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时代,我们失去了什么?

Kindle时代,我们失去了什么?_第1张图片

近年来,电子书对纸质书市场的分割侵占,有愈演愈烈之势。从近期刚上市就搏尽各方眼球的微信读书等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主要运行平台的电子书阅读软件,到以汉王、Kindle为代表的国内外各品牌实体阅读器,各种电子书阅读工具层出不穷,作为看客的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在众多良莠不齐的电子书阅读工具中,其产品发布开创一个崭新的阅读纪元,销售的火爆局面引领各大品牌竞相效仿,产品上市近十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在全球范围内圈起数以千万计的拥泵,多年来在市场份额中稳稳分得一大杯羹……集诸多成就于一身的,就只有Kindle了。


Kindle相对于传统纸质图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大部分纸质书体积大,重量沉,占空间,且不易携带。相比之下Kindle就是一个可移动的随身图书馆。以其最新的Paperwhite产品为例,169毫米x 117毫米x 9.1毫米的机身只有成年女性的巴掌大小,205克的重量轻若无物,电子墨水屏显示效果与真纸几乎无异,一次充电可待机数周,3GB的实际可用内存可轻松容纳数百本书,而其书库中共计37万本的海量图书覆盖,可以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需求。更不用提目前电子书的价格远远低于纸质书,亚马逊甚至还为Kindle用户免费提供了上万本排版优良的电子书。一些读书网站上,也有用户分享的大量Kindle电子书,只需注册会员,通过每日签到、回帖,上传图书等方式获得金币,便可使用金币购买心仪的书籍,另外仍有不少书籍无需金币即可免费下载。可以这样说,一次千元左右的放血之后,用户即可获得低价甚至免费阅读大量电子书的优质体验。

在这样强悍的优势之下,Kindle似乎没有理由不霸占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事实却是,Kindle近几年的销量疲软。有业界人士认为,Kindle捆绑销售的商业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对此,有部分人士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Kindle作为一台专业的电子书阅读器,其用户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不会盲目追逐产品的更新换代。只要手里的Kindle仍然满足阅读需求,大部分用户会保持理智,在新产品推出后选择性购入。这就导致Kindle的持有人数上升,而购买力下降。而在Kindle推出后至今的9年里,无数品牌阅读器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更有许多用户将他们的手机或平板直接当作阅读器的替代产品。蛋糕是有限的,分吃蛋糕的人却多了。所以,不是Kindle没落了,而是电子书市场更加成熟,更加多元化了。Kindle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悄然间,电子书取代纸质书的时代已强势登场。这一由Kindle引领的电子书时代,我们称之为Kindle时代。

Kindle时代的到来是科技发展与电子产品普及的附属产物,具有不可避免性与不可逆转性。在电子书一路高歌大举挞伐的今天,纸质书的生存空间愈发局促。除了少数需要反复翻页检索的工具书之外,其他所有的纸质书似乎都可以为电子书所取代。当当、京东、亚马逊上,所有的实体书都在以打折方式招徕顾客。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立足于这样的现实展望未来,会不会有一天,纸质书彻底退出图书市场,只作为人类文化进程中的一段历史被铭记呢?

笔者认为,不会。

火既能烤熟食物,也能毁灭山林。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Kindle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收益越大,我们越要警醒:它从我们的手中都夺走了些什么?

精美封皮、纸墨清香、实在触感、沙沙书页——这些你还记得吗?

Kindle等阅读器虽然为用户提供了极类似纸质书阅读的电子墨水屏幕,以保证用户可以长时间阅读电子书而眼睛不至过于疲惫。但纸质书的其他特性,它却是模仿不来的。一本书拿在手中的实在分量,精美封皮带给视觉的愉悦享受,每每翻动书页,指尖的触感、沙沙的纸声、似有若无的墨香,都是与书籍不期而遇的浪漫邂逅。看过的书页越来越厚,未读的书页越来越薄,会使读者油然升起一股成就感和自豪感。及至整本书读完,捧着书坐上那么一会儿,慢慢体味心中荡起的一丝不知名的情愫……蓬松的书页和翘起的封面,都是你与一本书相遇的见证……这般美妙的阅读,电子书给得了吗?

若是有幸,安身于一间不算促狭的居室,辟出一面墙来,掂掂裤兜中钱两几何——少者,可自己捉刀,画出理想的图纸后,请木工依样打出价廉物美的开放式书架;多者,可前往商场、家居城寻觅,购入一套沉甸甸的配玻璃拉门的檀香书柜。将所有书籍上架,只占据书架的一角,自此开始源源不断地买书看书再上架,买书看书再上架。终于某天,轻轻地用刚读完的一本诗集填满书架上最后一处缺口,满足地叹一口气。再经过一段去芜存菁的日子,书架上留下的书,部部都是经典。自此,书架注入了完整的灵魂,每本书籍交相辉映,散发出强大平和的气场。从此一天的奔波后,有一个港湾供你休憩,徜徉。而这一切,纵使Kindle里装满了世间所有的典藏名著,又真能比拟上其中的万分之一吗?

在浩瀚的书籍殿堂中怀着顶礼膜拜的心情与每一本书对话,寻找最契合自己当下的那一本——这样近乎神圣的仪式,你还记得吗?

某天,街角偶遇一间书店,信步而入,只脚跨进门槛的那一刻,周身的细胞已于须臾间与店内驻足的书灵作了交流,打了招呼。于是,你霎时便明了了这家店的风格、情怀。你自己也说不上来,可就是知道。你怀着敬畏之心在一排排书架间穿梭,流连。间或驻足,取出一两本较感兴趣的书。映入眼帘的是彩色封面,你也许喜欢,也许无感。或许你有看目录的习惯,迅速浏览一遍,对内容构局已了然于胸。序或是自序,或是某知名作家作的序,若是简短,你便大略看上一眼,若是洋洋洒洒几大页,你便跳过去直接看正文。一名作家的功力,只从开头几段便可窥见端倪,你看了一两页,觉得还算不错,右手大拇指收放之间,半本书页已然飘过,你在中部又看了几段,作者的写作功力仍然在线。这本书不错,可以考虑——你边把书放回书架,边这样想着,又开始新一轮的发现。又过了不知多久,你渐渐觉着乏了。一番割舍之后,捧着两三本书,结账,离开。再次回到街上,人群依旧熙攘,你却心有所感,仿若隔世。

上文所述,爱书人恐怕是再熟悉不过的。去书店挑书、买书,从中得到的乐趣与成就感,妙不可言。可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有专门造访过一间书店了?Kindle时代的到来,把无数爱书人的脚,紧紧缚在家中的方寸之间。是的,去实体书店购书,不可否认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书店太远,往返浪费时间;书本太重,大量购买带回难度颇高;专程前往,却没有找到想买的书籍……这样那样的原因,使得众多爱书人士纷纷转投电子书阵营——一本阅读器在手,天下书目我有。可是,在享受诸多便利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的主题:时刻警醒——Kindle时代从我们的手中,夺走了些什么?

前文已经说过,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低价甚至免费的电子书资源,只需打开网页动动手指,就可以将数本、数十本电子书下载到阅读器里。如此便利的条件使读者可轻而易举下载大量书籍,与此同时,电子书阅读中一个根深蒂固的弊端开始暴露于大众视线之下:电子书阅读,无法做到自如地翻页。这样一个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缺点,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给读者带来不胜其扰的诸多麻烦。首先在选书上,传统书店选书可将书翻到任意的某一页,读者根据该书前、中、后任意位置的段落判断书目优劣,进而决定是否购买。这样的检视过程在电子书阅读中却难以实现。阅读器虽为电子书提供了“前往某一页”之类的功能支持,但由于实际操作中诸多不便,该功能的使用率低下,部分读者更是从未用过这一功能。如此一来,就导致大部分读者只能根据一本书的书名、简介、读者评价作出判断,然而书名可以巧取,简介无法体现作者的写作功底,读书更是千人千面,其他人的评判标准在你这里势必不尽相同。于是就会出现不少这样的状况:读者根据部分因素判定一本书可读,上手时却不禁大失所望,一些人果断弃读,另一些人觉得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欲扬先抑,于是咬紧牙关读下去,渐渐耗在该书上的时间成本愈来愈高,更加舍不得半途而废,终于花了大量时间将书读完,却只能盖棺定论式印证自己的初期想法,不禁为白白投入的时间追悔、恼恨。再者,在一本书的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人名、时间、地点这类细节被遗忘的现象,如果读到某处发现这居然是一个重要的设置,而自己已经不记得,这时再想通过“前往某一页”的功能找到那一特定的细节,就无异于大海捞针了。最后,一本好书读完,某些读者会禁不住想要再回味里面精彩的段落、章节,同样纸质书通过翻页可迅速定位的特性,在电子书上想要实现却是难上加难。不少读者在阅读电子书中,面临需要通过翻页找到某一内容而事实需要为此付出大量时间精力还未必能够实现这样的矛盾时,忍痛选择放弃,为此留下难以弥补的阅读遗憾。

其实,爱书之人都有书店情节,这种情节跟烟瘾、毒瘾颇为类似,也是一种瘾头。只是不像前两种那样伤人伤己,真正危害的,顶多也就是自己的钱包。这种瘾头也不大,在面临诸如路远这类的麻烦时,很容易就能戒掉。但我相信,如果一个爱书人士家楼下就是书店,那他除非足不出户死宅到底,否则三天两头总要往里面跑一跑。经济上但凡宽绰的,也并不介意隔三差五买本好书。可这样的人终究越来越少了,不,不是人少了——是书店少了。

书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时称“书肆”。随着朝代更迭,复有“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书经籍铺”等名称。“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明乾隆年间。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店也叫“书局”。如此算来,书店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今朝看旧代,书店无论从格局还是功能性上,俱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书贩在市集上支起的寥寥数本的小摊,到动辄数万平米集结文化、表演、艺术、商业、观光以及人才培育,具有跨界综效性的创意平台,书店一次次拓宽自身的产业边界,不停刷新大众对其旧有的观念看法。其每一步华丽转身,都使人禁不住拍手叫绝。

然而这貌似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却被一则新闻无情戳破。国家财政部决定,2013年12月31日到2017年12月31日,取消图书批发零售环节的增值税。

这一乍看利好书市的消息,实则是国家对弱势产业的扶持政策。

至此,实体书店的生存困境渐渐浮出水面。

做图书生意的老人都知道,图书市场最好的时代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开个小书铺就是‘下海’”,“随便一个小门店一年就能收益十几万”——那个时代被称作书市的黄金十年。随后,实体书店在亚马逊、当当网等网上书城的冲击下一泻千里,尚未缓过气来,Kindle时代又强势来袭。实体书店纷纷倒闭,幸存下来的,也是勉力维艰。这其中不乏一些精于变通之人,在书店收益每况愈下的压力之下,开始思考如何改变局面,试行“多元化经营”——通过在店内增设咖啡角、售卖明信片等方式来拉动利润。历经一番摸索,竟真有一些书店因此摆脱之前的困境,达到收支平衡,甚至开始盈利。此举刺激到其它书店,加速了其由传统书店向多元书店转变的脚步。于是家家跟进,纷纷打出各自的特色牌,一时间也颇有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味道。但究其根本,无论是举办画廊展览、作家讲谈、文化沙龙、戏剧演出等传统艺文活动,还是荟萃餐饮购物、观光旅游、社区服务、人才培育等新型复合项目,这种“1+1”乃至“1+n”的经营模式其实都是立足于实体书店生存困境的无奈之举。Kindle时代覆巢之下,实体书店焉有完卵!

然而,无论“+1”或者“+n”,书店的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盈利。不盈利,再好的书店也只能关张——书店老板对此心知肚明。而现在,传统书店不赚钱,赚钱的“1+”书店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使老板们将选址看得格外重要。这也是实体书店正在很多人视线中消失的原因。我们看到,经济人文表现俱佳的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里,品味与特色兼备的书店比比皆是,而除此之外的其它地方,则连一间寻常书店都难觅影踪。我们到了这样一个时代,仅凭书店的数量就可以判断出一个城市当下发展如何,这是大幸,还是大哀?

幸也好,哀也罢,Kindle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沿袭数千年的阅读习惯,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历史巨轮滚滚向前,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它的脚步。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闲暇的时间里坐下来,想一想,在获益良多的Kindle时代里,我们都失去了些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Kindle时代,我们失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