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是天灾,还是人祸?

点击上方 “中国国家地理”订阅微信!


2011 年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大干旱。6月以后,部分旱区出现暴雨,不到两周时间,旱涝急转,人们还没有从抗旱的疲劳战里恢复过来,就立即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洪灾与内涝。干涸了大半年的南国突然变脸,汪洋一片。这次史上罕见的大旱急转大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是天灾,还是人祸?_第1张图片


洪水——长江中下游城市的梦魇。2010年7月20日上午6时,每秒69000立方米上下的洪峰,通过长江中下游的首个大中型城市宜昌。这是一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水,是长江中下游许多城市的梦魇。以宜昌为例,据1986年版的《宜昌地区简志》记载,自1788年至1986年,在宜昌地域内,长江发生最大流量在每秒5万立方米以上的特大洪水共有11次。而1951—1990年间出现全区性洪涝灾害的就有11年。



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撰文/吕宗恕



2011年6月以来,长江流域持续强降雨天气已导致长江干流水位全线上升。湖南洞庭湖水位暴涨,半个月前还是广阔无垠的湖底草原,如今已水天一色。湖北武汉,10天3次水淹泽国,江城最深4米的渍水没过不少辆公交车,去武汉看“海”,浪漫而忧伤。几乎一夜间,和洞庭湖同属吞吐性通江湖泊的鄱阳湖挥别尴尬的“湖草茫茫”,这个昔日的彭蠡古泽再现了当年“无风白浪如山起”的景象。长江安徽段水位从上游的安庆到下游的马鞍山全线上涨,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线水位。安徽省将暴雨预警信号由黄色提升为橙色,范围由淮河以南变更为大别山区南部和沿江江南,怀宁、岳西等多地甚至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浙江兰溪迎来56年最大洪峰,兰溪抗洪全线告急,考虑到2011年钱塘江流域整体防汛安全,浙江决定对新安江水库实施泄洪。与浙江不同,江苏南涝北旱,苏南暴雨黄色、橙色预警,而苏北地区仍在奋力抗旱。


从6月初起,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冰雹,甚至龙卷风,这些被气象部门定义的强对流天气开始笼罩南方,由此引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灾害数据不断攀升。干旱梦魇从人们心中尚未散去,触目惊心的洪灾场景正在南国上演。


去武汉看“海”,痛苦中的浪漫


这个夏天,素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估计暂时不会再为湖泊面积日渐缩小而犯愁。还在5月底,湖北气象部门通过卫星图片发现,全省各湖泊面积已接近有卫星监测以来的最小值,第七大淡水湖洪湖因干旱瘦身近一半。



干旱已久,无奈火烧秧苗。2011年5月20日,在江汉平原西部的湖北枝江,由于受旱情影响,农民收割的油菜好多没有长菜籽,农民们只好把这些油菜烧掉,做土地的肥料。2010年秋天以来,湖北降雨持续偏少,全省66个县市的雨量为近60年气象记录最少,湖北省遭遇严重的冬春连旱。


两周后,旱象瞬间消失,倾盆大雨顷刻袭来,武汉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城。因长江、汉江横贯市区,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湖北省省会武汉自古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6月18日,武汉遭遇10天来第三场大暴雨,与前两场明显不同,这场雨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从早上一直下到下午。2006年,我还在武汉工作,对这里的暴雨留有印象,但远不如这次深刻。这一天早上,我从宜昌到武汉,大巴车刚上汉宜高速(武汉—宜昌),天空就乌云密布,瓢泼大雨倾泻而下,一路狂风大作。原本4个小时车程,走了6个小时才入汉阳。


以前的印象,从汉阳到汉口,快速路连同内环高架,本应畅通无阻,可这回恰逢强降雨,大巴车驶上汉口武胜路高架桥就开始寸步难移。终于挪到武胜路与京汉大道交汇处,我在车上看到,因地势低洼,路口积水深及成人腰间,行人趟水过街,多数轿车呛水熄火。



大水突袭,奋勇抢收西瓜。2011年6月15日,浙江开化县村民在大棚中所种的西瓜被大水淹没,农民下水抢收成熟的西瓜。自2011年6月3日以来,浙江省发生近十年来最强的梅雨降水过程,并导致钱塘江流域发生20年来最大洪水,其中钱塘江兰溪水文站水位达1955年来最高。摄影/梁臻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几个小时暴雨,让东湖变成了海,宽阔湖面一望无边。有好事的市民在东湖一边戏水,一边拍照发至微博,还连发感叹——去武汉看海吧——武汉不再沿江了,是沿海大都市。其实,武汉距离大海很遥远。Google Earth显示,最近的东海到武汉,直线距离也有七百余公里。


江城最著名的高校——武汉大学在暴雨中变成了“珞珈水上乐园”。网友拍到的“桂园小岛风情”、“桂园食堂瀑布”等“景点”图片无一例外被赋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之后,网友开始争相转载。不过,大多数看完图片的网友几乎一致的看法:“去武汉看‘海’,痛苦中的浪漫。”


这是武汉进入梅雨期以来的第三场大暴雨。6月9日的第一场雨,在一个小时之内降雨量达到32.8毫米,初步估算为3亿吨雨,相当于2.5个东湖的水量(东湖最大水量为1.2亿吨);第二场大雨,从6月14日的凌晨3点持续到晚上8点,降雨达到76.2毫米,相当于5.5个东湖;而6月18日的这一次,18个小时内降水达192毫米,雨量足足抵得上15个东湖。有记录以来,武汉降雨量近年最多达285毫米,那是1998年7月21日。整个武汉历史上降雨量最大的一场雨发生在1959年6月,一次下了300多毫米。



暴雨揭示“水泥化城市”弊端。6月18日下午,一场暴雨让武汉的城市交通基本上陷入瘫痪状态,立交桥下桥处积满了水。有网友留言说:“我们与西方隔了一条下水道。”其实,真的只是考验了市政工程这样简单吗?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水泥、沥青等硬化地面不能渗水,而是通过下水管道把雨水导入了江河,从而使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雨季时城市的防洪问题严重。此外,水泥化铺路还有加重城市土地的沙化、阻断城市地面的生物通道、影响城市植被的根系发育等弊端。如何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城市,是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摄影/Chen Liang


武汉入梅以来的这三场雨,都已经达到或超过暴雨级别。根据强度不同,降雨过程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几种。小雨是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是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大雨则指24小时内,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暴雨指的是12小时内,雨量在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内雨量在50毫米以上,雨声猛烈,积水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而发生外溢现象;12小时内降水量在70—14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50毫米的是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 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强度大、时间短,常会引起江河水位猛涨,有的甚至会造成山洪暴发,冲毁房屋,淹没良田。


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6月18日一天之内,武汉降雨量达192毫米,下了一年的十分之一还要多的雨量,对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只有“一年一遇”(即排水能力为24小时内累计降雨100毫米)的武汉市来说,影响可想而知。当晚,据武汉市水务局统计,全城76处严重渍水,最深处超过4米。


雨后第二天,武汉中心气象台说,殃及武汉的特大暴雨是高空低槽和中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所致。通俗地讲,就是高空低槽东移,促使低层暖湿气流急速上升,并与北方冷空气交汇,由于冷暖空气的势力都很强,因此形成了强降水天气。


也就是说,武汉这场暴雨是老天惹的祸。



长江中下游2011年春遇罕见干旱。2011年3月至5月,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气温升高、久旱不雨,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强烈,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洞庭湖、鄱阳湖水面缩小近一半,洪湖有2/3干裂,有的中小湖泊甚至完全干涸,导致了大片农作物受旱,上游不少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从那天开始,湖北新洲、红安、孝感等34个县市区陆续发出暴雨黄色以上预警信号,其中由于仙桃、潜江、汉川、黄冈、罗天、英山、松滋、公安等8个县市降水超过100毫米,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预警。


稍早前的6月13日20时—14日20时,湖北32县市出现暴雨、16县市出现大暴雨。咸宁最大日降水量202毫米,已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由于强降雨较前期影响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并伴有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此轮强降雨被称为今年以来湖北“最强暴雨”。


没有想到的是,5天后湖北部分地区降雨量远超过6月13日,纪录不断被刷新。与历史同期相比,6月18日整个湖北省降水量有9地排进历史前三位,其中,潜江、天门、仙桃日降水量达极端气候事件标准,潜江3小时、6小时、12小时降水量打破1981年以来的历史极值。


后来有新闻报道说,截至19日8时此轮降雨已造成恩施、宜昌、仙桃等26个县市216万人受灾,房屋倒塌2160间,转移安置群众2.38万人,因洪峰、山洪等造成2人死亡,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83亿元。



洞庭湖2006年至2011年5月中下旬水体面积统计图。今春洞庭湖水体减少近一半。根据气象卫星2011年5月27日11时资料制作的洞庭湖水情监测图,27日洞庭湖水体面积约430平方公里,较2006年至2011年同期平均值减少约49%,“八百里洞庭”成为传说。资料提供/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鄱阳湖2006年至2011年5月中下旬水体面积统计图。今春鄱阳湖水体减少约40% 根据气象卫星2011年5月26日10时资料制作的鄱阳湖水情监测图,26日鄱阳湖水体面积约1130 平方公里,较2006年至2011年同期平均值减少约40%。资料提供/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就在我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长江武汉段上下游多个省份普降新一轮暴雨,江水猛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监测数据显示,至20日,长江上游的寸滩,中游的沙市、武汉,下游的大通等重要站点的水位日均涨幅接近0.5米。而与洞庭湖、鄱阳湖相通的长江城陵矶和湖口水位,分别达到了28.39米和16.91米,比2011年干旱最严重时的5月15日低点分别上升了6.13米和8.09米。


水位猛涨的同时,次生灾害也接踵而来。南方部分地区相继出现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长江中下游、西南及华南地区部分省份多次遭受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敢想象,汛期才刚刚开始,长江主汛期尚未到来的情况下,未来灾情还会如何演变。


就在中国南方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时,国外很多地方同样出现天气反常。



洪水中“同舟共济”。2010年6月22日,江西抚州的一位灾民沿着电线用木船将自家的大肥猪救出。6月21日,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干流发生历史上最强的洪水,傍晚,抚河唱凯堤决口。唱凯堤全长81.8公里,决堤部位宽60米,后逐渐加大到340米,严重威胁下游5个乡镇14.5万人口的安全。6月22日,决堤处方圆百里,已成汪洋一片,被淹区域平均水深1至2米;在低洼处,许多两层高的房子被水淹得只见屋顶。摄影/浦峰


有新的研究显示,过去几年在140多个国家发生了自然灾害,说明现在的气候正变得越来越极端。乐施会(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发展和救援组织联盟)在2011年5月份发布报告说,在上世纪80年代,洪水和暴雨引发的灾害,全球平均每年有133起,而现在,这一数字已经上升为每年350起。


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全球变暖是导致极端天气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大量的碳排放则是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有人说现在应该把“极端天气”称为新的正常天气,不极端反而不正常。


鄱阳湖干在昨天


我清楚地记得,2011年5月底,当我在鄱阳湖区采访时,这里还遭受着严重的旱灾。


如果从汉口上火车,5个小时车程就能抵达鄱阳湖汇入长江的九江市湖口县。湖口县在鄱阳湖下游,与上游南昌市新建县隔江相望。在新建县南矶乡,有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矶湿地。早在1997年,江西省政府批准建立了“江西南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6年后,南昌市启动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并得到了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GEF(全球环境基金)的资助。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南矶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后保护区更名为“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达3.33万公顷,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辛勇说,这块湿地是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线路之中重要的越冬地和中继站。


从南昌驾车前往湿地的通道,是一条宽不到3米的水泥公路。公路两侧的湖边,长满了齐腰深的芦苇和湖草,淹没在草滩中的渔船若隐若现。辛勇告诉我,若是往日,这里草料富足,湖水高涨,正是鱼虾育肥期,而今,大面积湿地几乎成了陆地。跟辛勇相处多年的当地村民李发平的家就在新建县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他记忆中,丰水期鱼虾多得吃不完,有时一个晚上捕到的鱼能卖三四千元。一到汛期,湖水几乎漫到家门口。端午节,划龙舟也从未中断。而现在,除了一望无际的草滩,湖水早已让人望眼欲穿。



洞庭湖变草原。2011年春天的大旱,使千湖之省的湖北和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纷纷出现缺水的状况,很多湖泊见了底,洞庭湖很多的湖面没有了水,出现大面积的草场,渔船搁浅在“草原”中。专家认为,洞庭湖的干涸,固然与降水少直接相关,但是,人类无休止的围湖造田、上中游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也脱不了干系。


自古以来,鄱阳湖区就是农桑富庶之地,江南鱼米之乡。每逢江汛逼近,大浪滔天,雾幔蔽日。风浪过后,鸥鹭翻飞,水波浩渺,蔚为壮观。江西省水系纵横,交织成网,大小河流3700余条,主要河流皆源于东、南、西三面山地。整个江西湖泊星罗棋布,其中水面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80多个。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2000年退田还湖泊,当湖口最高水位22.59米(吴淞高程)时,湖面面积达5100平方公里,从卫星图片看,宛如一颗硕大的蓝宝石。


自2011年1月1日以来,江西降雨量异常偏少,由此产生的春夏旱象属历史罕见。滩涂长草,湖汊干涸,湖床龟裂,鱼虾死亡,鄱阳湖水域面积日渐“瘦身”,据最新卫星图片显示,到2011年5月18日,其水面仅为2009年的一半。同一时期,湖区超过20万人饮水出现困难。


望着水没水吃。江西北临长江,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为丘陵、盆地和平原。江西境内水网密布,赣江、修水、鄱江、信江、抚河等五大干流汇入鄱阳湖后,注入长江,形成了全省“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风水环境和国土格局。而今,江河已变,一年前的鄱阳湖著名景点落星堆本是江中孤岛,四面环水,我到访时却是草原广阔无垠,牛羊撒欢。


“鄱阳湖正遭遇着一年比一年严重的枯水困境,尤其三峡工程蓄水之后。”江西省山江湖区域发展中心研究员谭晦如告诉我,实测数据表明,仅2003年—2007年,鄱阳湖枯水期来得更早更长。另据鄱阳湖水文分局监测显示,2009年10月12日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导致鄱阳湖比正常年份提前约40天进入枯水期,而个别枯水年份,最低水位提前了至少100天。此轮春夏连旱重创江西渔业,受灾面积1370万亩,近百万亩鱼塘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降水持续偏少,导致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水体面积减少明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饮水困难。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周兵说,从2011年1月开始,长江中下游降水明显减少,出现了自1954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较为严重的旱情,可以说是一个极端气候事件。


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严重干旱,源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多年平均状况偏北、偏强,西脊点偏西,在对流层中低层有反气旋性距平环流,因此,造成无降水天气出现、长时间降水偏少。周兵说,而往年,江南一带在春季由于副热带环流系统的影响,会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春季连阴雨。


在春夏季节转换期间,随着热带对流系统的发展和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影响我国水汽的通道通常有三个——索马里越赤道西南气流、孟加拉湾以南越赤道西南气流和来自南海及其以东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南侧转向的西南气流,但由于2011年春夏之交,三个通道的水汽输送总体偏弱,缺乏降水的物质条件,也就无雨可下了。


“进入6月以来的旱涝急转,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改变了”


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在1978年、1981年、1986年、1994年、2000年发生过较为严重的春旱,之后也曾发生过大面积的降雨。但2011年发生的旱情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程度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性天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东海说:“干旱肯定是天灾。”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则相信,大旱与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有关。比如,湖泊遭遇围垦,或因伐木引发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到湖泊里面后,自然降低蓄水能力,也就削弱了抗旱防洪能力。


“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是造成旱灾的主要原因。”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及项目实施副总监王利民说,同时,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等原因,导致旱涝灾情迅速扩大。


正如这一次,大旱急转大涝史上罕见。


2011年长江中下游降水特征明显,5月下旬以前严重干旱,6月以后降水明显增多,集中出现3次降雨过程。6月1日至13日,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比历史同期略偏多,长江中下游5省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多三成至五成。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说,截至目前,虽然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降雨非常强,但总体看没有太大异常;而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之前的持续严重旱情以及近期旱涝转换之快,确实比较罕见。


当然,由此引发对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的质疑声似乎愈发强烈,有人直指三峡工程就是造成下游干旱或洪涝的祸首。不过,主持三峡工程建设的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告诉我,2011年旱灾发生后,有人说是因为三峡蓄水,造成长江水位低,拉空了洞庭湖、洪湖、鄱阳湖的湖水。还有人说,自从有了三峡水库,整个长江中下游气候就变了,即便库区有水也不给下游,这都站不住脚,要讲科学。


陆佑楣说,长江中下游干旱,主要原因还是气候变化,降水少。国家气象权威部门已经公开说了跟三峡没有关系。即便蓄水,长江水位不是拉空了湖泊容量,而是增容。就这一点,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在中国大坝协会2011学术年会上用一张图表来予以说明,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实际上水库进入消耗过程,既是改善下游生态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利于航运的过程,他指着PPT说:“干旱跟三峡有没有关系,有关系,三峡帮大忙了,不是三峡导致的,是三峡帮大忙了。”


长江中下游干流具有比较稳定的巨大河槽,有利于大量洪水的宣泄,加上沿江湖泊众多,使得其对洪水有天然的调节作用,但长江中下游尤其是中游地区的地质构造和水系特点,决定了长江是一条雨洪多发河流,加上流域环境遭到人类活动破坏等原因,导致这里洪水灾害的威胁加剧。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面上升,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发生,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发生的几率加大。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许有鹏曾公开撰文说,历史时段上气候的频繁波动期往往与洪水的频发期相对应。


20世纪以来,长江中下游洪水频发与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也有密切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的水温异常偏高,容易使得夏季中国雨带位置偏南,从而导致长江中游地区梅雨明显,进而出现洪灾。还是这个世纪的90年代,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出现了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事件,导致1998年夏季长江中游出现特大洪灾。也是这年,我的出生地湖北嘉鱼,因长江洪灾决了堤。


现在,凶猛的汛期洪水一步步逼近,长江流域各大水系警戒水位线一次次触碰着人们紧绷的神经。忍耐了十余天上涨压力后,华东地区最大的水库新安江水库终于启动了1999年以来的首次泄洪,开启9孔泄洪闸中的3孔泄洪,以此降低水位至汛限水位。建成于1959年的新安江水库总库容216.26亿立方米,是钱塘江上游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


气象专家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强降雨的地方出现了“旱涝急转”,但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等地降水偏少,仍然处于气象干旱状态,因此总体上是“旱涝并存”。


“进入6月以来的旱涝急转,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改变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这样解释,6月随着季风爆发,从孟加拉湾输送来的西南暖湿气流加强,水汽条件改善;与此同时,经常有弱冷空气从青藏高原向偏东地区移动。丰沛的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带来了降雨。


至于导致大气环流改变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的深层原因,国家气候专家正在抓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目前尚未得出正式结论。


旱灾、洪灾频发

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是鱼米之乡吗?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但如今却是旱灾、洪灾不断。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降水量为417.0毫米,不是干旱的多发季节。但2000年、2001年却接连发生大面积春旱;2004年—2009年连续6年春季降水持续偏少。2011年春天,更是发生了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除干旱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洪涝灾害也日益严重。灾害如此频繁,长江中下游,还是我们印象中的鱼米之乡吗?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水量历年变化图(1951-2010)


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是天灾,还是人祸?_第2张图片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量历年变化图(1951-2010)



本文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07期,撰文/吕宗恕 摄影/李风等,责任编辑/耿菲琳 图片编辑/孙毅博。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请转发到朋友圈吧!


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是天灾,还是人祸?_第3张图片

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是天灾,还是人祸?_第4张图片

更多地道美物,欢迎关注地道风物(ID : didaofengwu)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是天灾,还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