看到了宣传施一公的软文了题目是“数理学霸被忽悠学生物,险些转行卖保险,坚守30年成学术明星”。在这里首先得声明,我对施一公院士的学术成就是尊敬的,仅仅文中提到的“science”"nature""cell"发表超过41篇文章这一项就足以说明科研实力。要知道能在这些顶级期刊上发1-2篇文章的人,已经可以说是科研强人了,41篇,对于一般人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然我觉得这和文中提到的上化学课听不懂,不开心了于是只能拿数学竞赛一等奖,河南省数学竞赛第一名找自信的事情,一样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

我想但凡是经历过我国现在教育制度的人,就都应该知道中学阶段的奥林匹克竞赛是一个怎样的存在。简单来说,对于那些可以在这些竞赛中荣获佳绩的学生来说,考上清华北大就和逗你玩一样。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智商,在中国每年近乎千万的高考生中,比例远低于百万分之一,这已经不是我们所谓的top1%的概念了,是精英中的精英。你告诉我说这样一个人都可以一开始因为被忽悠学生物而导致活不下去了,生物你真的敢学?

还有一点,可能学过理工科的学生清楚一些,在我们最基础的理工科学习中,数学当之无愧是最严谨最需要逻辑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最难的,而相比较于数学来说,物理稍微容易一点,如果物理也学不下去了,你可以试试去学下化学,他对于理论推导要求更少,对于记住和熟悉的原理更多,那么如果还是不行的话,要不学生物呗。所以在绝大多数大学里,学生物的双修数学学位就是作死,然后用数学成绩去平衡生物学分最后拿第一的,你告诉我这样的经历对于任何一个非这样智商的人有教育参考价值?而施一公又精通了计算机,这个现在最挣钱的普通职业,要知道对于仅仅是精通计算机就已经碾压一众一直勤勤恳恳的码农了,这样的一个奇才的成长经历用来忽悠普通人,你是何居心?最近施一公院士也经常表达说智商是没用的,努力才是。在我看来因为这些天赋异禀的天才眼里,自己的天赋无法衡量,自己的努力却非常容易感受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要自己心里清楚,我要是哪天能努力得到数学奥赛全省第一,估计我也会这样说。

话题说回来,作为一个生物狗,我们都知道“22世纪才是生物的世纪,我们不小心早生了一百年”这个梗。在和很多不懂行的人沟通中,我发觉很多人都觉生命科学很重要,很有前景,特别是和制药捆绑在一起,就好像充满了前(钱)景。但是事实上是,大多数生物专业的毕业的学生不可能从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因为从基础理论研发到制药再到临床,这里边可能有几个十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后药物带来的巨额收益都是分不到一点的,反倒是之前无尽的绝望与看不到的未来的沮丧时常态。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很多周围的同学都去工作了,他们的起薪大概在七千到一万之间,虽然不高,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起点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重点是他们全部都从事了和生物没有一毛钱关系的职业。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我的室友,他坚定告诉我读了四年的生物不想放弃,一定要和生物相关找工作,所以他一开始拿到的所有薪资水平就走3-4千左右,最后也是一份5千起薪的工作。不是说我们以收入判定一个工作的价值,我们还应该考虑升值和加薪,以及未来的发展,那你会发现生物的工作就更没有前景......

揪其本源,我认为生命科学是一个非常美的有魅力的研究,未来人类一定会去对生命做更多的探究,所以他有一个美好的蓝图。但事实上相比较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虽然发展了很久,其实还处在黑箱科学的阶段,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知道什么东西进去了,又出来了什么,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基本都是靠科学家的想象验证。追本溯源,可能真的是因为人实在是有点笨,就像我们在找规律的时候,如果同时又超过5个因素有规律的变化,一般人可能就转不过弯来了,更何况生物,人体内,影响影子成百上千,而且又很难定性,凭借人脑去推进,杯水车薪。而人生又是短暂的,真正醉心科研不重名利的人又太少,大多数人还是要活下去的,而且也想要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对于面包生物这个专业给不了你。

也许你不服,施一公就过得很好,是的,但是哪一个行业Top1%过得不好呢,我们很多人羡慕演员,因为即便并不是很火的演员,收入也可以不错,我们总说码农挣得多,是因为即便是很底层的码农,都可以拿到万元月薪来来糊口。可是生物从业者,大多数人多少年的努力可能都有办法获得这样的工资。而如果苦心孤诣去搞研究,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大学需要教授给你提供职位,当一辈子的博士后,恐怕很多人不能接受,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无法混出头的时候,再回头发现当时和你不相上下的同学舍友已然和你不在一个阶级,又有多少人可以平心而说,虽然我是科研的炮灰,但是为了人类的伟大事业值了。即便这样,还可能几十年之后论证你之前研究都是错的,你一直在做无用功.......所以我也很好奇。万一施一公没有因为生物出人头地,当年忽悠他读生物的北大教授,他究竟会感激他呢,还是感激他呢,还是感激他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是想告诉大家,科普和科研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你小时候喜欢看动物世界,走近科学,就觉得你可以忍受科研,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科研其实是一份谋生的手段,在你不能确定你是否真的可以痴迷的做下去不求回报的时候,孩子,去学计算机吧,22世纪生物从业者待遇会不会改善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AI,深度学习已经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比起那虚无缥缈的生物科学,计算机才是最有前景的学科,而且如我所说如果你学计算机后悔了,你还可以来学生物啊,相信我一个学的好计算机的人绝对可以胜任生物的研究,那样你就拥有了21和22世纪180年的未来哦,想想就激动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