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18年:企业互联网化幕后推手涅槃

我国中小企业多年来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六成GDP,近五成税收,以及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但中小企业也同时存在出生率、死亡率双高的问题。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统计,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才7-8年。

向互联网转型成为中小企业的集体选择。但是当“互联网+”的春风吹进传统行业,很多企业仍不知所措,对于“互联网+”究竟应该“加什么”、“怎么加”、“怎样落地”等仍深感疑惑。

“互联网+”不是一个标签,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粘在一起。面对“互联网+”,有些企业忙于连接用户,却没有在打造好产品上和智能化供应链上下功夫;有些企业想方设法用机器换人,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小企业互联网转型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回归商业的本质,企业最真实的诉求就是要解决“一高两低”难题,即成本高,效率低,利润低的问题。

从“SaaS”到PaaS,中企动力主动求变

企业互联网转型的目标其实很清晰,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方法来降本增效。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为了展示信息,一些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网站,虽然那时候的网站是静态页面,但对于企业而言,明显降低了发现需求和沟通的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的企业网站是企业营销模式的一种初级形态的互联网化。

当然,企业营销互联网化的第一波高峰发生在电子商务兴起的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国内大兴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网站的直接目的就是搞电子商务。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中企动力应运而生,并在此后的18年间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企业互联网化的进程。但同时,和处于摸索中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一样,建立之初的中企动力多是以解决客户单一问题为出发点,难以跳出被动服务的模式。

这样的服务模式在2009年随着google退出中国市场便戛然而止,中企动力创造性地使用了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模式。SaaS模式优势明显:可扩展性强、产品化程度高、用户使用成本低等。但SaaS不是万能的,企业在发展各阶段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服务套餐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好的产品提供方式是让企业按需购买、逐步扩充。

为了解决按阶段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难题,中企动力后来推出PASS(平台即服务),解决了内部数据的向外开放和外部内容的向内接入。PASS平台上会有很多SaaS化的应用,因此可以快速地上新产品。比如把权威门户网站变成一个外文版的外贸门户,不需要重新开发,只要重新做一下新包装,选择一些应用就可以了,这样很容易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当客户觉得标准产品不能满足的时候,只要给它增加一个它想要的SaaS化的应用放到它的平台上,问题就迎刃而解。

“全网门户”开启中企云服务生态

从SaaS到PASS,中企动力主动求变的服务态度让它赢得120万+用户的青睐,其中不乏珐琅厂、阿玛尼、片仔癀等知名企业。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中企动力洞察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更多的服务,而这些服务往往是超出计算、存储和网络本身的。这就需要使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要素与相应的产业要素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这正是新时期网站建设行业的大势所趋。

面对这一趋势,中企动力着手打造云服务平台。2017年4月,中企动力推出企业建站终极解决方案——全网门户,这其实就是中企动力云处女作。

中企动力云基于PaaS+SaaS服务模式,将门户云、业务云、营销云、管理云、设计云整合为一站式互联网智能运营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满足企业个性化、多样化的互联网转型需求。换句话说,中企动力提供的是360度呵护,陪伴企业生长。在企业自己都还没有发现需求的时候,中企动力也能提供智能经营与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全面提升经营效率。

以全网门户为例,它是集企业形象展示、营销通路覆盖、内容传播、商机收集、业务扩展、服务保障于一体的企业营销管理平台,可以覆盖全部的终端与网络营销渠道。不论客户是在使用电脑搜索,还是在使用Pad浏览新闻媒体,亦或是在使用手机翻阅朋友圈,全网门户通过内容推送与营销触达,一体管理,皆可覆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网门户通过灵活的业务扩展与系统关联,实现企业业务的“链接”、“连接”与“对接”。比如可配合已开通的京东、淘宝、天猫、亚马逊、苏宁、国美、1688、兰亭集势等第三方平台服务,实现由企业产品到订购批发的一键跳转,形成快速转化;可与企业业务轻应用的可插拔式连接,如订房、订购、预约、询价等应用直接开展业务,无需二次开发;还可与业务接口汇集多渠道的商机信息,并通过关联CRM、ERP等企业自有系统,实现商机“由入到出”的一体化管理能力。

企业互联网转型其实就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中企动力云正从企业营销模式、产品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全方位帮助企业互联网化,成为企业生长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企动力18年:企业互联网化幕后推手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