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说唱,最近几年可谓是经历了大风大浪。
刚刚从小众圈子走进大众视野,就被一系列的事端拉下马,被贴附的标签在路人心中一再变幻。
到今天也只能算面目模糊。
9月收官的《中国新说唱》口碑不佳,连带着说唱艺术也找不准定位。
大家常说,说唱在中国难以发展,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土壤。
那么不妨去美国看一看,这门生于街头文化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样子——
《嘻哈星节奏》
Rhythm & Flow
节目名字简洁清晰,直接点名了说唱的两大核心:
Rhythm &Flow
Rhythm,直译「韵律,节奏」。
在说唱中主要体现为歌词的韵脚,通过技巧多样的押韵组合,让歌词听起来富于节奏感。
Flow,解释起来相对麻烦些。
这个词直译过来是「流动,流畅」。
作为门外汉,鱼叔搬用下百度上的答案:
押韵的编排,停顿的节点,发音轻重缓急等技巧,呈现出的一种「流畅听感」。
flow是说唱歌手的灵魂,直接呈现其风格特色。
音乐欣赏,是很直观的感受,即便没有很强的背景知识,也往往能基本辨别出「好不好听」。
而一段说唱的「好」,就集中在既要富有节奏感,又流畅平滑。
美国作为说唱文化的集中地,自然是人才济济。
大把头部资源摆在那儿,节目想不好看都难。
而且不查资料都不敢相信,这竟然是美国头一次做说唱竞技类的节目。
那肯定是得下足了功夫。
目标就是找到「下一个嘻哈巨星」。
首先评委就是大手笔。
全是说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大佬T.I.,外号King Of The South(南岸说唱之王),推动Trap(说唱的一种风格)成为主流的祖师爷级别人物。
格莱美最佳说唱歌手,曾连续三年获得billboard专辑榜冠军。
登台各类颁奖典礼都是家常便饭。
在托尼奖上还跟狼叔休·杰克曼现场合作了一段。
Cardi B,近两年全球最火的女rapper之一。
多次提名格莱美,拿下过最佳说唱专辑。
一首《Bodak Yellow》在billboard单曲榜上蝉联三周冠军。
「社会你卡姐」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不动「打鸣」。
性格开放,热爱搞怪。
参加访谈,总能把经验老到的主持人整懵逼。
上肥伦秀,搞得Jimmy当场忘词。
上艾伦秀,艾伦频频语塞,最终变成大型养鸽现场。
当时卡姐正怀着身孕。
艾伦顺势放了段她顶着大肚子抖臀的视频。
卡姐现场开车:我是想让全世界人民看看我是当初是怎么怀上孕的。
总之到哪儿都是爆梗王。
Chance The Rapper,中文翻译钱斯勒。
年龄不大,出道不短。
17年第59届格莱美,一个人获七项提名,最终拿下最佳新人,最佳说唱歌手,最佳说唱专辑三大奖项。
江湖地位稳固。
根据规则,三位评委要从洛杉矶,纽约,芝加哥,亚特兰大四个城市里进行海选。
这四个城市不但覆盖面广,更都是说唱文化重地。
获得晋级的选手再集中到洛杉矶继续下一路PK。
每一场海选,除了三位固定评委之外,还会再邀请当地知名Rapper助阵。
比如第一期的LA海选,邀请来的就是西海岸饶舌教父,Snoop Dogg。
大名鼎鼎的「狗爷」。
狗爷的江湖地位大家想必都有所耳闻。
陈冠希曾经因为主持人访谈时说错了狗爷的名字,当场发飙。
狗爷的性格有多放飞呢?
有一回参加艾伦秀,艾伦提出问题「你有磕着(stoned)上过脱口秀吗」。
大家都一脸「那肯定没有」;
唯有狗爷不但举了有过的牌子,还努力举得很高。
海选现场,更是边飞叶子边点评。
尽管已经年近50,Gangsta气质却从未消退,帅得一批。
一帮最讲求real的嘻哈领头人,直接奠定了节目基调。
给人的感觉就俩字:
生猛。
从人到歌到氛围,处处透着野性和自由。
海选现场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演播厅,就在当地的酒吧。
顶级潮流穿搭的评委们往台上一坐,五光十色的灯光一打,燥翻全场的DJ一打碟。
选手还没开唱,辛辣的rap氛围就已经扑面而来。
有内味了。
在这里,科普是肯定没有科普的。
什么名词注解,什么知识点标识,统统都没有。
说实话,没点说唱文化的基础知识,看起来还真的有点费劲。
选手上来就是唱,battle,带的全是硬货。
评委听完直接评,好的夸,烂的骂,言辞犀利,一点不玩虚的。
作品有问题,绝不跟你客气。
增加了多余的炫耀成分,作秀。
特点不鲜明,表演没有吸引力,打瞌睡。
节奏快+吐字不清,听不懂。
瞎写词,硬凑韵脚,不real。
针针见血,字字珠玑。
在这群大佬面前,任何问题,一眼看穿。
有点潜力的,还给你说教说教,告诉你改进的门道。
毫无天赋的,直接一口否决。
也真的是嘴下不留情。
不行就是不行,打感情牌也没用。
当然,严苛是为了甄选出更好的人才。
真正有才华的,根本不用担心会被错过。
在这里,单单「好」是不够的。
你必须要出众,要拔尖,要能赢过所有人。
既然来参赛,就别玩玻璃心,没意义,更没意思。
实力强劲的老哥老姐也有。
比如这位发型颇具 《101斑点狗》反派女巫神韵的老姐。
花式炫技不说,舞台表现能力还超强,大家跟着一起嗨。
还有这位大哥,在原本的节目表演中突然加入了一段freestyle(即兴说唱),韵脚转换自然流畅。
(可惜大家听不到。)
完成后再来一句轻飘飘的,不是啥大事,不难。
尽显高手风范。
或者这位只靠清唱(Acappella)就获得满场喝彩,直接晋级的大妹子。
写的词不但技术到位,更是逻辑清晰有深度。
堪称rapper中的诗人。
不了解说唱的观众,可能觉得很多歌曲,或rapper之间的battle、diss看起来很刺眼,让人不舒服。
但实际上火药味只是一部分。
比如在美国很火的一档说唱喜剧综艺《Wild 'N Out》。
核心就是两队人马根据DJ现场给出的主题,用freestyle互相diss,看谁先接不住。
现场的风格是这样的。
给出的主题是整形手术。
红队怼说,你女朋友屁股是假的!(做了整形)
结果黑队怎么回应?
「爷有钱付!」(付手术费)
暗喻,反讽,生怼,自黑,简直是看了一场大型群口相声。
对于rapper来说,要的就是这个无拘无束的劲儿。
只要站上了battle的战场,哪怕对面是狗爷也照怼不误!
这可能就是他们反复强调的「keep real」。
就像这个节目一样,让人直观看到了美国说唱文化的生态。
很多人说起说唱,会立刻联想到性,匪帮,脏话,还有毒品等等。
确实有。
但并不是全部,更不是核心。
你得深入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在音乐中加入这些?
在这之前,有过很多讲述说唱的影视作品。
国内大家比较熟悉的姆爷埃米纳姆的故事,拍成了《8英里》。
他生活的底特律是犯罪率极高的城市,周围充斥着堕落和混乱。
在这种环境中,姆爷选择了说唱,是一个追求自我的出口。
《反叛者》,讲了Dr.Dre(姆爷和狗爷的师傅)和吉米·艾奥文的奋斗之路。
他们都出身贫民阶层,Dr.Dre更是从小生活在帮派火拼中。
这种环境加剧了警察对黑人社区的偏见,有时候走在回家路上也会被突然摁住搜身。
后来Dr.Dre及他所在的组合N.W.A开创了匪帮说唱(gangsta rap)。
他们写了一首《fxxk the police》,将遭受差别待遇、种族歧视的愤怒融入其中,一经发行,立刻大爆。
N.W.A的故事后来还拍成了《冲出康普顿》。
电影中可以看到,哪怕同为黑人的警察对他们也抱着偏见,差别待遇比之白人警察有增无减。
这不只是人种问题,更是贫富差距,是阶级固化。
再看看这个节目里的参赛选手。
说夸张点,几乎是人均家里有人坐牢。
所住的街区隔三差五发生火拼。
时不时就有亲人死于街头的黑帮械斗。
甚至包括评委,也蹲过局子。
这里是直观的美国底层街头社会(street)。
要么会打,要么会躲,每个人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正是这样的环境,孕育了这种辛辣的宣泄。
说唱是他们对抗生活的出口。
是将生活的苦闷与愤怒,对不公的讽刺与抨击,把自身的努力与期望。
尽数融入到歌词里,嬉笑怒骂给全世界听。
大尺度的歌词,是工具,而非目的。
更不是用来哗众取宠的噱头。
为赋新词强说愁,学表面而不懂根本,是菜鸡的做法。
就拿节目来说。
有一位老哥歌词里涉及了太多不必要的性元素,被狗爷吐槽,当然也没能晋级。
原话是king of porn,非常直接
还有一位小哥,想表达黑人遭受歧视的状况。
但用了过多且过度的尖锐刺耳词汇,不断重复「谋杀」,但主题深度挖掘又太浅,托不起词汇的强度。
结果整首歌听起来黑暗又空洞,为了发泄而发泄,也被评委们教育了一番。
在真正会被认可的说唱作品里,这些元素可以存在,但不是没有缘由的堆砌。
歌词首先是要有思想,有逻辑,有深度,有感受。
追求的是唱出自我,自由表达。
当然,说唱确实比其他音乐形式的尺度更宽松。
但它的尺度是为内容表达而服务的。
不管性还是暴力,都是表达的形式,而非创作的目的。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
就像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有涉及性的镜头存在,就像《色·戒》,《权游》。
但如果作品只剩下了性,那只能算A片,称不上电影。
所以,说唱的土壤,是,又不只是枪支、暴力、人种。
说到底,是生活的艰难和挣扎。
是从苦难中内化出前进的动力,然后给挫折竖起嚣张的中指。
说唱的本质也不是饶舌押韵加脏话,唱一堆叠加的消音词。
而是一种永不停止抗争的反骨。
是不妥协,不退让,不屈服。
是奋进,是呐喊,是燃烧。
是面对生活中的shit,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助理编辑:张小一
点个「在看」
对嘻哈文化,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