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

老场坊之前是一个屠宰场,专门用来宰杀牛、羊、猪等牲畜,加工好的肉类主要供应上海公共租界。

屠宰场容易滋生细菌,各种血腥死肉的味道,混杂在一起,非常难闻,所以屠宰场对于通风的要求较高。通风好的环境,有利于空气流动,疏散异味;地面也不容易潮湿,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在缺乏先进技术的1930年代,要在占地面积1.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的老场坊实现温度适宜,自由通风,还是很有困难。尽管那个时候,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已经开发出了家用空调。不过空调的大规模普及,还要等若干年之后。

既然在技术上不能实现,设计师就会从建筑本身的设计出发,考虑如何通过更科学的设计,运用物理原理,来达到通风,保持适宜温度的目的。

1930年由于公共租界人口激增,原有的屠宰场已经不能满足租界的需求。1931年工部局卫生处,购买了现在虹口区沙泾路的一块地,也就是现在老场坊的地址,准备修建新的屠宰场。

整栋建筑采用无梁楼盖的设计,全靠数量众多的伞形柱支撑,八角形和四边形的伞状柱帽是老场坊的最重要特色之一。

伞型柱

(图片中的伞型柱还是看得比较清楚)

建筑中部,主要是屠宰间,周围是圈舍。建筑墙体厚约50厘米,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墙面上开有若干个通气孔 ,这样即使在门窗紧闭的冬天,也能保证圈舍的通风良好。

中空、通气孔

(注意看墙壁,两层墙壁之间是中空,墙上有通气孔)

通气孔细节

除了通气孔,墙面上还开有镂空的花格窗,镂空设计也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同时窗户正面朝西,与上海常年的风向一致,可以更好的达到通风效果。据说,正面朝西的窗户面向西方的极乐世界,有让动物死后更好的轮回和超度的意思。

建筑的另外一大特色,是廊桥。整个建筑大约有30座廊桥,用来连接内外的屠宰区域。廊桥有的宽,有的窄,能有效分离不同体量的牲畜。众多的廊桥,制造出来的空间感,也独具特色。

廊桥

(到底有多少座廊桥,其实我也没有数过。如果你们有机会去老场坊,想要弄清楚到底有多少座,可以自己数一数。)

便于动物行走的牛道经过特别的防滑设计,道路表面粗糙不平。

牛道

关于空中舞台,由于没有什么资料可以作为参考,不知道是现在改建成这样,还是之前就有,贴一张照片,大家看看就好。

空中舞台

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整个建筑营造出来的光影效果,非常适合拍照片。

光与影-走廊
光与影-过道


光与影-人物(自己)

整个建筑从1931年动工,到1933年完成,建成后每天可以宰杀300头牛、500头羊、100头牛犊和300头猪,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宰牲场,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三大现代化宰牲场之一。1937年上海沦陷之后,屠宰场被日军强占,改称“市立第一宰牲场”。解放后,曾短暂的作为肉类加工厂,不过后来也停产了。

虽然老场坊作为屠宰场的功能,早已经丧失,但是建筑本身被保留了下来。保留下来的屠宰场,并没有让它空着,而是改造成了一个现代的创意园,取名“1933老场坊”。

现在的老场坊,进门左手边就是星巴克,往前直走可以看见大疆的无人机专卖店,楼上还有茶室,摄影培训室,和现在的商场没有什么区别。不过老场坊的建筑魅力是现代商场比不了的,许多人大老远跑过去,可不是为了去喝星巴克。到那里的人,主要还是为了瞻仰一下,老场坊的牛道,廊桥,空中舞台。

有人会觉得商业化不好,会破坏原来的建筑,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入住老场坊的商店,并没有改变建筑原来的结构,只不过利用了建筑的空间,并没有实质性的破坏。

其次,如果没有这些商业化操作,这么大一栋建筑,谁出资金来维护。毕竟老场坊不是什么历史文化遗产,不能靠门票收入维持运营。不进行商业化,孤零零的一栋建筑,也没多少人知道,岂不可惜。

 最后,建筑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呈现出来的建筑,只是设计师设计思路的表达,建筑只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建筑背后的设计思想才有意义。

ps:所有的照片都是我用iPhone 6拍摄,App用的最多的是Musemage,除此之外,没有经过任何后期的PS处理。只要找到合适的地方,相信你们也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1933老场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