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金融业发展,要学习借鉴德日产业金融模式,而不是英美贸易金融模式。国家要发展实体经济,核心是工业,同时要跟进发展金融业,让两者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沈阳要走的是这个路子。”
近日,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巡礼”采访团走进沈阳,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王冰洋专访沈阳市金融发展局局长项洪峰,听他讲述这座老工业城市的金融复兴之路。
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王冰洋(右)专访沈阳市金融发展局局长项洪峰(左)刘宇平/摄
王冰洋:沈阳市金融业总体发展和运行情况如何?呈现哪些特点?
项洪峰:自从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沈阳金融业奋起直追,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辽宁省委决定沈阳要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2013年,沈阳获得国家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先行先试权”;2016年,沈阳入选全国八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确定了金融业产业金融和对外开放两个改革创新方向。沈阳市当前金融业总体发展运行情况良好,呈现出领先于宏观经济与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是金融地位稳步上升。金融组织体系日益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市持牌金融机构达到618家,金融资产总规模达到2.82万亿元。民营银行、民营保险、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陆续设立,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全部进驻。新增贷款连续7年超过千亿元,存贷款、保费收入和证券交易规模始终位居东北首位。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实现415.39亿元,同比增速7.5%,GDP占比8.8%,税收收入占比8.9%。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沈阳金融业对GDP贡献度排名第二。
二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成为继上海、深圳和苏州后,全国第四个打通跨境融资通道的城市。3年来,累计实现外债融资38.8亿元。综合融资成本上,美元综合年化利率低于3.5%、欧元综合年化利率2.5%。
三是金融生态不断改善。企业在银行开户时间由10天缩短到3天;3年来,政府综合债务率累计下降了7个百分点,市属国企负债率累计下降了8.7个百分点。对重点企业、重点机构通过债转股、司法重整逐一化解,地方风险已基本出清,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本地企业恢复上市发展势头,8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其中5家报辅、3家报会)。芯源微电子成为辽宁首家科创板过会企业。预计未来3年每年会有3家左右的企业上市,将新增10家上市公司,形成代表国之重器的新的“沈阳板块”。
沈阳金融业走的是产业金融的路线。借鉴的目标,西方是德国,东方是日本。
在德国,每一家核心的工业企业背后,都有一个长期的银行伙伴,而且是综合金融银行,兼有保险、证券、基金各种业务,来解决工业企业的问题。在日本是建立财团,工业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互相参股、会议决策、联合行动等方式共同应对市场挑战,而其背后是对应的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持。
那么前端表现是啥?表现为在国际市场上,这个国家出面竞争的是工业品,这就是德日模式的特点,实体经济第一,金融也非常重要,两者之间密切关联。而英美模式的特点是金融第一,参与国际竞争的是资本品(债券和股票)。沈阳探索的路子是学习德日模式。选择这条路,沈阳有独特的基础条件。
辽宁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走在全国前面,14个地市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都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而且每一个地市有一家城商行。依托于本市银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本市的特色产业,各产业再按照产业链集中布局。在这个方面,沈阳已先行一步,政府在重点工业园区设立股权基金和债权基金,针对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给予“股权+债权”多种形式的融资扶持。特别是在抗击经济下行和金融市场波动过程中,政府引导金融企业将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具体贯彻落实到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上,产业与金融已经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王冰洋:沈阳市在推进企业上市方面作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亟待完善的环节?
项洪峰:一是加大政策奖补。境内上市奖励400万元,而且从股改开始,分报辅、过会、正式IPO几个阶段补贴到位,确保及时补偿企业上市成本。
二是强化业务培训。近千户企业参与了资本市场专项培训和“走进交易所”和“投融资对接”等活动,使企业熟悉资本运作,掌握企业上市条件和程序。
三是完善“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市政府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应企业要求不定期召开会议,“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及时研究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目前全市有1298家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及展示,54家企业在全国股权市场—北京新三板挂牌。经过遴选,上市企业后备库入库企业达到99家,其中,市级库43家(入库标准:连续2年累计利润3000万元以上),区县级库56家(入库标准:连续2年累计利润500至3000万元),企业上市梯队已经形成。
至于亟待完善的环节,主要是股权投资资金对接上,外来市场资金投资沈阳企业时,还缺乏可信任的当地伙伴,信息还不透明。今年3月28日,我们筹建盛京基金小镇作为股权基金的集聚区。半年多过去,已聚集基金管理人28家,发行产品57只,管理规模60亿元。目前,市政府正在筹设资本市场增信基金,与市场资金进行伙伴投资,“同进同出”,解决市场资金缺乏政府伙伴,“不敢投”的问题。增信基金计划总规模3亿元,分3年投入,首期规模1亿元,争取年底前启动。投资的对象主要包括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和上市后备企业库企业,重点是上市后备企业库企业,兼顾“投早投小”,形成阶梯性投资。
实体企业之需 金融创新回应王冰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普遍难题,在这方面,沈阳有什么创新之处吗?
项洪峰:从市场角度出发,引导融资成本下行是沈阳打造金融中心的核心着力方向。在去杠杆过程中,2017年10月金融市场出现抽贷潮,企业转贷难问题最为突出。沈阳市创新设立“应急转贷基金”,市财政出资1.5亿,国企投入2亿,获得银行专项授信3.7亿,形成了7.2亿规模的资金池。重点针对产值在亿元以上的140户工业企业和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64户工业企业提供转贷服务。当时市场上转贷拆借资金成本3‰/日以上,政府转贷基金设置了0.5‰/日这样一个低计费标准,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企业转贷成本。截至目前,应急转贷资金运行2年,累计投放567笔,投放金额662.57亿元,救助企业115家(其中国企25家、民企90家)。按照财政初始投入1.5亿计算,形成了一个高倍率的杠杆。在信贷市场紧缩,以担保为代表的信用扩张工具基本失效的情况下,应急转贷这一信用连接工具成为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极好地发挥了稳贷功能。这115家企业都是工业企业,我们救助了这些企业,也就是保住了沈阳的工业基础。在政府转贷基金运作成功后,市工商联组织成立民资转贷基金。目前,已投放53笔,投放资金3.65亿元,援助企业80家。沈阳市场转贷资金成本已由之前3‰/日-4‰/日下降到1.5‰/日-2‰/日,削减了一半。
二是启动地方企业征信系统建设。目前征信平台软件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正在深入推进数据源整合。我们同步建立了配套的信保基金,为银行利用征信数据发放信用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建设征信系统是解决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根本出路,可以确保资金高效率流向需求企业,建设更加适合实体企业生存发展的信用环境。
王冰洋: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项洪峰:沈阳干的并不多,但我们干的都是实事,我们一口一口啃下来的都是冰铁一样的硬骨头。
一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公开承诺两年内偿还市区两级拖欠民企债务(合计106.33亿元),今年1-10月市区两级财政已清理偿还民企欠款60.09亿元,进度56.5%,超过时序进度。
二是金融局不开务虚会,而是实打实带着金融机构深入企业,“一企一策”解决企业流动性问题。2017年救助企业17户,2018年救助企业6户,今年又救助企业21户,累计救助企业44户,解决企业流动性资金154亿元。
王冰洋: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沈阳这几年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项洪峰:两年多来,我市三次遭遇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采取得力措施,均得到了妥善化解。
一是2017年7月-10月在辉山乳业风险处置过程中,我们利用财务封闭方式稳定住企业生产、保全了企业资产价值,过程中涉及两家在港上市银行,采取贷款转让方式,切断风险传染通道,排除了系统性风险。
二是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在网信证券风险处置过程中,我们果断提前出售未到期的存量债券128.1亿元,解除了可能引发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下跌的系统性风险。
三是今年5月27日—7月12日盛京银行受到舆情影响,导致同业紧缩,短期内出现资金缺口。地方政府在稳定财政存款的基础上协调大股东调度资金增加存款,银行把优质信贷资产质押给同业获得融资。在地方充分自救基础上,央行在关键时期提供了必要的30天流动性借贷便利支持。上下一心,合力攻坚,及时回补了资金缺口,渡过了流动性危机。另一方面,央行及时公开发声,切断了舆情风险传播蔓延渠道,排除了风险向企业和居民传导的系统性风险。
我们用自己的担当作为,及时封堵、切断、处置了数家重点企业、重点机构的金融风险,在沈阳没有发生一起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爆雷事件,客观上构建了一个“安全区”小环境。2018年6月、11月和2019年一季度,沈阳市本外币存款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市场资金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沈阳建设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沈阳将以产业金融改革创新为中心,全面深化国家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加快建设东北地区金融中心,不断完善资金进出的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