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贵玛:草原母亲,大爱无疆 | 功勋

都贵玛:草原母亲,大爱无疆 | 功勋_第1张图片

特楼里的旧式阳台。(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图)
全文共3107,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 当科学家二代们回忆“特楼”时,习惯管13号楼叫“天”,15号楼为“地”。“两弹一星”元勋等人住在13号楼,15号楼则住着3位地球物理学家。

  • 二代们只是隐约知道父母的工作,边东子曾问父亲:“楼上郭永怀是搞什么的?”父亲指指天,说:“搞上天的东西的。”

  • 柳怀祖说,父亲柳大纲口边最常哼唧的是唐诗,但更喜欢陆游。“侠气峥嵘盖九州,一生常耻为身谋。”这句诗柳大纲念叨了一辈子。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国史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进化地标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责任编辑 | 钱昊平 何海宁


北京北四环,中关村一条胡同深处,矗立着三幢三层小楼,灰色底、红色边框门窗。


一甲子的时间几乎洗尽了建筑的历史痕迹。中间小楼一侧,旧时的楼号牌匾还在——一块圆形木牌上,红漆勾边,中间写着“14”,只是遍布灰尘,痕迹斑驳。圆形木牌的下方,有一块崭新的牌匾“中关村14号楼”。


这幢楼正是1954年最早为安置科学家和海外学者而建。在左右两侧,还有13、15号楼,呈对称的两个“L”形。就在这3幢灰砖小楼里,先后住过四十多位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因此,这3幢小楼又被称为“特楼”。


如今,当科学家二代们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起“特楼”时,习惯管13号楼叫“天”,15号楼为“地”。因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等人住在13号楼,15号楼则住着3位地球物理学家李善邦、顾功叙、傅承义,还有一位地磁学家陈宗器。除此之外,这里还曾住着一批文学、思想领域的大家,包括语言学界“一代宗师”吕叔湘、早期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家顾准。


郭永怀夫人李佩生前的秘书李伟格称,李佩曾多次到中科院找院领导,申请保护“特楼”。李佩曾是中科院西郊办公室副主任。


2019年6月21日,北京市公示了第一批429处市级历史建筑,其中包括“特楼”。


如今,这批科学家二代中,年长如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原副所长邓叔群的长子邓煌,已经去世;年轻如李善邦幼子李建荣,也已年过六旬。他们谈论起自己的父亲,喜欢称之为“老头”;谈论起当时左邻右舍的长辈们,喜欢称之为“公”或“太太”。


1

“搞上天的东西的”


1956年6月,钱学森急不可待地致信仍远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郭永怀,邀请他到中科院力学所工作,信中提到了“特楼”。


“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你的‘办公室’,是一间朝南的在二层楼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希望你能满意。你的住房也已经准备了,离办公室只五分钟的步行,离我们也很近,算是近邻。”


当时,钱学森担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首任所长,郭永怀回国后任副所长。这些科学家成为中国现代力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


不过,在二代们的记忆中,特楼的见证时刻少之又少。


1964年10月16日是个例外。55年过去了,边东子至今清晰记得当时特楼里的欢呼声,“是我在特楼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天。”他是《风干的记忆——中关村特楼内的故事》作者,其父亲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原副所长边雪风。当时,他家楼上住着的是郭永怀、李佩一家。


这天,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这一消息通过《人民日报》传到特楼里,大家争相传阅报纸,“印有鲜红的‘号外’两字的报纸随处可见。”边东子说。


当天也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51岁的生日。后来,其子钱思进回忆,当天家里并无庆祝。印象更深的是,三天后,父亲被下放到河南农村。


事实上,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在当时是“秘密”。边东子和郭永怀女儿郭芹兴奋地讨论着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郭芹甚至激动地说:“是谁研究了原子弹,我真想给他献束花。”或许很久之后,郭芹才知道,父亲正是重要参与者之一。


在家里不谈工作,是特楼里心照不宣的一道规矩。二代们只是隐约知道父母的工作,边东子曾问父亲:“楼上郭永怀是搞什么的?”父亲指指天,说:“搞上天的东西的。”


物理化学家柳大纲的儿子柳怀祖只记得,父亲常去西北出差,在人迹罕至的盐湖调研。每次收拾行李,父亲最“宝贝”的就是工作服,“谁也不让碰”。出发前,洗得锃亮,虽然上面早已满是补丁。


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期,柳大纲组建了中科院中国盐湖科学调查队,先后六次进入柴达木盆地,而后创建了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平日相见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点个头。串门也是不常有的。”柳怀祖回忆父辈的交往,“除了( 核物理学家 )王淦昌,尤其开朗。每回见到我,都哈哈大笑几声,问我父亲怎么样。”


2

饭菜的烟火气


2019年9月10日傍晚,从特楼的小方格窗户里飘出饭菜的烟火气,一群孩子在楼前围着雪松嬉笑打闹。雪松传是钱学森、郭沫若所种,不过这一历史细节已无从考证。


这场景与五六十年前极为相似。


作家边东子与父母在13号楼生活了三十余年。他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每天一到饭点,太太们都会相互送些家常菜。


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关村茶点部的奶油起酥也没有断供。茶点部是为了满足海归学者的饮食习惯,在郭永怀太太李佩的张罗下开起来的,由高级西点师井德旺坐镇。


二代们从小吃到大的有面包、苹果派、奶油起酥。李善邦的儿子李建荣至今还记得,母亲买回枕头般大的面包,切成片,两只圆铁饼一夹,放在铁炉上用火烤。不一会儿,整个屋子里都是甜腻的香气。同样留在李建荣记忆里的,还有父亲书房的咖啡香气。


时至今日,茶点部的货架和柜台仍然保持老样式,称重用的是带秤砣的盘秤,算账用木头算盘,购买还是只能用现金。


李佩一生长居特楼。她告诉李伟格,自己不愿离开,是因为家中处处有郭永怀和郭芹的影子。李佩的卧室墙上,挂着一张郭永怀的遗像,她一直擦拭得一尘不染。


特楼离中科院很近。身材瘦高的郭永怀,喜欢头戴鸭舌帽、臂弯里夹着皮包,低着头,大踏步地来往于单位和家之间。


后来,每天早晨会有一辆车来接郭永怀。边东子对这辆车印象深刻,苏联伏尔加牌,车头上有一只金属鹿。后来边东子才知道,1960年,郭永怀到九院研究原子弹。九院路程遥远,于是有了专车接送。


1968年12月6日,郭永怀不幸空难离世。李佩亲手整理郭永怀的遗物,一点一滴。


边东子记得,他随父亲上楼去看望李佩时,李佩平静地叙述着她等待郭永怀归来。“‘等了一晚上,刚开始我以为是飞机晚点了,后来看见有穿军装的人来了,我就知道坏了。’她全程没有流一滴眼泪。”


郭永怀遇难后22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1976年,唐山大地震。北京城里人心惶惶,家家户户忙着盖地震棚。边东子还记得,“特楼”的周围,大家到处找板子,偏偏15楼没动静。3个地球物理学家觉得没必要盖地震棚。大家一看,也就放心回家了。


3

同样的书房


2019年9月11日,李建荣为南方周末记者画下当时特楼住房的格局。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客厅。顺着走廊,左右排开有三间卧室、一间书房。客厅另一角落里是卫生间、厨房和餐厅。房间之间的隔断是用蒲苇做成后,再抹灰刷白。谁家孩童顽劣,都能踹开一个小洞。在当时看起来有些“奢侈”的是卫生间,有浴缸,可以天天泡热水澡。


书房或许是科学家二代对父亲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柳怀祖的印象中,当时家具是要申领的,而他家申领最多的是书柜。最后书还是放不下,整整齐齐码放在地上。


李建荣记忆里的父亲,是“总坐在书桌前,昏暗的灯下,伏案办公的一老头”。后来李建荣才知道,当时“老头”正在主编第一部中国大地震目录,这为中国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


“老头”身后和两侧墙边全是书。如今,李建荣书房的布局也如是效仿。


书房象征了科学家们的风骨传承。这些年,柳怀祖不断寻找“科二代”,希望他们写写自家“老头”的故事。柳怀祖和“科二代”们“约法三章”。第一条,就是“别写你爹的学术成就”。因为“科二代”大多和自己的父母并非一个专业,学术成就也应该留给后人评说,学术界自有定论。其次,不能强调贡献,少溢美之词。关键在于就写“你眼里看到的你爸的事”。


如今,人们往往执念于搜索特楼里科学家们留下的只言片语。柳怀祖说,父亲柳大纲口边最常哼唧的是唐诗,不过更喜欢陆游。


“侠气峥嵘盖九州,一生常耻为身谋。”这句诗柳大纲念叨了一辈子。


(参考资料: 《风干的记忆: 中关村"特楼"内的故事》,边东子著; 《中关村回忆》,蔡恒胜、柳怀祖等著)

细数70年变迁,新中国的图景可以通过拼接一个个地标来展现,或是一座城,或是一栋楼,或是一块碑。斗转星移,风云际会。地标早已不只是地理符号,也成了历史的记号。


沿着地标,回望来时路,我们看到了中国这70年:蜿蜒前行、不断进化。


戳击下图

即可阅读专题


国史新记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

都贵玛:草原母亲,大爱无疆 | 功勋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贵玛:草原母亲,大爱无疆 | 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