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拆书帮(ID:chaishubang)
记得中学的时候,老师让写一篇作文,要求如下:以“失败乃成功之母”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于是,我洋洋洒洒的写:
“爱迪生成功的发明电池前,失败了25000次,但是他最终成功了!”
“史泰龙在成为巨星前,被美国影视圈拒绝了1800多次,但是他最终成功了!”
“我初中第一次考试成绩很差,但我相信,我也一定会成功的!”
……
少年时的自信,如今已经磨的所剩不多。
想把英语学好,每页原著都有70、80个单词不认识,最终失败,能不碰英文原著就不碰。
想在单位发光发热,每次评选先进都评不到自己,最终默默放弃,碌碌无为。
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么?或者,一定得量变到质变,失败1000次、10000次才能成功?
一、失败,你能坦然接受吗?
当我们提到失败的时候,心中都会出现一些莫名的鸡汤段子:
努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永远不陷入绝望的境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人要与自己和解,对自己宽容一点。
鸡汤复鸡汤,鸡汤何其多。
鸡汤之后,不妨换个心情,换个角度,失败其实是件挺不错的事儿呢。
《有效学习》
我和埃伦伯格一起喝咖啡的时候,他明明确地说,对于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我现在的看法与以前截然不同。在顶级的数学研究领域工作多年以后,他逐渐认识到学习活动需要犯错,错误对于培养专业技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令人迷惑的错误是永恒存在的。“你必须对失败极度宽容,”他说,“在95%的时间里,你都会在迷惑不解中打转儿。”
不轮多么聪明的人,文中的数学家埃伦伯格从小就被誉为天才少年,3岁认路标、17岁全美数学第一。他小时候,觉得犯错这件事只能说明缺乏个人智慧。
好熟悉的调调,我们小的时候无数次被教育“犯错说明你不够细心,犯错说明你不够努力,犯错说明你太笨。”
而埃伦伯格在中年时,缺突然发现,及时是他这样高智商的人,到达一定领域之后,仍然有95%的时间的都在犯错。更重要的是,他也发现了对待犯错这件事,坦然接受的关键在于“拥抱错误”——要学习,就一定会犯错,这是达到深层理解所必需的。
二、失败之后你做了什么
如同我稚嫩的作文一般,曾经我单纯的认为:失败多了自然会成功,如果没成功,只能说明你失败的次数还不够。
重要的是,失败本身并不能让我们成功。关键在于失败之后你做了什么。
《有效学习》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当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父母的真实反应更加重要。比如,父母是像天生素质论阵营那些人一样认为失败的原因是缺乏某种能力,还是把失败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如果父母采取了第二种方法,那他们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改进型思维的拥护者。换一种说法,如果父母在具体事件中把失败看作成长的机会,那他们的孩子就更可能形成类似的观念。
对个人而言,这些办法也可以用来设计自我对话。要改变头脑中的对话模式,就要告诉自己不要担心犯错,而要关注改进提高,要把犯傻和犯错当成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契机。每当犯错的时候,就要问问自己:“我能从这个错误中学习到什么?我应该如何改进自己?”
正如爱迪生一样,发明蓄电池之前,虽然他失败了25000次,但是他说“至少我找到了24999种不成功的原因。”
所以失败并不能成为成功之母,失败之后做了什么,才是决定成功或者最终失败的关键。
小的时候,饭后端碗进厨房,“咣当”一声,碗碎了。一个声音传来:“怎么回事!端个碗怎么这么不小心,危险的,快到一边去!”
结局是什么?以后尽量不端碗了。
如果这时的声音是这样的:“发生什么事了?那你下次帮我端碗的时候怎么做能不打碎呢?”
结局又是什么?下次我要慢一点。
上班以后,写总结太难了,写了几次都被领导批回来。“哎,我不是写东西的料,我还是做其他工作吧,写总结这种事情,有部门其他人呢。”
结局是什么?失去了在总结汇报中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可能是升职的好机会。
如果被批之后想的是:“我这次为什么又没写好呢,这个地方我可以怎么来提高一下?”
结局又是什么?在某次会议中,大放异彩。
所以,失败没关系,失败之后请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究竟败在哪了?”
“我要如何改进呢?”
这两个问题,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用起来你会发现非!常!难!
因为,你常常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
提问:“我究竟败在哪儿了?”
回答:“这个很难,我不太会!”
提问:“我要如何改进呢?”
回答:“学习!但是不知道从哪儿学,不知道学什么。”
最终的结局变成了:追问过后,更加自卑——哦,我不是这块料。当你陷入了这种思维怪圈时,得马上让自己从这个思维怪圈中走出来。
三、重新上路之前,先找到正确的路
《有效学习》
确切地说,人们通常都是按照给自己的标签生活。如果提醒人们“基督徒一般科学试题做得不好”,那么听到这句话的基督徒在科学试题方面的表现就会更糟糕;如果在悬挂着成功女性图片的房间里演讲,那么演讲水平就会更高一些。
如果人们有自我表现的具体目标,那么这种标签的力量会更强。对最终外在结果的关注,会把人们拖进非常有害的思维场景之中。想想这些话:“我总是很差劲”“我总是会失败”“女人总是有重要演讲”“名教授的孩子总是能轻而易举地通过考试”。
这类焦虑的思想状态阻止了为提高技能做出的任何努力。就像一个精神上的计算机病毒,这种想法将会冲垮短时记忆。
与此明显不同的是,那些把精通掌握技能作为目标的人,则则能更轻易地摆脱这种叙事背景。一且树立了提高技能的目标,他们就不必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技能,因此可以更专注于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当我们开始给自己贴“不是这块料”“笨”“无能”之类的标签时,那就真的是做不到了,如何从这种“标签人生”的怪圈走出来呢?
将学习目标重新设定成“提高技能”而不是“外在表现”。
我们经常遇到的“外在表现”式目标都有哪些?
我要在一年之内学会弹钢琴!(潜台词,一年之内在钢琴这件事情上我要成功)
我要在下一次公司会议上让大家刮目相看!(潜台词,下一次公司会议上我要成功演讲。)
当我们的学习目标设定为“外在表现”时,想想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最终成功了,还好,会觉得自己聪明、努力、有力量。
最终失败了,不妙,会觉得自己笨、无能、不是这块料。
如果我们将目标设定为“提高技能”,会怎么样?
这一年,我要提高我弹琴时的指法技艺。
下次公司会议上,我要提高自己当众发言时的语速控制能力。
最终成功了,接下来我要提高自己弹琴时的乐感了。
最终失败了,看来我还有一些工作不到位,让我研究一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
所以,具体要如何去做呢?
第一步,“我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我的目标是提高技能吗?”
第三步:“如何修改为提高技能的目标?”
比如,写个人总结这件事。我的目标是什么?写出一份满意个人总结。我的目标是提高技能吗?很显然不是,满意的个人总结,要么自己满意要么领导满意,都是外在表现。修改为提高技能的目标?我要提高自己写总结时搭建框架结构的能力。
你失败过吗?你的失败让你成功了还是成骆驼了?
压倒乌龟的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