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秦岭随笔

在秦岭里穿行,我总有一种游击队员行军的感觉,背包拐杖包括手中的矿泉水瓶子,像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急匆匆前行的步伐,像是在执行一次非常重要的战斗任务。

跑累了,我想得有匹马骑骑,可放眼陡峭的沟岔山涧,树枝巨石,有马也不能骑。于是,可想而知,那些年那些转战在大山里的革命者的艰辛。

在秦岭里,你总会感觉我们国家是安全的。自古以来,中国不被异族所吞没,除大一统文化外,我想与大秦岭有关吧。你可以占领城市乡村,你不可能占领秦岭。美国的导弹,卫星,机械化装备再先进,在秦岭里,他还是无能。八年抗战,中国人只用了一个川渝长江防线,就阻拦了日本人的铁蹄,大秦岭这边还没有派上用场。若现在打仗,秦岭里埋伏一定数量的战略武器及精兵数万,谁人拿它有办法?

有一阵子,我想起了隐居。据说秦岭里有无数的隐居者,历史以来,大部分隐居者都是经天纬地的人才,许多人带着旷世奇才离开人世,那些被历史留下名字的,在他们人生的经历中,无不记录有隐居的历史。像姜子牙,鬼谷子,诸葛亮,陈抟,王维,陶渊明等。而王维,陶渊明在隐居期间写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即就是隐居时间不长的苏东坡,在他的宦游中,也是常和僧道打交道,文章才显得旷达飘逸。

能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儿女情长,哪还有什么放不下、看不透呢?因此,当世人蝇营狗苟,万千忧虑时,他们早已站在一个很高的境界看问题了。

世人都羡慕神仙的生活,可神仙始终就在我们身边。

假如我要在秦岭里隐居,那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寂寞我不怕,关键是吃的问题。看来,隐居还是要选择离城镇乡村不远的地方,隔段时间你得下山采购生活必需品。因此,西安往南的秦岭山里,自古隐居的就多,说明成神仙也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关于隐居的寂寞,那天与作家程海先生游北山槐树林时,他说过,隔三差五还是要有一两个好友来访,要不寂寞是无法忍受的。这话我有深体验,那年我在老家独居八个月,一个人待的时间长了,总希望身边有个说话的人,即使放羊的孩子,或耕种的老农,甚或一条小狗,你才感觉活在人间。

因此,“大隐隐于市”,初看是一种超越,其实背地里还是要解决生存问题的。说实话,不食人间烟火是彻头彻尾的空话。就像一个人的旅行不见得就远离人群。而往往大多时候,一群人的旅行才显得有意义。这或许是现在的户外旅行社兴旺的原因。

朋友说,天下溶洞一般样,我没去过其他溶洞,想想也一般样吧,无非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各种造型令人遐想罢了。爬“月亮洞”山时是很辛苦的,忽然想起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话来。

在去往另一个景点“天蓬山寨”时,发生了小插曲,因路线安排错误,山路越来越陡峭车辆无法行走,当时天也快黑了,经过一番七嘴八舌头的讨论后,团队雇了一个正在地里干活的女向导,抄近路直奔“天蓬山寨”

女向导走的飞快,为了不落下队伍,拍摄沿路风景,我几乎是一路飞奔。有阵子心像要从胸口跳出来,气大口大口地吸也不够用,汗水撒了一路,真佩服那些年在老家的深沟里劳作时的体质。看来,身体是要经常拿来使用的,偶尔一下强活动,真是吃不消!

事实证明,团队最后的路线是正确的,赶天黑四个小时,我们从山寨的最高峰穿越沟底到达停车场,基本上完整地游览了整个景区。若要从停车场出发攀登山寨,因时间的关系,肯定是走到半路就要折回,这对一段旅程来说,绝对是败笔。因为有些景点,你也许今生再无机会重访了。

朋友说,有插曲真好!像山起起伏伏,像写文章曲曲折折,一帆风顺不是真正的人生。

确实,“天蓬山寨”的一路大家都说值,虽然导游赶时间一路催得急,但大秦岭的高山,栈道,天梯,峡谷,瀑布,山涧,湖泊,奇石,怪峰等等美不胜收的景象,真让我大饱眼福了。

我曾想象,把秦岭的高山搬回故乡多好!也难怪朋友戏谑我,你一直说你是山里人,到这里你的那个山还是山吗?

是的,家乡的山与秦岭比起来不算山。但当我惊异于秦岭的山之后,闭上眼睛想想,故乡的山还是山。如果说秦岭的山是险峻灵秀的话,那么故乡的山更多的是厚重笃实。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齐秦的这首歌唱得好!在这里,我想说,不管外面的山有多神奇,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山才是真正的山。

许多时候,穿越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中,尤其听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走西口”、“赶牲灵”等等陕北民歌时,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生命中那刻骨铭心的颜色与乡音。

真的,大秦岭很美!但它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外面世界的,寂寞的美。而我的黄土高坡呢,它更美!是一种骨子里的,充实的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大秦岭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