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的特点是:


1、抗负载能力强、是工作在网络4层之上仅作分发之用,没有流量的产生,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它在负载均衡软件里的性能最强的;

  2、配置性比较低,这是一个缺点也是一个优点,因为没有可太多配置的东西,所以并不需要太多接触,大大减少了人为出错的几率;

  3、工作稳定,自身有完整的双机热备方案,如LVS+Keepalived和LVS+Heartbeat,不过我们在项目实施中用得最多的还是LVS/DR+Keepalived;

  4、无流量,保证了均衡器IO的性能不会收到大流量的影响;

  5、应用范围比较广,可以对所有应用做负载均衡;

  6、软件本身不支持正则处理,不能做动静分离,这个就比较遗憾了;其实现在许多网站在这方面都有较强的需求,这个是Nginx/HAProxy+Keepalived的优势所在。

  7、如果是网站应用比较庞大的话,实施LVS/DR+Keepalived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特别后面有Windows Server应用的机器的话,如果实施及配置还有维护过程就比较复杂了,相对而言,Nginx/HAProxy+Keepalived就简单多了。


Nginx的特点是:


 1、工作在网络的7层之上,可以针对http应用做一些分流的策略,比如针对域名、目录结构,它的正则规则比HAProxy更为强大和灵活,这也是许多朋友喜欢它的原因之一;

  2、Nginx对网络的依赖非常小,理论上能ping通就就能进行负载功能,这个也是它的优势所在;

  3、Nginx安装和配置比较简单,测试起来比较方便;

  4、也可以承担高的负载压力且稳定,一般能支撑超过几万次的并发量;

  5、Nginx可以通过端口检测到服务器内部的故障,比如根据服务器处理网页返回的状态码、超时等等,并且会把返回错误的请求重新提交到另一个节点,不过其中缺点就是不支持url来检测;

  6、Nginx仅能支持http和Email,这样就在适用范围上面小很多,这个它的弱势;

  7、Nginx不仅仅是一款优秀的负载均衡器/反向代理软件,它同时也是功能强大的Web应用服务器。LNMP现在也是非常流行的web架构,大有和以前最流行的LAMP架构分庭抗争之势,在高流量的环境中也有很好的效果。

  8、Nginx现在作为Web反向加速缓存越来越成熟了,很多朋友都已在生产环境下投入生产了,而且反映效果不错,速度比传统的Squid服务器更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用其作为反向代理加速器。


 

HAProxy的特点是:


1、HAProxy是支持虚拟主机的,以前有朋友说这个不支持虚拟主机,我这里特此更正一下。

  2、能够补充Nginx的一些缺点比如Session的保持,Cookie的引导等工作

  3、支持url检测后端的服务器出问题的检测会有很好的帮助。

  4、它跟LVS一样,本身仅仅就只是一款负载均衡软件;单纯从效率上来讲HAProxy更会比Nginx有更出色的负载均衡速度,在并发处理上也是优于Nginx的。

  5、HAProxy可以对Mysql读进行负载均衡,对后端的MySQL节点进行检测和负载均衡,不过在后端的MySQL slaves数量超过10台时性能不如LVS,所以我向大家推荐LVS+Keepalived。

  6、HAProxy的算法现在也越来越多了,具体有如下8种:

  ①roundrobin,表示简单的轮询,这个不多说,这个是负载均衡基本都具备的;

  ②static-rr,表示根据权重,建议关注;

  ③leastconn,表示最少连接者先处理,建议关注;

  ④ource,表示根据请求源IP,这个跟Nginx的IP_hash机制类似,我们用其作为解决session问题的一种方法,建议关注;

  ⑤ri,表示根据请求的URI;

  ⑥rl_param,表示根据请求的URl参数'balance url_param' requires an URL parameter name;

  ⑦hdr(name),表示根据HTTP请求头来锁定每一次HTTP请求;

  ⑧rdp-cookie(name),表示根据据cookie(name)来锁定并哈希每一次TCP请求。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对应关系如下:

                haproxy & LVS & nginx的比较_第1张图片

应用层 (Application):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Session Layer):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 (Transport):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 (Network):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数据链路层 (Link):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上图显示了 TCP/IP 层级模型结构,应用层之间的协议通过逐级调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物理数据链路层(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实现应用层的应用程序通信互联。

应用层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逻辑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应用层其下三层则处理真正的通信细节。在 Internet 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思想和着重点都以一种称为 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文档格式存在。针对每一种特定的 TCP/IP 应用,有相应的 RFC 文档。一些典型的 TCP/IP 应用有 FTP、Telnet、SMTP、SNTP、REXEC、TFTP、LPD、SNMP、NFS、INETD 等。RFC 使一些基本相同的 TCP/IP 应用程序实现了标准化,从而使得不同厂家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互相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