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

前不久,正在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的我军某工兵团的一位士官使用社交软件与家人聊天时,突然收到一条“附近的人”添加好友请求。出于好奇,他点开一看,是一位当地人发来一长串阿拉伯文。借助翻译的帮助,发现这竟是当地某宗教组织的宣传标语,这位士官果断拒绝了请求,并关闭了手机的定位功能。另一名战士在使用社交软件与朋友聊天时,也遇到陌生号码请求添加好友。对方自称老战友,交谈间却不时询问部队情况。经过核实,发现对方的外籍身份后,果断将其拉黑。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1张图片


为什么会有人想和维和军人成为“好友”呢?除了少数是因为好奇和善意外,其余不外乎就是想“打探消息”,有的干脆就是不怀好意的窥探。实际上,不光在外维和的军人们有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平时在国内,也可能会遭遇各式各样的“间谍”活动。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2张图片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自古以来,打探对手或潜在对手的情报,从来就是军事斗争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能将对手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那么应对起来自然是非常轻松。反过来,如果让对方摸不透自己,对方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关于这一点,玩过“星际争霸”、“帝国时代”系列的小伙伴们应该深有体会——那黑乎乎的“战争迷雾”,会始终让你处于紧张状态,而不断派出侦察单元,则是万万少不得的步骤。在真实世界中,制造“迷雾”则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让对手知道自己有“牛逼”之处,但又不能让对手知道是如何实现的;另一方面也不能让对手知道自己有“落后”的一面(两面都要保密)。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3张图片

有鉴于此,我国在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简称《保密法》,并于2010年做出进一步的修订。《保密法》当中所说的“密”既包括军事领域、也包括非军事领域,非军事领域的秘密一般是指有关国土资源、重大经济政策、重大行政决定等内容,而我们最熟悉的“民用”秘密可能就是高考试卷了(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试卷也属“国家秘密”)。关于军事领域的保密工作另有一部由中央军委颁布实施的法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来规范,对军事秘密的定义、范围与等级以及保密制度等做出规定。比如,到底啥叫“军事秘密”呢?军事秘密就是“关系国家军事利益,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4张图片

不过,《保密法》和《保密条例》所做出的还都是一些比较原则性的规定,而真正起实际作用的,还是一些具体措施,例如比较传统的“不用普通邮电传递秘密”(军用文件档案通过内部机要系统传递而不通过邮局),“及时销毁秘密载体”(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的“烧文件”就是这样)等做法,而在现代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防止网络失窃密就成了重中之重。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5张图片

网络的普及使得现代间谍可以不用亲自出马了,只要对方的计算机连接在网络上,就有通过木马病毒、黑管攻击等手段远程窃取情报的可能。防范这种手段除了在软件上下功夫,升级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之外,最有效的“笨办法”就是“物理隔离”。所谓“物理隔离”就是指军用网络自成体系,与国际互联网完全不相连。事实上解放军内部所用的网络正是这样的,它的全称是“全军军事综合信息网”,除了与互联网完全隔离外,其余与我们平时上的网站并无太大不同,也有各大单位的“门户网站”,以及影音、软件下载、游戏娱乐和文学网站,当然容量上与互联网不能比。那么这样一来,网络间谍们就得傻眼了吧?联都不联不上,还能怎么搞呢?不过即使如此,也还存在隐患——如果同一移动介质(U盘、移动硬盘)在两台物理隔离的计算机上使用,一种“摆渡”软件就可以把电子资料从被隔离的计算机上偷偷地拷贝出来,再通过互联网传走(哎玛,真是防不胜防啊……)。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6张图片

这时候,就得用上“计算机保密系统”这种东西了。涉密计算机安装上这种系统后,只有在一定级别的政工部门注册过的U盘和移动硬盘才能被识别,注册后的移动介质在底层驱动的层面上被改写了存贮格式,这样普通的移动介质就不能被安装了保密系统的计算机识别了,而注册后的移动介质又不能被普通电脑识别,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被“摆渡”的可能性。顺便,刻录光盘的端口也被封住了(想刻盘带走也不行)。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7张图片

如此一来,想要“千里之外取人机密”就不太容易了,但是如果防范不严,间谍们还会有“抵近攻击”的机会——计算机一旦运转起来就在向外辐射电磁波,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源”,如果用一些特殊设备,完全可以在几十米以外接收到泄漏的信号。因此,还需要用一种“微机信息泄漏防护器”,它产生的信号噪声与计算机设备产生的辐射混杂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接收还原解读的难度。除此之外,各种无线设备也是被禁止使用的,尤其是无线键盘。在无线键盘上敲打文字,很容易就会被清晰地记录和还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避免这种隐患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有线设备,这样就完全没有信息泄漏的可能。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8张图片

如果硬盘坏了,需要恢复数据,该怎么办呢?那得送到部队内部或有资质的单位去维修。如果硬盘(或U盘)报废了,不能一扔了事,甚至拿锤子砸过也不行,因为即使这样做了还是有被专门设备恢复信息的可能性存在。要想毫无隐患地销毁信息,就得用上“存储介质物理粉碎机”——碾成渣渣,烤成灰烬,神仙也没办法恢复了……。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9张图片

此外,手机也是保密的“大敌”,如果被盯上,智能手机很容易在被偷偷安装间谍软件后变成“窃听器”,如果带着这样一部手机开会或办公,这后果……。这时候,就得用上“移动电话切断器”或“手机信号干扰器”了,这种设备通过宽频干扰的方法,阻断移动电话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确保现场的安全保密(变成窃听器也没用,传不出去)。当然,最有用的办法还是在开会或办公时别带手机。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10张图片

防止计算机失泄密的措施还有很多,这里很难一一列举,但这些都是通过一些重大失泄密案件的教训得来的。这里举一个国外的例子,2006年年初,日本网络上出现了“海上自卫队机密遭泄露”的贴子。这些“机密文件”将“朝雪”号驱逐舰使用的呼叫信号、紧急呼救电话甚至训练和作战记录等细节全部公布,甚至还有海自一些密码文件。日本防卫厅大惊失色,赶紧调查,结果发现泄露秘密的是“朝雪”号的电信官。他把工作中常用的文件制成CD擅自带回家,拷贝到个人电脑上,同时他还喜欢用一款叫作“winny”的下载交流软件。这种软件是基于自由网模式的点对点的网络文件交换软件,如果在其他“winny”用户电脑的共享文件夹中找到了需要的文件,就可以随意下载。但是这种软件也是电脑病毒的温床,有一种名叫“Antinny”的病毒可随意将电脑中文件压缩后放置到共享文件夹中,一旦电脑联入互联网,就会导致文件被别人下载,这位电信官就是这样闯了大祸。他犯的主要错误还是在于把涉密信息复制到了非涉密计算机上,而如果技术手段得力,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事后日本防卫厅也加强了对机密信息的行政管理,采取了信息加密的措施,开发和散布

“winny”的作者也以“违反著作权法”的罪名被日本京都地方法院判处罚金150万日元(约合1.28万美元,不过最终在2011年被判无罪)。顺便提一下,这个软件国内也是能下载并使用的,担心自己电脑文件安全的各位可要小心了。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11张图片

不过,技术措施是用来防止“无意泄密”的,如果有人被买通,当了“内鬼”,技术手段就很难发挥作用了。2007年沃维汉、郭万钧泄密案(泄露东风导弹资料)以及2008年南京军区戴义彪泄密案(泄露绝密文件)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对于普通军迷来讲,也不能认为这些“保密”之事离自己很远,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意识,很容易滑到危险边缘。有的军迷为了炫耀自己的军事“功底”,知无不言;有的军迷想通过“爆料”吸引人气,千方百计地搜索各种信息,甚至不辞辛苦进行“现场勘查”,拍摄一些“猛图”;有的军迷则被论坛、贴吧上故意“出错”或“贬低”的言论所激怒,主动奉上具备价值的信息……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12张图片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人造卫星,国际上的反应是爆炸性的,因为这极可能标志着大陆已掌握“多弹头分导”的高科技。各国驻华武官向大陆官员和一切可能的渠道查探详细消息和资料,各方官员当然是守口如瓶。但卫星发射后仅三天,北京一家电台即播出题为《太空奥秘夺桂冠》的广播稿。次日,北京一家报纸干脆登出《我国第九颗人造卫星》的报道,并附有三颗卫星的图样和在车间实施组装的照片。前后两稿都翔实报道了这三颗太空飞行物的运行轨道、无线电遥测频率等等。国外情报部门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宝贵的情报,皆大欢喜,军工部门却大惊失色。经过调查后才发现,这是某部一名工程师的“杰作”。为了显得自己很有料,他在火箭发射前已经写好稿子,卫星升空后,在未经请示审批的情况下传送到电台、报社,并谎称已经“送审”,电台和报社把关不严,稀里糊涂地就发出去了。这名想“显摆”的工程师就此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受到了严惩,但泄露的秘密已经无法挽回了,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13张图片

美媒曾报道中国军迷拍摄的某型战机照片胜过“美国一年耗资800亿美元的间谍业”,完成了他们13年未完成的任务。美国情报部门也认为,现在很多极有价值的情报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美国军方研究中国军情的权威文件——《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取自中国军迷们发布的网络信息。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相关的法律常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无论有意还是过失,只要造成了国家秘密泄露的事实,就有“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嫌疑,如果是故意向境外提供,则会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来论处,最高可判死刑。

看了上面这些,各位小伙伴们应该要明白,当个“军迷”也是要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不能泄密。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可能不太好判断哪些是军事秘密,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把关就应该从严一点,尽量使用公开资料,别去当“爬墙党”或者“偷拍党”,否则的话,一不小心被警察蜀黍逮到,那后果可就严重咯……我军


《军武次位面》官方新浪微博:@军武视频

《军武次位面》总导演的个人微信号:crazy262a2

欢迎广大粉丝关注互动!




想了解更多关于军事知识的朋友们欢迎在各大视频网站观看《军武次位面》系列节目,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凤凰网、土豆网、乐视网、ACfun、Bilibili、网易等视频网站,每周五晚同步更新!



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_第1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军的机密资料是如何保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