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团团

#观察永澄50天实验-第1天#

老师说要我们观察他发的文章50天参与完成的人有大福利,感觉老师想通过这个活动找到同频的伙伴来给大家分享传授武功秘籍的节奏,让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有输入有输出50天后有答案,最后在来个升华。感觉很赞!



#观察永澄50天实验-第2天#

永澄老师将跃迁从概念让我们了解什么叫跃迁,又通过案例隐喻两部分来告诉我们向上层跃迁对成长的重要,不能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勤奋。有着老妈子特性的永澄老师左一个说右一个说,就是告诉我们要重视这个点啊!哈哈。介于老师最近又将自我管理系统打通升级的前提,老师是想来一步一步给我们展示他是如何做到的。跃迁式成长有方法!



#观察永澄50天实验-第3天#

参加《思考快与慢》对我来说就是一次爬楼的体验,不仅仅是对阅读有了新的认知,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原来楼上高手的世界如此不一样,真是别有一番景色!一次领读活动调起了我想摆脱原楼层往上爬的冲动,所以跟紧永澄老师这样的高手找到楼梯上楼啊!

低水平的勤奋是针对不同科目的学习采取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看似很努力但效率较低不出成绩。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4天#

①我与秩序感

我慢慢开始认识到自己缺乏秩序感,即便以前喜欢制定计划但是都是愿景很好行动不给力啊,完成任务也会给奖励但是确没有让自己有多大的动力,今天才知道原来奖励一直是外部动机的满足而往往忽视了内部动机满足才是关键啊。要多寻找自己做某事的兴趣从自己的乐趣出发才好!

②一定要刻意练习自己的秩序感

因为他是跃进的前提,秩序感可以帮助走到非连续板块的边缘然后实现跃进进入下一层让自己走向更高纬度

永澄老师再次说明秩序感估计也是因为它是成长进行的前提就如同积极主动,只有自己想改变才能走下去,不能谁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突然感觉永澄老师让我们观察他50天这个活动是不是也在训练我们的秩序感啊?

③我要如何做(参考永澄老师的建议)

有意义;有点难;可达成

选定一件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观察永澄50天#这个活动就挺有意义,每天督促看文章思考,感觉自己有进步啦烧脑的文章也再慢慢适应)

做事情时多多寻找这件事给我带来的乐趣

拆分成很多小的板块每天做一点点

每天去坚持都会有进步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5天#

最近参加永澄老师的《思考快与慢》就是一次很好的慢体验。

慢的在不停打通书中的知识阻塞,将系统一和系统二的从概念、联系、区别及运用场景等深挖到底,慢慢理清了人类的思考模式结构,并将此模型开始尝试与自我生活实际相联系,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反思能力!真是第一次深切感知原来阅读可以让你瞬间收获到实实在在的价值!!才读到006页啊!!期待后面的共读!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6天#

正在尝试积累自己的概念库,这样能更好理解吸收永澄老师的文章,然后也在慢慢用脑图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模式,并通过刻意练习去调整。慢慢建立并去完善自己的各大系统。让自己多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避免内耗!

我要根据老师说的“越是简单的事情越要输出,越是难得事情越要输入”的原则去刻意练习,希望这些努力会迎来自己未来某一天的爆发!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7天#

我最近在为中医执业医考做规划。

像这种时间紧凑,内容繁杂零碎的考试如果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与规划的话很容易陷入低水平的勤奋,我会按分数及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好时间和精力,永澄老师说的这个高级做法:思考起目的,尝试组合与精选(这个可以尝试用在这次考试内容编排上)找到抓手项目(针对考试不知道是否可以理解为抓重点内容)

我现在想做的规划是怎么将自己每天的任务好好。规划让每天既不会因为拖延而最后效率低的焦虑,也不会做的太杂太乱失去整体的规划性。

首先我要先把把永澄老师推荐的高效工具研究一下,自己尝试先用起来!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8天#

如果是之前遇到这种很重要的知识并且学习了还受挫我可能会再去思考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是否真的值得再次努力!但是这个标准就会定的比较高,基本上大部分都会让自己划为“或许并没那么重要行列”自己的潜意识里是畏难逃避的。判断事情重不重要不过是给自己找了个很好的理由可以自我安慰罢了!

我在初期接触永澄老师的文章时完全是“看不懂”内心是崩溃的!慢慢自己也就不去看了!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永澄老师同时也感谢自己:参加了《思考快与慢》的共读,这次共读太值了,真的不仅仅是了解如何读一本书,重要的是慢慢建立自己的解释系统和决策原则!最重要的时更近距离接触永澄老师,让我慢慢觉知到个人成长的重要!这份觉知督促我去尝试一点一点的看老师之前的文章,内心就想着为了更好理解老师的那些概念我必须多去看老师之前的文章,他们之间必有联系,虽然时间精力成本看似增多!但是这符合老师说的决策原则:慢就是快,边际成本递减的原则!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9天#

㈠收获是什么?

将个人成长按流程形成体系每个点都显性化了,有利于觉察到自己处于哪个阶段,如何前进,如何改进,如何完善!实现有方向的的思考式成长!

㈡正在什么期?

悲催的探索期

㈢在下一个阶段里只做好一件事,要做什么?

跟着永澄老师好好前进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0天#

对“思考”这个词很抽象化,永澄老师将思考力显性化“思考=理解力+分析+表达”并有具体说明了每一步的操作方法,感觉一下明朗有了方向。

过往的我最大的问题是理解力欠缺。我就是哪种很喜欢说“不就是”的人。典型用自己原有积累去认知,现在想想这种方式很容易自说自话,无论是作者的话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无法更准确的去理解对方的意思,所以理解力又如何提高?更别说思考力了!因为理解力是思考力的基础!

所以我先要按照永澄老师的方法来刻意练习最基本的理解力,然后去把老师说的这些分析的种类研究一下,整体搞明白的前提下再找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现状的分析方式去尝试开始练习。虽然可能耗时,但是我认为这就是以慢为快,做少得多!

这40天的准备:①每天看永澄老师的文章,通过老师的文章先来刻意练习理解力。②尝试去分析老师文章的结构文章的逻辑③将文章的内容提炼做出脑图④《思考快与慢》的共读继续跟上,也要按照:理解+分析+表达的流程去啃这本书!“思考是时间的朋友”我要开始一步步来!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1天#

收获

①自我跃迁不仅仅是能力的改变更是认知和发展“范式”的改变②跃迁的关键是内在提升潜能外在发现可能③范式优先级高于其下面方法和技术④个人成长更高级的方式是“跃迁”⑤个人成长1寻找更高级成长方式2与高手的成长模式对标3总结自己的成功模式形成范式4挫折打脸等后要避免系统一的启动。5思考事情的本质接近更真实的世界观,自洽自己的体系6延迟满足感,耐心等待成长的收益

㈠范式概念如何讲给从来没听过此概念的人听?老师:每种时代/文化/思想/地域/学科/都遵循共同理念方法工具等→范式

我的理解:范式是在某个领域为了适应与发展定下的规范与准则(不知道是否对)想给其这个假设,后期再迭代更新

㈡过往事件里的范式更新事件?

参加《思考快与慢》的共读就是就是最近范式更新的事件,共读中觉知到成长的重要性、跃迁的重要性,这是认知上的范式更新。有了成长的期待就会思考如何去更好更高效的成长,会去学习效仿高手的心里表征和范式。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2天#

收获:

如果你采用增量成长,你必须遵守几个基本范式:1. 多想。一定思考自己的价值、推演获得价值的逻辑;2. 和平庸对立。任何大众的策略都要坚决抵制,要知道“能耗最小原则”我们会采用最容易实现目标的方法,但是,你必然平庸。3. 长视。你用未来的非线性暴涨来获得巨额收益。

①你有没有感觉自己蠢爆了的时候,如果有,那是件什么事?事后,你自己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有,我就是那种存量成长的典型。曾经为了追求利益靠时间积累(低水平勤奋)因为攀比心理想要在那个小领域里成为最好,最终把自己搞得很累,为了追求一个短期的收益和好的结果耗时耗力,表面结果看起来自己好像很厉害,其实背后隐藏了一个巨大的坑:自己的专业技术随着时间积累慢慢卡在了瓶颈期!

当时事后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但是并没深刻意识到原来这是存量的问题,看完永澄老师的分析再次觉得当时的自己真是蠢爆了!那些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放在自己专业技术的不断提升上!

②蠢爆了和跃迁有什么关系呢?

那些蠢爆了的事完全是在低楼层的低水平勤奋啊,一心低头忙活完全不知原来下一个楼层的风景更美!

但是也感谢自己曾经地蠢爆了,发现问题了才是自己跃迁的开始。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3天#

收获:

必要难度定义:以感受困难的方式来学习,比较起感觉相对轻松的学习来说,其长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设定5年理解力的水平选择阅读资料来提高理解力)

Why:必要难度提高效率(学习效果的提升)

本质:是否可以从长时工作记忆系统中有效提取组块

必要难度两个力:①存储力(持续长久)②提取力(流畅程度)负相关系

启发感的东西越容易忘掉,没有大力气的投入就不能掌握好!越是快在长期看来越没有竞争力

How 让自己真正慢下来,内心真正认可慢就是快,做少得多,打通底层规律,打通知识阻塞,实现本质的飞跃。

㈠是否做过必要难度的学习?是什么?带来巨大收益是什么?

①参与永澄老师《思考快与慢》的共度对我来说是最近做过的最有必要难度的学习。

第一这个活动和自己的近期很重要的考试冲突,所以在时间分配上是个困难。

第二对这本书开始有严重的认知紧张,是那种开始翻几页就会扔下的节奏,因为它远远超出了我的理解力,读起来费事又费力!

不过还好感谢老师,感谢自己最终我没放弃!开始坚持去做是因为被老师苦口婆心式的激励感动(完全找回高中班主任地存在感)慢慢地发现自己做事情的时候焦虑纠结的情况在改善,因为大脑有了系统一和系统二的概念,所以面对事情的时候会有意识去分析自己处于什么阶段,有了思考的过程。同时在面对不顺心的情况下避免了自己的自然反应!慢慢尝到了甜头就更有坚持下的动力了!即便过程中要克服好多事情,但是真是符合边际成本递减原则!

再者跟着永澄老师这种高纬度的的人符合个人成长的最高级方式——“跃迁”范式!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4天#

收获:自我管理系统→认知理念,放法论,工具+认知信息加工模型(讲认知更加精细化)+精进 跃迁+关键成果产出等认知范式+《思考快与慢》  认知科学中学到的内容

①方法论形成流程与工具相匹配②简化到最小模型和最小行动用最小来驱动整个体系的构建

永澄老师信念一:你觉得这个是问题吗?如果是那就是自己的问题

问题:有没有过一直坚信的信念?认为是对的但是限制了你的发展?

有。我一直坚信做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终从头开始做才会有最大收益。不能有半路才进入的状态,会自动去追求做事情的一个完整性!但是这种信念很容易让自己在遇到因特殊因素而耽误事情进展的情况下焦虑不安,会觉得自己进度落下了,收益会大打折扣!再抽时间去弥补落下的又会浪费时间!这种情况下我很容易就放弃做这件原本要进行的事情了。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5天#

收获:why:我们为什么要改变?

改变过程很痛苦,但是结果却值得回味

面对世界变化之快,要主动改变,并且变得比世界还要快!

勇气就是面对现实的能力,不断走出舒适区的过程。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高概率正确的事

How:内心自我和理性自我冲突怎么办?

①找到自己的期待②分析自己的期待(先后实现顺序,达到的程度,需要投入多少努力等)期待达成需要①事物发展规律②能力与资源

What:若资源不足具体要做什么?

RSQC 重新调整①R↑S.Q↓C他人为你投入②Qa↑Qb↓      找一个理性和感性兼备贴心的人

问题:有没有在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有,我一直在自己的专业上持续学习不放弃,因为自己的专业是中医,再加上是女孩子,所以会有好多人认为这条中医路很难走,尤其还是个女孩子,对他们来说年轻姑娘谁找你看病啊,不如早点改行!再加上自己今年又去了离家很远的外地拜师学医,这时又会有人来说: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年龄的事,适婚年龄还忙活些无用的。虽然很多人不能理解自己但是我依然不会动摇自己走中医路的决心,我始终认为人要勇敢活出自己的样子,勇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直持续下去不也正是高概率正确的事情嘛!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6天#

收获:不给贵人赋能贵人不会来帮助你

努力进入→价值交换网络节点→给贵人做些力所能及当然事帮他们实现他们期待的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最佳途径

问题:成长有无贵人相助?是谁?做了什么让你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有,在自己刚工作时候的店长算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贵人,她给我推荐了几位传统的优秀中医,给了我很多宝贵专业上的视频资料,在中医上大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为我后来出去拜师学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现在回想起当时的自己就是那种刚毕业涉世未深的的学生,为人比较直爽愿意与别人分享,在专业上也好学。或许因此得到了贵人的帮助!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7天#

永澄老师:

What: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是什么?

①信息:尚未成为自身结构化认知体系一部分当然内容②管理系统:用系统的思路(封装,结构,关系等)进行管理的方式

Why:对信息管理的目的?

①有效收集防丢失②管理好注意力分配③信息优先级④据不同的场景状态(时间,经历,场合)选择处理加工不同的信息,以提升处理效率⑤为形成知识做准备

两个假设:时代的特点(抢夺注意力)自我知识现状(对大量知识兴趣↑→气分注意力)

How:系统任务拆分+RSQC模型

构建①订阅来源②兴趣库③专门学习时间④卡片输出系统⑤最小运行模式⑥刻意练习固化⑦与原有知识系统打通⑧销售

问题回答:我通常遇到问题会分类,如果触及不到要离开自己舒适区的事情我会正面去面对,但是如果触及到让自己离开舒适区的事情时我会很喜欢用逃避拖延去面对。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会先去思考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得到和付出是否成正比,但是自己的眼光还是会比较短视,希望能及时反馈。处理问题时的固定套路是既想追求质量又想提高效率老想追求快速的完美,还都亲力亲为才放心。最后自己会因为时间啊精力方面的原因而放弃。这就完全违背目标管理RSQC模型的的套路啊。

这次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老师讲述自己对系统的构思让我感受到面对问题思考很重要,同时思考需要框架需要有一套流程也就是学会如何去高效思考,再者多个系统的构建并打通是后期自己要尝试做的。

先尝试效仿老师思考的套路来面对以后问题。再慢慢迭代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9天#

收获:①高手的暗箱是导致结果为什么不一样②因上努力(跳出系统看到系统运转的动力原因)③尽可能高标准要求自己(心理目标是心理系统的核心动力因素)④基本标准:越是有人监督越要放松,越是没有人给你要求越是要高要求高标准

问题:为了让自己的自制力增强我想做

①制定小于三个的短期目标②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限制③启动内部动机奖励④给自己一个要求每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5分钟看看

决定坚持把共读活动做完,做到自己的高标准。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0天#

收获

概念:①什么叫熵②大周期?③系统学习?④碎片化学习的关键?⑤4层次价值输出导向的知识管理系统是什么?⑥黄金思维圈的具体解释⑦元认知学习的三大要素:主题学习,行动学习,实践学习⑧同侪压力

问题①做卡片整理明明是件很慢的事情为什呢还要做呢?

因为碎片化学习的时代可以带来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让熵增减速,而碎片化学习的关键是产生组块,并且组块之间一定要产生联系,这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将学习效率提高。碎片化学习的产生组块的方法是“卡片”“卡片”是3层次输出系统的第一层是素材层次,是最小的组块,不断分类整合卡片的内容形成文章层次,文章层再组合形成作品层,进而带来财富。

②日常判断中会不会将慢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判断标准?

以前会,如果一件事实行起来太费事太浪费时间我会想放弃。现在不会,现在决策时我会去思考这件事是不是可以让未来边际成本递减,是否可以产生复利等。我现在开始的做的事情是由于要留言,所以每天要去看老师公众号的文章然后进行输出。一开始感觉看起来很烧脑,认知度紧张!后来我就边看边在纸质上做重点的记录,看似好慢,但是我慢慢发现现在看老师的文章速度大幅度提升,理解力也再一点点提升!突然觉知老师要求留言这件事也是在督促我们学习啊!哈哈

③要不要做卡片积累呢?

要,这件事情是看似慢,但是真的是慢慢来才会迎来飞跃!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3天#

收获:①成长心智的特点:认真思考why how  what 尤其思考这些要点背后的假设,,在实践中看自己的推演和现实的差别,并重新思考与调整,让自己更能顺应现实世界的样子。②均线理论:只有曲线在未来是增长的,过去的某个点的均值才会提高

①情绪是发现问题的钥匙(要思考是什么导致问题的出现)②一定要有自己内心的标准(why)③你已经做了自己当下最好(未来优化就好了)④只有笨蛋才成天看自己的过去

问题:是否有僵固型心智的表现?行为模式中哪一个特别明显的僵固型心智的表现?影响你什么?如果找到他准备如何面对它与它斗争?

我就是那中一遇到问题就会情绪现行的人,情绪面对问题的时候,自己会主动放弃跳出情绪来看清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我似乎是哪种追求完美的人,内心深处不允许自己犯错误,所以稍微超出点意外我就开始焦虑不安。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产生的情绪会更严重影响事情后期的进展,最终结果越来越糟,自己就越来越烦躁焦虑,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后期我要让自己时刻谨记: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允许自己犯错。然后在自己一有情绪的时候能有意识给自己做个提醒,告诉自己有情绪了,这不有利于解决问题,相反还会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去解决,多想想做什么能更好解决这个问题。

#观察永澄实验50天-24天#

收获:投资人是投入一定的资本(金钱时间精力关注等)来获得未来超出预期的增长。找到投资人为你赋能需要知道投资人看什么①被投资人是否有一个模式②这个模式是否高概率可以增长③这个模式是不是可以复制

跃迁的基础就是看你是否有一种自增长的积累模式

必要难度,读写教说,和大神交流,作品声音等都是比较好的带有正向反馈的方法。

问题:你的生命中有没有给你投资的人?为你赋能了什么?有没有涌泉相报的回馈?若没有,那么你准备建立一个怎么样的自增长模式?

我生命中第一个为我赋能的是我的父母,他们花着金钱,时间,精力等来支持我的成长,只要自己喜欢并且是有意义的事他们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只是他们和真正意义的投资人不一样的是他们更多出于爱的驱使而不是一种有目的的投资,所以更是要达到最优秀的自己来回报父母。我的第二个投资人是我工作的领导,刚刚毕业的自己就是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干劲让领带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培养我。但是现在我很想说的是我很感谢这位领导,那是的自己没有什么自我增长的模式,但她愿意培养我。

我们的成长中跃迁式的成长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跃迁的基础就是是否有一种自增长的积累模式,用增量的思维来代替存量的思维,那么有了价值的积累才有价值的交换和后期的价值变现。

那我该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价值积累呢?我想首先自己要切记慢就是快,少就是多的原则,如必要难度就体现了慢就是快。像是《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就是那种会给自己带来认知紧张的书,但是就像老师说,真正啃下来这本书,我们的决策系统和解释系统都会得到很好的更新。这对自己来说不就是很好的价值积累嘛。

#观察永澄实验50天-25天#

收获:

why:《跃迁》:给予我们的是一次彻底升维认知,战略方法,修炼的全面组合。

跃迁:一层层跨越非连续性迁移到更高能量级别上,真正做少得多,否则或许我们再努力可能也就是那些高人的脚底板。

how:系统,复杂系统,非连续,跃迁,赋能,链接

跃迁关键一:将你的系统换成非连续性。二:必须积累足够的能量。三:陌生人大规模协作

what:足够的能量(他人为你赋能)①你要找到可以被他人识别出的模式②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协作就变成什么样的人。③选择能给你赋能的人在一起

永澄:在万物万联的时代,打造自己的模式,嵌入到非线性系统中,通过正确的努力,获得更高概率跃迁的可能。

问题:你生命中是否体验过非线性?它让你获得什么样的惊喜?通过今天的文章最大收获?

对我来说参加《思考快与慢》共读这件事情算是我人生中一个转折,在这之前我就是标准的线性思维的人,就是多做多得的想法。因为参加共读活动进而更近的接触了永澄老师,这才知道原来非线性的跃迁就可以做到做少得多。我开始对非线性有了认知。那么剩下的就是跟紧永澄老师这样的高人让自己开始跃迁。

今天文章的最大收获: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跃迁!再者一定要有能让别人识别出的模式。究竟怎么拥有这种模式探索中!

#观察永澄实验50天-26天#

收获:为什么完成一件事之后会懒惰?

管理者思维和执行者思维方式切换的问题。①管理者根据目的来设定相关战略(要有清晰的视野能力,了解各种可能的路径,整合自己可以掌控的资源,高效完成资源)②战术者:服从落实把具体事做好。

永澄建议:①一张白纸②左写上管理者右写上执行者及各自的特点→项目运作时不断更新此纸③中间加上转换说明(从执行者到管理者做什么准备,从管理者到执行者做什么准备)

问题:战略?战术?为什么要谈战略问题?如果对不同事物形成战略固定套路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战略就是要先明确具体要打到什么目标目的,整合自己所有的资源去规划大的方向以为更好的完成这个目的。战略是大方向的问题,是形成战术的前提!

战术就是将目标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化、具体化以为更好的去实施战略目标。

如果非要说固定套路的话那就是想要明确目的大方向,再思考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如何达到这个方向。

#观察永澄实验50天-27天#

问题回答这次的《跃迁》共读活动在综合考虑自己的情况下感觉更合适用普通标准完成。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8天#

收获:㈠我的目的:“消化吸收”跃迁的知识体系,并让其真正帮到自己

㈡我的目标: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跃迁发展法案

Why:①以始为终(有目的等全力以赴)②不再平庸的收益(阅读结果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关联)③激发实践(拥有未来发展方向的知道更容易激发)④用成果和高手绑定

how:根据永澄老师给的25题思考方向

What:每天回答一到两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现状和阅读的收获)

问题:25个问题所归属的类别中能否得到做方案的一个基本套路?大体看了看感觉有了个思路与大方向。

没有这个问题前你会思考这个问题吗?为什么不思考这个问题?通过这个过程你未来准备做什么?

现在的自己在阅读时也会去思考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能获得什么,改进点什么。但是不会很深入得思考。由于没有很深入的过程所以阅读对自己的改变也不大。因为自己的概念里,就认为阅读就算对自己有影响有改变也是边边角角的改变,再加上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欠缺,所以不会思考这些问题。

我要开始挑战自己一点点完成这个任务,并能用实践来验证结果。

#观察永澄50天-29天#

收获:①系统是什么?②系统的分类?③纬度是什么?④系统思维还什么?

最大的收获是终于清楚了到底什么才是“跳出系统”看问题。在多维度的自组织系统内我们需要增加自己的纬度(升维,多个视角,提升层次)来改变系统中元素与元素的关系从而改变系统,改变系统带来的功能。

问题:找出自己曾经解决掉的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卡在哪里,如何升维方式解决?增加的新维度是什么?

看永澄老师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对我来说是我最近完成的极其困难的事。困难的原因是大量的陌生概念及复杂的背后逻辑,自己感觉完全是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严重的畏难情绪让我一度不想再去看这些文章了。但是我最终选择了“必要难度”来面对这件事。我参与“观察永澄实验50天”活动,每天看文章做分析做留言。越是难得事情越要输入,开始难,慢慢发现自己开始理解,还有个意外的惊喜就是自己看问题的深度在增加。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