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献给渴望财务自由的年轻人:你们艰难脆弱却又拥有无限可能的青春,值得更好的未来!
前两天抱着“看看漂亮女同学”的纯洁愿望,回老家重庆参加了中学同学会。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拉拉遇到gay”,这一聚,不仅发现了当年的漂亮女同学依然姿色如初,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如今混得比较好的,都是当年学习最不用功,成绩最差的那几位。
其中一位绰号“唐肥肠”的胖子,当年上学没交过几次作业。因为俺当年是数学课代表,所以对于他不交作业的状况记得比较清楚,他高考大概只有两百多分。
但是“天网恢恢,肥而不腻”。
当年肥头大耳的肥肠同学,现在已经是好几个餐饮品牌的老板了,旗下有非常非常多的连锁店。
据他自己说:在重庆餐饮界,报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第二天早上我在路边吃面的时候,试着报了一下“唐肥肠”的名字,面摊老板表示:没听过。)
反观当年学习异常努力,成绩最优异的那几位,除了我成为了营销圈一只有质感的花瓶以外,其他的几位都混的一般。然后大家都挺唏嘘的,纷纷感慨“学习无用”、“勤奋无用”、“少壮不努力,长大开宾利”。
当天晚上我回到家,和上学时暗恋的女同学又在微信上聊了一会儿,有点兴奋睡不着,于是开始思考人生:
“少壮不努力,长大开宾利”这样的话当然是扯淡啦!要是小时候不努力,长大就实现财务自由的话,那大家也不用上学也不用干活儿了,成天打游戏、谈恋爱、游山玩水就得了。
事实上,成绩不好的那几位之所以同学混得好,是因为他们家里本来就有钱,而不是因为他们本人有多么优秀或者努力。
比如“唐肥肠”,他爹本身就是餐饮连锁店的老板,肥肠同学只不过子承父业,再把火锅连锁店的规模做得更大一些罢了。
接下来,要开始一本正经的论述了(有点担心下面的文字没人看):
我一直认为“勤劳致富”是一个谎言,即使在最不拼爹、机会相对最多的上世纪90年代,那些最早开上皇冠轿车,拿上手持大哥大,在迪斯科舞厅里面左搂右抱着女大学生喝酒的人,也不是靠着勤劳致富的。
他们可能是靠着精明的头脑做各种投机生意发的,也可能是靠着关系和胆量变卖国有资产吃差价赚得盆满钵满。但干得最辛苦最勤劳的那一批人,一定不是最先富起来的那些人。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到的来自老师和长辈的教育就是:
“小时候不好好努力,长大就没出息。”
“学习不好,就再努力一点。”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样的观点核心,都和“勤劳致富”的内核是一致的:即想单方面通过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改善现有状况。
但是往往症结不在“时间和精力投入”上,而在你努力的方向和策略上,就算把一天24小时都搭进去,也收效不大。
“勤劳致富”的想法,代表了一种方法论上的懒惰。就像雷军说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们的教育环境和舆论环境,总是教导每个年轻人要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但优秀并不能让你致富,因为不论是学历高,智商高,还是情商高,不过是大众价值评价体系下的判断结果,在商业世界里面并不具备稀缺性。
就像工业流水线上输出的一个又一个完美零件,不管你有多优秀,下一秒就可以找到比你更优秀的把你取代了。
传统的学业职业规划,即从小努力——进入名校——进入名企,在当代已经失效。你的公司现在雇佣你,并不是因为你不可替代,只不过是出于成本考虑。因为你是在你这个level上,公司能找到的最便宜的人了。
勤奋也不能让你致富,这个世界最恐怖的地方在于,比你更有钱,更有资源,更聪明的人,还比你更努力,这一点让很多出身平淡的年轻人十分绝望。仿佛是在进行赛车比赛,车好、技术好的对手们,出发得还比你早,你要超过他们看来是完全没有希望。
真正要赚钱,必须要掌握稀缺资源。因为现代商业世界,就是对稀缺资源的争夺,掌握稀缺资源的人,不论是技能、人脉、资金还是信息,才掌握定价权,才掌握话语权,才能有钱任性。才能没事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才能包养小鲜肉或者小萝莉。许多低门槛的新兴职业,比如时尚买手、宠物美容师,刚出现的前几年收入很高,这是因为他们在当时具有稀缺性;后来做的人多了,收入就一般了,因为他们不再稀缺。
创业做生意也是一个道理,很多人发财是因为赶上风口,所谓赶上风口的意思就是:在一个快速成长且相对没有太强竞争的市场上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本质上也是抢一个时间差来制造稀缺性。
那么有哪些路径可以帮助年轻人取得稀缺资源呢,有以下四条可以考虑:
1.避免“维度错误”
什么叫“维度错误”?就是你想要实现的目标和你努力的方向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比如一个想要发财的清洁工或者服务员,不论他怎么努力改进他的清扫技术或者端菜水平,都无法实现财务自由。
如果你的目标是过上朝九晚五的安稳生活,那么在创业公司上班也是在犯维度错误。
如果你的目标是实现财务上的突破,而你现在做的工作基本没有这个可能(比如在国企工作或者当公务员,看看你的上司和前辈就知道了),那么你就正在在犯“维度错误”。
当你意识到自己在犯维度错误,那么“从现有维度转换到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维度上去”就非常有必要。如果想要实现财务上的进一步突破,实现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下几个:
创业做生意;
加入有发展前景,同时能领到期权的创业公司;
升职当高管;
嫁(娶)个有钱人。
虽然要做到以上几条中的任意一条难度都非常大,但是当你开始考虑的时候,你就迈出了第一步。
2.从“兴趣点”和“技能点”着手上天给予了每个人两件武器,只是大多数人都不太会利用。
第一是兴趣点,即“你对什么感兴趣”;
第二是技能点,即“是你擅长什么”。
许多人在选专业或者选行业的时候,总是奔着看起来钱稍微多一点的专业和行业去,我觉得这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如果将来做的不是你擅长或者喜欢的事情,你可能会在很长时间都处于这个行业的初级层次。
停留在初级层次,你的可替代性就强议价能力就弱,也挣不着什么钱。
你想一想周围混得比较好的人,有哪一个不是正在做着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擅长的事情。
从“兴趣点”和“技能点”入手,相当于在最初的时候就自带了“投入度加成”和“技巧加成”,带着竞争优势做相关的行业,脱颖而出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有一句很鸡汤的话我还挺推崇“老想着挣钱就挣不着钱,想着做到行业顶尖,钱就自然而然而来了。”
3.“交换”思维我特别喜欢一部美剧——《纸牌屋》,里面的男主角是一位叫做下木的政客,他长袖善舞,四处钻营,一直做到了美国总统。他达成目的的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利益交换”。比如他要国会通过XX法案,就会找到关键人然后允诺过他一些好处(比如更高的职位),用”自己能提供的好处”去换取“对方想要的资源”。每次用利益交换的手段达成一个目的,下木就有了更多的资源,又能去做更高层次的交换。
交换思维意味着:你想要从别人那里取得什么,就想办法用自己的资源(钱、信息、人脉、时间等)去交换。无论是要托中间人认识关键的人脉,还是要拿某件稀有产品的代理权,都需要你拿利益去交换而得,而不是单纯的去恳求和说服别人。小资源可以换小利益,大资源可以换取大利益。通过无数次交换,才能慢慢把雪球滚大。
但是大多数人,既缺乏交换思维的习惯(觉得这是见不得人的勾当),也缺乏交换思维的策略技巧,所以很难让自己的才能商业化,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当个井底之蛙。
而商业社会的基础规则就是交换和流通。那些真正尊重商业规则的人,才有机会玩得转现代商业。
4.做任何有“资源红利”的事情“资源红利”的意思,就是你不管到了哪里,都可以享受你手上资源带来的好处。比如你在某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运营,把公司的公众号粉丝量从0做到了50万,其实这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资源红利”,因为这个公众号以及它产生的附加值是隶属于公司的。但如果你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哪怕粉丝量只有5万,那也是你的资源,不管你是用它来卖燕窝还是卖充气娃娃,相关的变现收益都归属于你。
再举个例子,比如你在某大公司工作,花了很多时间很大精力拍领导的马屁,这其实是一件没有多少“资源红利”的事情。因为如果调换了领导,或者你跳了槽,你又得从头开始拍新领导的马屁。原来那个被拍得很舒服的老屁股,是没办法继续给你带来好处的。
但是你如果借助公司的平台认识了行业内结识了很多关键人脉,这就是一件有“资源红利”的事情。因为当你有一天不在这个公司里,这些人脉也许还能发挥作用,很多做广告公关行业的创业公司,前几比生意往往就是来自于创始人在大公司积累的客户。
所以妥善识别你现在做的事情,判断哪些具有“资源红利”,并尽可能多的把时间花在上面,是非常有价值的。
结语:别人眼中的荒山野岭,可能在某些人看来是藏宝图。这一个时代,被大数人看作“阶层板结,年轻人最缺乏上升渠道”的时代,但依然会有不少人四处都能发现机会,关键是视角的转变。
鉴于我的读者都是偏爱深度阅读深度思考的聪明人,相信读懂这篇文章的人也能读懂这个时代的财富逻辑。
如果在公众号“吴寒笛可爱多”(微信ID:whdkad),回复“创富”,即可查看超级实用的超级干货文章,保证读完你的世界从此不一样,绝不能错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