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

 7 应用层:网络进程访问应用层,为应用程序进程(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提供用户身份验证

 6 表示层:数据表示,确保接收系统可以读出该数据,格式化数据,构建数据,协商用于应用层的数据传输语法,提供加密。

 5 会话层:主机间通信,建立、管理和终止在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4 传输层:传输问题,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建立、维护和终止虚拟电路,通过错误检测和恢复,信息流控制来保障可靠性

 3 网络层:数据传输,路由数据包,选择传递数据的最佳路径,支持逻辑寻址和路径选择。

 2 数据链路层:访问介质,定义如何格式化数据以便进行传输以及如何控制对网络的访问,支持错误检测。

 1 物理层:二进制传输,为启动、维护及关闭物理链路定义了电器规范、机械规范、过程规范和功能规范。

linux基础篇-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及TCP协议相关知识_第1张图片


二、TCP/IP 协议栈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

 TCP/IP是一个Protocol Stack,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等许多协议

 最早发源于美国国防部(缩写为DoD)的因特网的前身ARPA网项目,1983年1月1日,TCP/IP取代了旧的网络控制协议NCP,成

为今天的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基石和标准,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负责维护

 共定义了四层:网络访问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和ISO参考模型的分层有对应关系

TCP特性

 工作在传输层

 面向连接协议

 全双工协议

 半关闭

 错误检查

 将数据打包成段,排序

 确认机制

 数据恢复,重传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拥塞控制,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


TCP包头

linux基础篇-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及TCP协议相关知识_第2张图片

源端口、目标端口:计算机上的进程要和其他进程通信是要通过计算机端口的,而一个计算机端口某个时刻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所以通过指定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就可以知道是哪两个进程需要通信。源端口、目标端口是用16位表示的,可推算计算机的端口个数为2^16个

序列号:表示本报文段所发送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编号。在TCP连接中所传送的字节流的每一个字节都会按顺序编号。由于序列号由32位表示,所以每2^32个字节,就会出现序列号回绕,再次从 0 开始

确认号:表示接收方期望收到发送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字节数据的编号。也就是告诉发送发:我希望你(指发送方)下次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数据的编号是这个确认号

数据偏移:表示TCP报文段的首部长度,共4位,由于TCP首部包含一个长度可变的选项部分,需要指定这个TCP报文段到底有多长。它指出 TCP 报文段的数据起始处距离 TCP 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该字段的单位是32位(即4个字节为计算单位),4位二进制最大表示15,所以数据偏移也就是TCP首部最大60字节

 URG:表示本报文段中发送的数据是否包含紧急数据。后面的紧急指针字段(urgentpointer)只有当URG=1时才有效

 ACK:表示是否前面确认号字段是否有效。只有当ACK=1时,前面的确认号字段才有效。TCP规定,连接建立后,ACK必须为1,带ACK标志的TCP报文段称为确认报文段

 PSH: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应该立即从TCP接收缓冲区中读走数据,为接收后续数据腾出空间。如果为1,则表示对方应当立即把数据提交给上层应用,而不是缓存起来,如果应用程序不将接收到的数据读走,就会一直停留在TCP接收缓冲区中

 RST:如果收到一个RST=1的报文,说明与主机的连接出现了严重错误(如主机崩溃),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连接。或者说明上次发送给主机的数据有问题,主机拒绝响应,带RST标志的TCP报文段称为复位报文段

 SYN:在建立连接时使用,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ACK=0时,表示这是一个请求建立连接的报文段;当SYN=1,ACK=1时,表示对方同意建立连接。SYN=1,说明这是一个请求建立连接或同意建立连接的报文。只有在前两次握手中SYN才置为1,带SYN标志的TCP报文段称为同步报文段

 FIN:表示通知对方本端要关闭连接了,标记数据是否发送完毕。如果FIN=1,即告诉对方:“我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你可以释放连接了”,带FIN标志的TCP报文段称为结束报文段

  生成树协议(STP PVST CST RSTP MSTP)

  生成树协议是一种二层管理协议,它通过有选择性地阻塞网络冗余链路来达到消除网络二层环路的目的,同时具备链路的备份功能。

三、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1、建立连接协议(三次握手)

(1)客户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TCP报文到服务器。这是三次握手过程中的报文1。

(2) 服务器端回应客户端的,这是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这个报文同时带ACK标志和SYN标志。因此它表示对刚才客户端SYN报文的回应;同时又标志SYN给客户端,询问客户端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通讯。

(3) 客户必须再次回应服务段一个ACK报文,这是报文段3。

注:因为TCP是全双工的,其实正常的时候,是需要双方通道都要测试是否打开成功才行,然而因为在第二次握手的时候,服务器不仅发送了确认报文,而且还发送了要与客户端相关的报文SYN,询问客户端是否准备数据通讯,这样就省了一个报文的发送。

 linux基础篇-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及TCP协议相关知识_第3张图片 

2 连接终止协议(四次挥手)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 FIN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1) TCP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报文段4)。

 (2) 服务器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报文段5)。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

 (3) 服务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报文段6)。

 (4) 客户段发回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报文段7)。

     linux基础篇-OSI 模型的七层结构及TCP协议相关知识_第4张图片

四、有限状态机FSM:Finite State Machine

 CLOSED 没有任何连接状态

 LISTEN 侦听状态,等待来自远方TCP端口的连接请求

 SYN-SENT 在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确认

 SYN-RECEIVED 在收到和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确认

 ESTABLISHED 代表传输连接建立,双方进入数据传送状态

 FIN-WAIT-1 主动关闭,主机已发送关闭连接请求,等待对方确认

 FIN-WAIT-2 主动关闭,主机已收到对方关闭传输连接确认,等待对方发送关闭传输连接请求

 TIME-WAIT 完成双向传输连接关闭,等待所有分组消失

 CLOSE-WAIT 被动关闭,收到对方发来的关闭连接请求,并已确认

 LAST-ACK 被动关闭,等待最后一个关闭传输连接确认,并等待所有分组消失

 CLOSING 双方同时尝试关闭传输连接,等待对方确认

 客户端先发送一个FIN给服务端,自己进入了FIN_WAIT_1状态,这时等待接收服务端的报文,该报文会有三种可能:

  只有服务端的ACK

  只有服务端的FIN

  基于服务端的ACK,又有FIN

 1、只收到服务器的ACK,客户端会进入FIN_WAIT_2状态,后续当收到服务端的FIN时,回应发送一个ACK,会进入到TIME_WAIT状态, 这个状态会持续

 2MSL(TCP报文段在网络中的最大生存时间, RFC 1122标准的建议值是2min).客户端等待2MSL,是为了当最后一个ACK丢失时,可以再发送 一次。因为服务端在等待超时后会再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进而客户端知道ACK已丢失

 2、只有服务端的FIN时,回应一个ACK给服务端,进入CLOSING状态,然后接收到服务端的ACK时,进入TIME_WAIT状态

 3、同时收到服务端的ACK和FIN,直接进入TIME_WAIT状态

五、客户端的典型状态转移

 客户端通过connect系统调用主动与服务器建立连接connect系统调用首先给服务器发送一个同步报文段,使连接转移到SYN_SENT状态

 此后connect系统调用可能因为如下两个原因失败返回:

 1、如果connect连接的目标端口不存在(未被任何进程监听),或者该端口仍被处于TIME_WAIT状态的连接所占用(见后文),则服务器将给客户端发送一个复位报文段,connect调用失败。

 2、如果目标端口存在,但connect在超时时间内未收到服务器的确认报文段,则connect调用失败。

 当客户端执行主动关闭时,它将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结束报文段,同时连接进入FIN_WAIT_1状态。若此时客户端收到服务器专门用于确认目的的确认报文段,则连接转移至FIN_WAIT_2状态。当客户端处于FIN_WAIT_2状态时,服务器处于CLOSE_WAIT状态,这一对状态是可能发生半关闭的状态。此时如果服务器也关闭连接(发送结束报文段),则客户端将给予确认并进入TIME_WAIT状态

 客户端从FIN_WAIT_1状态可能直接进入TIME_WAIT状态(不经过FIN_WAIT_2状态),前提是处于FIN_WAIT_1状态的服务器直接收到带确认信息的结束报文段(而不是先收到确认报文段,再收到结束报文段)

 connect调用失败将使连接立即返回到初始的CLOSED状态。如果客户端成功收到服务器的同步报文段和确认,则connect调用成功返回,连接转移至ESTABLISHED状态

 处于FIN_WAIT_2状态的客户端需要等待服务器发送结束报文段,才能转移至TIME_WAIT状态,否则它将一直停留在这个状态。如果不是为了在半关闭状态下继续接收数据,连接长时间地停留在FIN_WAIT_2状态并无益处。连接停留在FIN_WAIT_2状态的情况可能发生在:客户端执行半关闭后,未等服务器关闭连接就强行退出了。此时客户端连接由内核来接管,可称之为孤儿连接(和孤儿进程类似)

 Linux为了防止孤儿连接长时间存留在内核中,定义了两个内核参数:

 /proc/sys/net/ipv4/tcp_max_orphans 指定内核能接管的孤儿连接数目

 /proc/sys/net/ipv4/tcp_fin_timeout 指定孤儿连接在内核中生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