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吴晓波《腾讯传》

我读:吴晓波《腾讯传》_第1张图片
《腾讯传》-吐个槽,challenger拼错啦~

文/玄宝

在读完《腾讯传》之后,我下意识地数了一下自己手机里涉及到腾讯公司的APP.

QQ
QQ音乐
QQ通讯录
微信
微信读书
QQ邮箱
欢乐斗地主
腾讯新闻
腾讯视频
搜狗输入法(腾讯入股)
桔子理财(腾讯系)
美团(腾讯是其重要战略投资者)
京东(腾讯是其重要战略投资者)
滴滴打车(腾讯是其重要战略投资者)
……

其他十来个理财、银行和生活的APP,也不晓得到底跟腾讯公司有没有关系。马化腾先生说要让腾讯的产品“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生活当中”,他做到了,至少我每天打开以上APP的频率是十分大的。

1

“生活如一条大河,所谓的‘源头’都是后来者标示的产物”,这句话,出自《腾讯传》第2章《开局:并不清晰的出发》。我喜欢这种写法,无论事情发展都哪种程度,回头看时,仍不免会有令人唏嘘之感。

在90年代时,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技术被引入中国,没有人知道它未来能做什么,会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大时代下的任何事,一旦具体到人物和事情的细节,便显得分外动人。按书中所说,马化腾先生某种程度上是受了丁磊的刺激,认为自己也是可以做出一个好的产品,随后进行创业。尽管跟合伙人在一开始分析得头头是道,都后面一看,全是不靠谱的。

在创业之前,大家都是普通职员,平凡的年轻人,没有必须对企业负责的责任,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多多少少会跟自己或同类们较劲,这种较劲中产生的火花、希冀、茫然、不甘、野心,多种情绪混合在一起后,显得十分具有冲击力。大概人类所能依靠的,就是这种原始的欲望,一步步走到开始,走到中间,走到现在。

在经历了每一次的惊险之后,这条大河会来到何处?每一个弯道,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人生会有这样询问的过程,很显然,做企业也一样。尽管书中对于马化腾先生及其团队心理状态的着墨并不多,最后的结果和思考过程,几乎都是邮件内容本身替代了,但还是可以很容易看到一个成长与成熟更替的过程,中间所产生的煎熬和思考都可以体会到。

我认为《腾讯传》是一本让人读后很想去创业的书,里面所记录创业的起因、创业团队的形成与磨合、公司发展的起伏和挣扎、“野蛮人”的敲门、资本的力量和冷待、坚持迷茫焦虑和妥协的轮番上演、创始人的本色和坚持等等因素,都会让我在读起来的时候,认为创业是一件多么令人热血沸腾的事情,也许事实上并不是的。我喜欢作者的这种写法,读起来很轻松,跟着作者的笔触走,行云流水。

我读:吴晓波《腾讯传》_第2张图片
路过新腾大

2

我不算是第一批拥有QQ号的用户,但应该也是比较早的那几批,最早的一个QQ号还被人盗走了,不得不重新申请过。基于QQ这个软件上推出的偷菜游戏、养宠物、QQ糖、QQ秀、QQ空间火星文等等,我都玩过或者用过,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简直是给我梳理了某个学生时代的线上活动的回忆。(火星文的那个有些不堪回首,因为我自己回去看,都不知道当时写了什么)

至今,我用着腾讯公司推出的许多产品,清晰明了且自愿地成为其公司的小小流量之一,除了为内容(腾讯视频和QQ音乐)付费,我基本上没有为其他的产品付费过,其产品给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深刻的改变。为了免费,我表示衷心感谢,所以也并不介意QQ偶尔给我弹窗一些广告。

马化腾先生及其团队对于产品的审美是越简单约好,不要太多的累赘。

“Don’t make me think”,是其规划产品界面的一个很重要依据。老实说,我真的很欣赏这样的审美,作为一个用户,我真的不想跟贵司出品的产品有任何程序上的麻烦过招。

自从智能手机出现以来,我就一直在用,不能说是过尽千帆,但也有一些使用心得,有的APP界面基本上就是在挑战用户的审美底线,某些键和流程十分不友好,或者一些是细节非得让人抠着找半天,耐心尽失,此处就不举具体例子了。工具之所以为工具,就是为了让人更好地使用不是吗?

说到这里,我要为微信和QQ邮箱疯狂打Call!微信自不必说,张小龙先生上礼拜的演讲文稿,我拜读了两遍,可以感受到这个团队理性和感性交替所呈现的诚意。很期待他们接下来的小程序和公众号APP,如果公众号APP出来了,我一定会下载并使用。

而QQ邮箱,一连串数字加一个后缀名,有的HR认为QQ邮箱看起来不是那么专业,但依照我使用超过十个邮箱产品来看,QQ邮箱会是我最不会放弃的一个,而有一些邮箱产品我基本上已经不太记得了。我喜欢QQ邮箱的简洁和方便,该有的功能全都有,不该有的也有,但不显眼,操作起来不复杂。

书中用很大篇幅提到了一个事件:3Q大战。

2010年秋天,我刚上大学,在此之前,已经读了不少关于腾讯的文章,大多都是批评和攻击类型的,尤其是说到腾讯抄袭这一点,因此当时对腾讯的印象总带有点戏谑的成分。当时两方争斗和互骂到了白热化的阶段,QQ弹窗出了一份《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我当时在家玩着QQ游戏,看到这个弹窗时还有些不可置信:居然到了这个地步!

作为用户,别人这样威逼着选择,当然是很不开心的,当晚我就申请了一个MSN账号,加了不少的朋友,想把自己的网络社交工具阵地转移到MSN上。事实证明,MSN并不适合我,没过几天我就放弃了,还是回归了QQ,而360我也没有卸载。就是这么任性!

后来这件事成了我某次公共关系课作业的一个案例,我查了不少资料,最后发现从法律层面来看,腾讯公司是处于委屈的一方。很可惜,这是一个“赢了官司,输了舆论”的公共事件。在互联网这层面纱的掩盖下,一百万种强烈的情绪,才是舆论和名声的主导者。研究完这个作业之后,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至少是一定要尽可能地了解信息,不受别人的影响,再做出某种相对恰当判断。

现在腾讯公司越做越大,护城河越挖越深,投的公司越来也多,许多创业公司都需仰其鼻息,甚至是靠其流量吃饭,从前那种刻薄但不失公允的批评性文章反而很少了,互联网充满了人,这么热闹,多一点声音,才更多姿彩。我有时也会挺怀念那个还不是那么强大,公关不那么迅速的企鹅。

我读:吴晓波《腾讯传》_第3张图片
古典的QQ头像们

3

书中讲到,3Q大战之后,腾讯团队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重点关注对的事,到重点关注什么是更多人认同的,有一种痛定思痛的成长。此时“连接一切”摆上台面,我认为这跟最近很流行的区块链“去中心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许多的应用上,慢慢都能见到QQ或者微信的影子,这算是一个开放的苗头,对用户来讲,其实是一个很棒的改变。

一本书看到3Q大战结束后,我都认为其实腾讯公司的运气挺好的。直到第14章《开放:新的挑战与能力》中,说到的“诊断腾讯”:十场神仙会。一个上市的大企业,在行业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立下某种程度上的“耻辱柱”,接受来自四面八方不管对错的意见。我认为这对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来讲,都十分伟大,这就不怪乎人家运气好了。

在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时,都不一定能正视自己的懦弱和恐惧,何况是一些必须拿到台面上来讲的利益和名誉。此次会诊过后,腾讯的内部开始提出开放策略,在后面慢慢有了新的变化,成立腾讯投资基金会,扩大自己的边界,去执行“连接一切”。企业和个人,是经历了一次真正的成长,对所面对的事情有了新的认识,才会有了新的东西蜕变出来。

跟随着腾讯公司一同成长起来的用户们,跟腾讯公司一样,很多已经到了而立之年,而又有新的一批人,慢慢跟着腾讯的节奏在成长。可是人性的核心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最后出来的内容,满足的都是某种内在欲望。不要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代沟,对美好的追寻和对黑暗的挖掘,都让我们并没有显得有多不一样。

看《三体》的时候,我在想,诸类文明在宇宙这个黑暗森林中摸索前行,谁都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是合作还是毁灭,那一点点脆弱的火种要怎么去保存?吴晓波先生在书的背后写道:“裂变中的互联网经济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观察和定义的困难。谁都无法准确地描述乃至定格一座正在喷发中的火山。这显然是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博弈正在进行,没有人猜得到它的结局。”

是的,未来已来,结局未定,我也很期待,腾讯会走到哪里,我们互相陪伴的时间会持续多长,而未来互联网行业又会有什么样的文明出现?他们之间是否能共存?

我读:吴晓波《腾讯传》_第4张图片
马师兄加油哇!

读完这本书后,我在网络上看到有不少人表示对这本书很失望,因为腾讯做的一些不好的产品并没有说出来,甚至讽刺这是腾讯修订的一部官方史。我的想法是,每个公司都有做得不那么好的产品,优胜劣汰挺正常的。一个企业发展到现在,某个高层的邮件如果打印出来,恐怕都比这本书厚,如果事无巨细又毫无重点地写,这个要求真的挺严格的。

还有的说,腾讯企业内部山头林立得这么厉害,书里一点体现都没有。我不是腾讯的员工,但作为一个职员,也知道公司派系斗争的严重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除非每个人都是圣人或者是机器人,不然每个人的鼻孔都不一定干净。


目前就是这一些感想,有一些细节没有再写,以后如果再看,也许会有新的想法。
PS:我最近真的很迷吴晓波,喜欢有才华不油腻的中年男人。推荐一下《激荡三十年》,读得太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吴晓波《腾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