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一个无聊的问题

昨天与一位许久未见的老友相逢,便多聊了几句。这个时代对大多数人都很友好,即使多年不见,也可以通过电讯维持着关系。只要你情我愿,关系便不会降至冰点。

谈话间,朋友问我:你太内向了,难不成打算做独居动物?

其实一个成年人融入社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敞开心扉,挖掘自己和大多数人相似的地方,就好比将一桶混浊的泥水倒入黄河,于是大家一起奔腾向东。另一种是保持自己,如此看上去和大多数人格格不入,却又不可或缺,就像黄河也渴求清水一样。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于是就有了“大多数人”这个群体,而我选择了后者,于是大家等着我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我遇到过很多人,认为拉帮结伙,三五成群才是人间的正确打开方式,所以拉帮结伙,三五成群地规劝我要活得开朗一些,擅自认为内向是一种不正常的性格模式,于是随着对话的单方面深入,开始为我指点迷津……我笑而不语,以表尊敬。

我的朋友很少,若是要让我点名一位无话不谈的朋友,还真会让我为难。毕竟时间告诉我,我已经不是尿了床都要寻求母亲帮助的孩子,所以有许多事情只愿意沉在心底,不愿意再做分享,仿佛成了树木的年轮。其实在这个匆匆忙忙的时代,根本没人会去关心一棵树究竟有多少年轮,就算是昨天才深入了解过我的那只啄木鸟也不例外。

也总有人会问:难道你不孤独吗?

我不喜欢这种发问,仿佛孤独成了病态的名词,并且顺便把我也划入病人之列,而他却自做主张地宣称自己是主治医生。我也表示可以理解,毕竟忙于生活和交际,很难有时间愿意发发呆,安静地思考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你无法与一个从来不洗澡的人讨论哪个沐浴露的品牌更爽肤,也无法对一只新袜子说它将来会多么的糟粕不堪。有些事情终归是会深藏心底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屋子,每个屋子都会有一个别人看不见的角落,或模糊,或黑暗。

如此剖析,我与世人一样孤独,也与世人一样谈不上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答一个无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