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2岁以下婴幼儿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易发生注意力障碍

我女儿的小玩伴元元是个人见人爱的小萌娃,平时爸妈上班,就由保姆阿姨带着。

保姆阿姨有时候会抱怨:“元元太爱看电视了,就喜欢在家看电视,怎么也不肯下来玩。”

“元元妈妈喜欢躺在床上看电视,还带着元元一起看,现在元元也喜欢躺着看电视。”

“不给她看电视就发脾气。”

“一看电视能专注看上几个钟。”

还不到2岁的元元就这样成为一个小小电视迷,保姆阿姨表示很无奈,只能多点耐性哄着元元把她带到外面玩。

早在1982年,美国媒介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便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中提到,“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成人世界的战争、暴力、混乱正源源不断地入侵到儿童世界,儿童被迫提早成年,童年正在消逝”。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广泛应用,孩子们的童年更多地被暴露在电子产品中。

数字时代,孩子们被电子产品“消费”的现状是这样的:

电视、电子设备当保姆

在父母或照料人忙的时候,会选择把孩子交给电视、智能手机或ipad,尽管一开始,孩子对于屏幕上出现的动画片并不怎么感兴趣,但时间久了,加上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便这样从“被迫着接触”到“主动地想看”。

外出就餐时,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家长一边用手机给孩子播放动画片,一边给孩子喂饭。或是孩子一吵闹,直接把手机给孩子,说:“给你手机玩。”

电子设备当早教

有些父母说,我家宝宝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啊,可以模范电视上人的动作。还喜欢看广告,看上去就是看得懂也听得懂。

还有父母说,我们给孩子看的是专门挑选过的教育类节目,能开发婴幼儿脑力。

甚至有11个月的宝宝就开始使用触摸屏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父母用电子触摸屏代替了图书和婴儿玩具。

父母看电视,电视当背景声

有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喜欢煲电视剧,家里就一直开着电视,宝宝对大人的电视节目并不感兴趣,偶尔看一眼就玩自己的玩具去了。大人觉得,电视是作为宝宝的背景声存在的,对宝宝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心理学家:2岁以下婴幼儿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易发生注意力障碍_第1张图片

关于婴幼儿看电视,美国儿科学会(AAP)曾于1999、2011年提出过养育建议

媒体,不论是当背景播放的电视也好,还是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教育工具也好,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目前并没有证据来证明有任何有积极效果,却既有可能有着潜在的危害。

这种潜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4点:

首先,影响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瑞士理论家让皮亚杰提出,0~2岁的幼儿用眼、耳、手和其他感官进行“思维”,他们还不能在头脑里进行很多活动,这个时期的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研究脑科学的心理学家施塔姆认为,让0~2岁的宝宝看电视,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快速闪过的画面,而不能把画面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就是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行和这个世界的人都是怎么想的。特别是后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琢磨别人心里怎么想”的“心智理论”。心智理论学习的关键窗口期是18个月到5岁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如果让电视、电子产品占据了孩子的脑袋,就很难好好把握窗口期发展孩子的心智模式。

有研究报告指出,卧室有电视或者家里开着电视当背景的,幼儿往往在理解他人的愿望和想法的任务中表现较差,这阻碍了他们和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但如果有父母陪伴在幼儿身边,在看电视时和幼儿交谈,这些孩子在探测他人意图、愿望等任务中的表现就比较好。

其次,容易导致婴幼儿发生注意力障碍

两岁以下的宝宝,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无法只凭眼睛看电视来进行认知,婴幼儿更需要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比如用小手直接触碰树叶,然后妈妈告诉宝宝:“这是树叶。”

研究认为,过多过早看电视,会怕坏孩子的注意力。2004年,华盛顿大学的克里斯塔基斯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3岁以前,每多看一小时的电视,7岁的时候就多10%的可能会产生注意力障碍的问题。

已有多项研究显示,大量看电视的1~3岁幼儿,他们在学龄早期,往往有注意力、记忆力和阅读困难。1~3岁的儿童长时间看电视和7岁时有注意力问题呈正相关的关系。

心理学家:2岁以下婴幼儿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易发生注意力障碍_第2张图片

第三,限制了孩子的思考和想象

0~2岁婴幼儿不能分开屏幕上的画面和现实中的事情宝宝们看电视时会混淆屏幕上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比如,你能看到10个月的宝宝尝试去抓屏幕上出现的吸引人的玩具。

有一个研究,实验者让一组小宝宝通过一个窗口,看一个成人在另一个房间把一样物品藏起来,另一组宝宝在屏幕上看同一件事,通过窗口看到真实事件的宝宝很容易就找到了藏起来的去拼,而通过屏幕看的那组宝宝,找物品非常困难,这被称为“视频亏损现象”,即看节目以后的表现差于看真实情景之后的表现。

电视节目让孩子被动地接受画面,让他们无需费心思考和想象,间接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

最后,容易导致儿童期发生“互联网失调症”

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发布了一条“互联网失调症”。有研究表明,使用电子产品不仅改变人的生活习惯,而且会改变大脑。电子产品就像其他让人上瘾的东西一样,会让人脑释放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让人快乐,从而让人不知不觉地沉溺其中。所以不难理解,有些不到两岁的孩子成了小小电视迷、手机迷。

另外,如果在幼年时期经常被电子产品刺激而释放多巴胺,大脑就会形成这样的奖励机制, 依赖于多巴胺刺激的儿童,做事会倾向于选择容易产生多巴胺刺激的行为,这样的后果就是,损害了内在动机的产生,对孩子长远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当今社会要让婴幼儿完全和电视或电子产品隔绝看起来似乎不大可能。但电视和电子产品带给孩子的损害也是被很多研究证实了的。

那么,父母该提供怎样的养育环境?

第一, 也是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真人互动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两岁以下的宝宝需要大量和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的真实互动。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特克尔建议父母和婴幼儿真实地在一起,给孩子读书,和他们说话、玩游戏,这一切都有助于建立父母和婴幼儿的情感链接,不仅仅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也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同时,她还建议,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独处,独处过程促使孩子主动探索,主动思考。

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在《父母的语言》中提到:

数字时代,屏幕正在抢占人们的注意力,孩子也不例外。然而电子产品不能替代父母给予的互动和回应。

有研究人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9个月大的美国婴儿放在汉语普通话的环境中。其中一半婴儿听的是真人亲口说出的中文,另一半婴儿听的则是录音或视频设备播放的中文。经过12次实验后,听到真人说话的婴儿能辨别出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另一半则毫无反应。类似的实验还有让孩子观看视频和真人演示动作,实验结果同样是只有观看真人行为的孩子能轻易模仿该动作。

这就是为什么提倡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读书给孩子听,胜过用APP讲故事给孩子听。

第二,大人和电视、手机解绑

父母要以身作则,少看电视,放下手机,陪伴孩子的时候就该用心陪伴,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更不要把孩子交给电视保姆、手机保姆。

另外也别对号称早教类、开发幼儿智力类的节目抱太大希望, 华盛顿大学的齐默尔曼博士、克里斯塔基斯博士和梅尔哲夫博士在一项研究中发现,8~16个月的幼儿,看过《小小爱因斯坦》、《芝麻街》的孩子反而比没有看过这类节目的孩子,在语言发展标准测试中的分数要显著地低。也就是说,号称能够促进宝宝智力发展的节目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反而,很多研究都表明,不看这一类节目,孩子的发展也不会滞后。

心理学家:2岁以下婴幼儿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易发生注意力障碍_第3张图片

第三,丰富孩子的生活,提供其他选择

如果一定要看一会电视,记得要陪孩子看,两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要控制在每天15分钟内,2~3岁的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还要把看的电视节目和生活联系起来,比如看到电视中出现的鸟,树木,可以带着孩子到户外感受鸟叫声,看鸟飞,模树干,感受树叶的脉络……

要给孩子提供电视、电子产品外的其他活动机会,比如亲子游戏、亲子阅读、和其他小朋友的社交互动等等。

从本质上来说,幼儿大脑发育的核心在于其享有与父母间有爱、积极的互动。爱孩子,请离开电视,放下手机,从给予宝贝陪伴和回应开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家:2岁以下婴幼儿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易发生注意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