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大事:早上养胃
黄金时间点:7点到9点
据世界健康管理联盟统计,全球胃病患者已经从1985年的1.5亿人激增至2012年的5亿人。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胃健康似乎已成了人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早上是气血流经胃经的时候,一定要让胃开始运行,所以早上要吃好,否则容易气血不足,并患上胃疾。
这里,就需要注意两个时间点:
早上7:00一杯温水护胃
、
图片发自App
在7点左右喝杯温开水,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
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100毫升即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也不宜喝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
早上7:30吃好早餐养胃
经常不吃早餐引发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率高达36%。还易导致低血糖、记忆力下降,增加胆结石患病风险。
一份好早餐应包含谷类、奶类、肉类、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
第二件大事:中午养心
图片发自App
黄金时间点:11点到13点
11点到13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午时,此时心经当令,是一天中最利于养心的关键时刻。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何养护心脏尤为重要。
小睡片刻:护心血管,防心脏病
沈阳市中医院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李东升表示,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
图片发自App
有资料显示,午睡还可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会。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是很有好处的。
刺激心包经:保护心脏
人的身体有两条与心脏有关的经络,分别是心经和心包经。心主神明,心经和神智有关;心还主血脉,主要与心包经有关。
而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如果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患心脏病的老人,对所有老人来说都是很好的养生妙招。
方法:
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极泉等穴重点按揉。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拍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三件大事:晚上养百脉
黄金时间点:21点到23点
这个时间段是三焦经当令之时,该经通达身体的五脏六腑,因此,也是增元气、养百脉的好时机。不少人会利用晚上的时间锻炼或是进行娱乐活动,不过,从21点到23点,就应该静下心来了。
1、手指梳头:气血畅
俗话说,头梳千遍,病少一半。中医推拿功法里有一招叫做“拿五经”,每次梳头就是在梳五经,有疏通头皮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要想起到保健的作用,晚上用手指梳头应不少于3分钟。
2、温水泡脚:温养肾脏
人体的肾经起于足下,温水泡脚以后对温养肾经,肾经自然也会对肾脏有效。因此,通过经络也能起到补肾的作用。
泡脚有个黄金时间点,晚上9点到11点泡脚最合适,正好是晚上养百脉的时间段;泡脚的水温一定要适度,不能过热或过凉。
3、晚上捶背:好入睡
图片发自App
黑龙江省医学会老年病学会委员田晓彦表示,睡前捶背,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能有效改善睡眠,催人入睡。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方法,均沿脊柱两侧进行。
拍法用虚掌,击法用虚拳,通过压缩空气而产生震动力;手法均宜轻不宜重,两侧掌根、掌侧同时用力,节奏均匀,着力富有弹性。
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轻拍轻叩,速度以每分钟60~80下为宜,每次捶背时间以20分钟为限。
养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科学的调理方法,“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春季养生的这三个黄金时间段,一定要做好对胃、心和百脉的养护。
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养脾胃
延伸阅读
脾胃弱,疾病生!
脾胃是后天之本
出于《黄帝内经》,如《灵枢·天年》篇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深入研究及发挥,指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胃;或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均可使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
8个方法养好脾胃
1、温脾胃吃点花椒叶
图片发自App
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吃点花椒叶。据《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可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应对脾胃虚寒。花椒叶可凉拌、煮汤、炒菜、油炸、包饺子等,最简单的吃法当然还要数凉拌了,在吃之前先焯一下水,去味,然后再加入精盐、酱油、陈醋、蒜泥、姜末、小葱、辣椒等各种调料简单调味,拌匀后装盘即成。
花椒叶
2、按公孙穴调理脾胃
公孙穴属足脾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足内侧缘,在脚中拇趾后大约2寸左右的地方(见下图),沿着脚拇指后的脚掌骨按压,什么时候有酸胀或是酸痛的感觉就证明找对地方了。与脾胃有关的问题,都有很好的调治效果。
图片发自App
公孙穴
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出现吐酸水,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公孙穴可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公孙穴是我们身上自带的“健脾胃良药”,是调理脾胃的保健师。
3、吃山药能平补脾胃
山药可是个好东西,既保养健康又有美容作用。但山药最好心买铁棍山药,刺儿比较多比较硬的,蒸着吃炒着吃,或者熬粥喝都可以,平补脾胃的效果最好。
图片发自App
山药
山药与其他滋补食物所不同之处在于,它滋而不腻,其他食物滋阴多了就湿,湿多了就能化成热。但山药不会,它不热不燥,为平补脾胃的良药,尤其是对五脏气血的虚损补益效果绝佳。山药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4、脾胃不好喝点醪糟
脾胃虚弱者,建议喝点醪糟鸡蛋汤,最好再加几颗红枣一起煮,放置温热喝一碗,对胃部不适有缓解作用,酸甜的口感也有开胃作用。天气渐冷,醪糟可以自己做。将糯米蒸熟,适量酒曲放入温水中,搅匀,在糯米饭中间挖个小坑倒进去,两天后甜甜的醪糟就可以食用了。
图片发自App
醪糟
5、松仁玉米健脾开胃
秋季这段时间的最佳的食材就是玉米,玉米能健脾渗湿、调中开胃,这段时间吃还能祛秋燥。另外,玉米中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除了直接煮着吃,我还喜欢吃松仁玉米,先将松仁用小火焙干,然后将玉米粒和红菜椒片炒一下,加入适量盐和白糖,焖3分钟后加入松仁,大火翻炒一下即可,颜色好看,营养也丰富。
、
图片发自App
松仁玉米
6、花生芡实汤健脾益肾
秋天气温多变,要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花生芡实汤,准备30克芡实,10克花生米,10颗大枣,一起用水煎,加入适量红糖。芡实具有很好的健脾益肾的功效,也可以用来熬粥喝。
图片发自App
芡实
7、脾胃虚寒常吃点陈皮
陈皮可用来调理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陈皮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朮、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此外,陈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图片发自App
陈皮
因此,在烹调荤腥膳食时适量加入陈皮,既可以借助陈皮的芳香之气除去肉食的腥膻气味,增加菜肴的香味以增进食欲,又可充分发挥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祛湿化痰的药效,减少痰湿和肥甘厚腻对脾胃的伤害。
图片发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