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结业后多了几个无课的周五,于是继续我的北京发现之旅。本是打算去长城的,结果睡过头,起来一看,果真云里雾里,想来这种天气也没法欣赏长城的秀丽风光了,还是找个其他地方转转。随便踏上地铁,反正房山线挺长,路上有时间考虑去哪里,只要出发就好。在路上摆弄北京地铁的线路,想找个不太远,但自然风光不错的地方,望见园博园,十分欣喜,又在网上查了一下网友的评价,更是喜欢,遂就这样决定。
在七里庄换了十四号线,地铁上人之少,都让我不敢相信我在北京,很快到了,出了地铁站,虽然雾霾不小,但仍能感到阳光穿过层层灰白传递到身体的暖意,打开地图,随便找了个入口,就这样信步走去。园博园南路上种满了银杏,小风一吹,黄色的小精灵就飘到我的眼前,飘到树根,飘到小路上,我的脚步也轻快起来,喜悦,就像我也在跳舞一样。就这样,很快就到了地图显示的入口,问了问门口的保安,才知此口专为汽车所用,他大概告诉了我步行游客应去的路,我在地图上搜了园博园三号门,继续往前走去,这一路,银杏好像更加漂亮,完全沉醉在金黄色的甜蜜中,不断拿出手机拍下这美好的一幕幕,顺便分享给Tifa,好似已成了我心中不成文的规则,我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一定要告诉她,一定要把我那一刻的心情分享给她,无论什么样的心情,因为也许我知道她也一定有过,她也一定会有。赏银杏,聊天,很快就到了三号门,门口的建筑很奇特,扭过来扭过去,我也看不出来什么章法,园博园很可爱的一点是,收门票,6~18岁是半价,我这个站在少年的尾巴的女孩儿像捡了一个大便宜一样,兴冲冲地买了票,往里走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台湾馆。刚进门,就看见地上摆着拼图,有海贼王,还有一副美丽得好似仙境的风景拼图,想着Tifa喜欢这样的风格,就提醒自己,走的时候记得回来买,然后等下一次见她时送给她。继续往里走,被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精彩深深吸引,地面石头上建了一个小小的发呆亭,篱笆围住了那一块,我没有到亭子里面,就站在楼上望着那个小亭子,渐渐出了神,下辈子还真想当一只考拉。走廊的顶是玻璃做的,布满了绿色的叶子,看着就让人很舒心。下了后有一个原住民的小展览,只是觉得新奇,也不懂什么,背景蛮好看,于是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五彩的背景遥相呼应。因为是淡季,很多地方都关着,我也只能走马观花,走走停停,觉得很漂亮。
出了台湾馆对面就是很古朴的建筑,踩在很窄很窄的小石子路上,生怕别人发现了我,从门进去,环顾一周,实在一步一景,美不胜收。脚下是圆盘形的青花瓷图案,古朴,淡雅,安静,每踩一步像是在天堂里走一步,过了这画卷,走到了中心的亭子,随意坐下。果真是不同地方看到的风景就很不一样,如果刚刚我还是一个误入画卷的游人,现在我已然是画中人了,面前是小桥,左手边是流水,右手边是人家,亭上还有粉色花图案。灵机一动,轻轻躺在长凳上,有那么一刻,就像那江畔看月的人一样,我也感受到了自己和这无穷宇宙的联系。流水潺潺,我心沉沉,记得以前看张晓风散文里她说,她去登长城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跳下去,之前不太能理解,今日算是明白了,我也想融进那水声,甚至仅仅成为水上漂浮的一片落叶。不知躺了多久,但闻人语响,赶紧坐起,离开了那个亭子。回头一瞥,亭上牡丹亭三字那样和谐。再往前,有一口井,条件反射一样从包里掏出一枚硬币,扔进去,井水和着硬币的声音实在太美,于是带着笑意离开,出了门,回首一看,依稀记得门上写着,南昌园。
出了门不知怎么走到一面装满花的墙,现在的确没有那么多空间让我们来拥有山水园林,可是,绿色和花朵从来都不应该离开我们的生活,记起高三时老喜欢在花店买一支玫瑰,或送给美好的女孩儿们,或插在自己的桌前,看着缤纷的色彩,就觉得生活很满足。后来我甚至把书柜,梳妆镜上都放满了水晶花,每次有人来,还十分不好意思地取下来藏着。大概是走得有点累了,我背着那面种花的墙坐在木板铺成的路上,前面是一棵枫树(或者梧桐,反正就是那种形状的叶子)叶掉了一地,怎么拍怎么好看,想把她们编成一个花环,想我的耳环,头饰都是她们的样子。
玩得差不多后继续走,一路上需要停的地方不少,奇怪的白石头桌,石头砌的蒙古包,水打巨石的声音,两只蜻蜓的追逐,那天应该是有一个学校的小孩儿在园博园游玩,几乎没和地方都有他们嬉笑打闹的声音,不由想起初二学校组织去洋人街,那时自己应该也是和他们一样闹腾,不知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这样子,都好,静是岁月的沉淀,闹是青春的张扬。就像现在,阳光从窗户照到我的眼前,生机勃勃有又十分宁静,谁会嫌弃她碍眼,早已融进这灿烂之中。
终于看到一个稍高的亭子,亭上写挹爽,不知何意,直接上去。登高望远,一直是自己很喜欢的事情,小时候就算爬高也非得爬上去的鱼池望远台,暑假去的武汉黄陂木兰天池,包括前两周才去的颐和园,站得高,不仅是望得远啊,好像离天近了一点后,心就又打开一点,离自己也近一点。我坐在亭上,想起上了大学遇到 的一些小挫折,小沮丧,竟无比感恩,活着,就很好。想起一位朋友说的,我们不过就是历史的试验品而已,哪里需要什么成功,用自己的一生,证明某一种方法渠道是不正确的,已经很幸运了,这不是轻贱人生,反而更重视生命。亭上是梅花,很美的梅花。
继续走,路过几个园,风景各异,好似人的活法,之前的十八年的确只有好好学习那一条路。现在很好,虽然学校和社会的一些评判标准的确不能让我们完全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做的事,但只要严于律己,也能获得一定范围的自由,也可以开出五颜六色的花儿,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实在是最好的事情。
沿着银杏大道往前走,武汉园边有一对中年夫妻。妻子看见铁轨就走到上面摆出张开双臂的姿势,丈夫端着相机很快地拍下来,他们都带着微笑,路过的我也带着微笑。青岛园里有一对很老的夫妻,都挂着相机,互相搀扶,一起停下,又继续一起走。古代馆前年轻的女人摆着各种美丽的姿势,拿着相机的男人嘴上说着差不多了却仍然不断按着快门键,掩盖不住的笑意那么甜蜜。结伴而行的青年说说笑笑,让我有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快感。
突然发现一个摄影展,偷偷走进去,只有一个保安。我很喜欢摄影展,如果说画展于我而言只是简单的审美享受,摄影展则多了许多现实的意义。世界太美好了,世界太苦难了 。活着的方式太多了,活着的方式太少了。能做的事太多了,能做的事太少了。每当行为或者思想出现懈怠,想想那些照片,或许比盲目的鼓励能让我更有信心。
在摄影展旁边吃了馄饨。本来自己昨晚有买干粮的,但一不小心没忍住就成了夜宵了,反省了一下,以后出来玩就不买干粮了,防患于未然。馄饨很鲜,汤很暖,那时太阳已经不见了踪影,于是我喝完了所有的汤和豆浆。
重庆园,福建园,苏州园,济南园,还有许多没看名字的园,我都待了挺久。抱着纯粹看风景的心态,很惬意,很自然。
不知怎么走到鄂州园,她的门前时一个很大的木制圆台。龙蟠凤集,以武而昌,我拿出本子,想写下此刻的心情,文字却在那一刻失效了,语言应该也在那一刻失效了。事后的描摹只是想觅得一点踪影,毕竟那样的感受在人的一生中太少了,怎么去设想,怎么去揣测也不足为过。圆,木,圆,木,默念这两个字,好多东西呼之欲出,像那圆圆的月亮,像那苍劲的青松,像那搏击的长鹰,我也不知道为何想到这些,我只是想到而已,记忆的提取过程实在是最美妙的经验。
天色已经十分灰沉,气温也降得很低,我一直找路,撞见了广东园。广东园,里有两处活水,我像中了魔一样直接坐在了其中一处流水前,凳子是蓝色的,很凉,望着那水,想灰色的破布,像污浊的泥浆,像爆炸的烟火,想剪不断的珠帘。当然,只是那么一会儿,感到千军万马在胸中留走,而我却什么也记不住,那种,思考了好多东西,却什么也记不住的心情,实在沮丧,或许下一次,当我再次坐在流水面前,我能想起一切吧,但愿。
怅然若失,风穿过针织外套吹向我,不矫情地说,好像也吹向我的灵魂,我加快往回走的脚步,很昏暗的一段路后,我看到光,橘黄色的光,不是月亮,是车水马龙。
无意于赋予旅途任何意义,但每一次与自己的独处实在是不同于日常经验的体验。话是说不完的,只选取了体验的片段写出来,更多的,已隐藏在我中,不是我的脑袋,不是我的心,只是我,也许某一天你能在我的某个行为中读出今日的相遇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停地走,不停地走,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尊重。
一个人走吧。一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