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有生之年定当献上一吻

        查令街84号这本书,打动我的是人与人真诚单纯的交往模式,在那个年代,书信作为主要载体,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寄出书信后的满腹期待,和收到回信那一刻惊喜又急切要看到内容的欢喜,都成为了一种美丽的回忆,那种快乐,是人类史很长一个阶段的专属,那种距离,是人与人之间最唯美的距离!

        这本书就是美国人Helene和英国人Frank二人之间的书信合集。信始于1949年10月5日,Helene在一份杂志看到位于英国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广告,专营绝版书的古书商后写的第一封信,希望找到自己遍寻不着的读书清单。如果每本书低于5美元,请直接寄书过来,自称是有古老胃口的穷作家。显然,Helene不是位富裕的人。

        接下来Frank的书店开始给了Helene各种惊喜,很多失传难寻真迹的书填满了她的生活,而Frank的来信透着书商的诚信和谨慎,也有着到对爱书人Helene的敬重。

        这段故事发生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因为战争期间作为很多军火提供方,从经济危机中苏醒出现了繁荣迹象,而英国由于战争国力大大削弱,所以Helene不仅照顾Frank书店的生意,还源源不断地邮寄食物和各种用品接济书店的员工,由此和书店员工,Frank的妻子甚至邻居都成为互通书信的好友,并且一再表示这实在是一桩不划算的交换,她邮寄的食物过一阵子就吃光抹净,而Frank和工作人员寄给她的书,却能和自己朝夕相处,至死方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含笑以终。这是一个爱书人决绝的大爱,也是一个真正懂得生命的灵魂。

         Helene一直在和自己的经济困境作战,尽管也有过不错的剧本收入,却也有和昂贵的牙医费用抗争的烟火气,到最终都没能实现查令街一游,尽管她的脑海早就想象好了它的样子。于是有了那句经典的话,你们若恰好路径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Helene的信终于1968年9月30日,Frank的最后回信是1969年10月16日,之后是书店工作人员和Frank的亲人希拉的回信,这二十年跨越了英美资本主义历史飞速发展的时期,也见证了一个渺小生命与生活奋力拼搏绽放美丽的故事。是的,Helen只是失落,只是渴望踏上那片热土和那条街,因为环顾她的四周,连空气都弥漫着英国文学,它们已在此驻足,只是她依旧觉得亏欠它良多……

        有一道街,比整个世界还要大,有一种人,她的美好不是金钱地位荣耀能够成就的,有一丝情,悠悠飘荡在信纸的两端,有一间书屋,永恒地驻扎在我们心间……

         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有生之年定当献上一吻

         

你可能感兴趣的:(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有生之年定当献上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