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创作---《江城子/家乡菜花黄》

戏说创作---《江城子/家乡菜花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春来山岙水还凉,看田墒,话农桑。

千里晴川 ,一派菜花黄。

牵牛地头无意过,香欲醉,蕊沾裳。

霞云飞处是家乡,燕成双,柳成行。

风送蛙鸣,荷露小池塘。

遥想年年霜断日,花锦绣,满村庄。

这首词,是我在随园的第一首作业。写的匆忙,都没有对一下韵律,这种潦草的态度是不对的。大凡写出作品,都是想叫别人来品评的,自己的这一关就应该把好。还好,对了一下,没有出律。

然而,读者有这样的疑问:上阙的水还凉,为什么下阙里会有燕飞,蛙鸣,荷露呢?这要从我家乡的气温环境说起了。

我的家乡在山东的东南沿海地区,四季分明。因为有了大海这样一个巨型空调,比起其他地方来说,夏天不算太热,冬天不算太冷,春天来的慢去的迟,秋天更是妩媚迷人。所以,花开花落的时间和别的地方也有差别。

南方的春天已经陷入花海了,我们这里的花蕾才刚刚开始苏醒。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呢,我们这里已经柳吐鹅绿了。而且我们这个小城市自西向东,花开的时间也不一样。内陆地区冷得早暖得也早,春天的花树便从西部开始,慢慢往东蔓延,海边的树发芽迟,花开的最晚。所以,我们家乡的油菜花就落在季节的后边了。

但是,我这里有这样一个不合适的地方,是上阙里的“千里晴川,一派菜花黄”。因为我们这里虽然有平川,但是实在称不上是千里,而且一派也是夸大。我们这里种油菜不是为了打油,只当菜吃,油料作物是花生。油菜花只为收获些种子罢了,也就在地头沟垄留一些,一簇簇的,在春天里兀自招展着朴素的美丽。反正是也不碍事,就由着这些迟开的花儿们自由自在的慢慢开花结果。在这里,那种震撼人心的黄花千里的景象是看不到的。

再说下阙。在我的童年时期,蛙鸣燕飞都是寻常的事情,而今的孩子们如果住在水泥钢筋铸成的城市里,那是无缘领略这些大自然给予我们最普通的美景了。

春天的蛙鸣是在清明节之前就有了。那是蛙们循着春天的况味,出来谈情说爱,要生儿育女了。这时的蛙鸣有些低沉,懒懒的,像是没睡醒似得。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蛙叫了。这时候的蛙会在浅水里,有滩涂的地方,去年的水草已经枯败,新的水草还没长出来,一些冬天零落的枯枝败叶沉到小河里,雌蛙就把卵产在这些浮着枯草败叶的泥水里,像一层透明的薄膜里裹着密密麻麻的种子,随着气温的升高,小小的种子不断吸收妈妈留给它们的养料,不经意间,小种子就变成可爱的蝌蚪,灵巧的在小河边嬉戏。

清明节假期,我的孩子们陪着我去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游玩,在湖边意外的听到了久违的蛙鸣,太叫人欣喜了。我想看一眼这些多年不见的精灵,可是它们太会隐藏,而我的眼睛已经昏花眊眩,没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但是能够听到它们的叫声已经叫人欣慰了。

燕子在每年的清明节准时来报道。这个我是有十几年的经验了。我们老家的习俗,清明节要蒸一些小刺猬小燕子等小动物的花馍来吃,大概表示春天里小动物们都回来了吧?

我家阳台下有一窝燕子,已经十来年了。每年的清明节的早晨,小燕子软软的呢喃都会准时响起,小小的黑亮亮的身影飞来飞去,可爱极了。我对小燕子情有独钟,所以,不管是写春天还是写秋天,我都愿意把燕子入诗,其实小燕子在天空轻盈飞过的时候就是一首诗,我怎么写都写不出它们的风韵来。

戏说创作---《江城子/家乡菜花黄》_第2张图片
我们家阳台上的燕巢

我儿子小的时候,有两只燕子在他奶奶家屋子里的棚顶上(我们叫做屋扒)垒了一个泥巢,谁知过了几天叫另外两个燕子给霸占了,几只燕子唧唧啾啾的争吵了半天,怎奈那新来的两只太强势,老房主只好放弃主权。气得我儿子跺着小脚,指着新来的房主骂:坏死了。他还做出来个结论:黄肚皮的好,白肚皮的坏。

黄肚皮白肚皮是我们这里有的两种燕子,一种叫泥燕子,一种叫草燕子,草燕子会把巢穴里的垃圾清理干净,泥燕子是不会管的,鸟粪溅了一地,修养不如它的表亲好。还是住在平房的时候,房檐下住了一窝泥燕子,把些鸟粪溅了满窗前,我只得天天拿块旧报纸放在地上接着,狠狠的骂一声赖虫!

今年的清明节我在北京小住,不知道老家的燕子回来了没有?我们住的这个小区只看见喜鹊乌鸦和麻雀,还没见燕子的身影。想念燕子了。这么美的春天,怎么能没有燕子的软语呢喃呢?

我再把以上的词改改吧,毕竟我们家乡是没有那种平川千里黄花尽染的壮观,只有一簇簇,一丛丛,点缀的田间地头的娇嫩黄花供给大家欣赏。(荷露小池塘是说尖尖荷芽初露水面的样子。)

《江城子/家乡菜花黄》

春来山岙水还凉。看田墒,话农桑。

风过晴川 ,簇簇菜花黄。

牵牛地头无意过,香欲醉,蕊沾裳。

霞云飞处是家乡。燕成双,柳成行。

风送蛙鸣,荷露小池塘。

遥想年年霜断日,花锦绣,满村庄。

戏说创作---《江城子/家乡菜花黄》_第3张图片
公园里美丽的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戏说创作---《江城子/家乡菜花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