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建筑师的自我反省


一位女建筑师的自我反省_第1张图片
扎哈·哈迪德

2016年3月31日,英国BBC网站官方证实,一代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因心脏病,在迈阿密医院结束了她荣耀的一生,享年65岁。

4月1日,朋友圈充斥的这样的文章:

歌坛再无张国荣,建筑再无扎哈;

那年,上帝要听歌,带走了哥哥,今年,上帝要建宫殿,带走了扎哈。

我想起了去年写过的一篇关于她的文章,贴出来,以此缅怀我最仰慕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


记得研究生第一节课,讲的大学以及中国建筑教育的落后和困境。

想想自己也是中国当前建筑教育的标准产物,80后乖巧女生,大学毕业,进入设计院加班画图,一切按部就班。

设计院不允许我有自己的风格,员工听老板的,老板听甲方的,甲方听政府的。而我竟也在这周而复始的周旋中乐此不彼,因为收入令我和家人都很满意。

如今,五年已过,面对的将是没完没了的注册考试。每一个画图匠都要为此奋斗,不然就无法让自己的“艺术生命”得到一个阶段性的、决定性的跨越和延续。

而扎哈,一个脾气暴躁的胖女人,总感觉她有无药可救的自命不凡,而这样的人通常不讨人喜欢(请原谅我过于感性和自私的评价)。每每看到他的作品,我总能又酸又俗地说一句,“这造价……”。

想不到,这几年,这家伙居然在中国越来越红。中国的甲方又虚伪了,在我们面前死扣造价,洋人的东西就不计成本了。

所以主席的一句“不要搞奇奇怪怪建筑”又让中国的不少画图匠暗爽了一下下。


细看扎哈的成长经历,旁人的眼里,她所拥有的仍然是幸运多于努力。

她出生在伊拉克,印象中那里一直思想封建,政局混乱,内忧外患,绝对不是一个能发展个人理想的地方。

但偏偏,扎哈出生于伊拉克名门,这位衔着金钥匙诞生的富家小姐拥有唾手可得的安逸生活。她的父亲早年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曾是伊拉克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之一。

扎哈曾在瑞士一所贵族学校念中学,后进入黎巴嫩著名大学数学系。

家庭的优越条件,父母的高尚品位和用心栽培,当然也缺不了扎哈自身的努力,她成功考入伦敦建筑联盟学院攻读硕士,成为库哈斯(建筑大师,中央电视台的设计者)的学生。

听说她很小的时候就树立了当建筑师的梦想,但我认为碰到库哈斯,应该算是她建筑生涯的开端。


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优越的经济条件使人的视野更开阔,更能心无旁骛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我偏激地想象:要是扎哈家庭贫穷,那她如今会不会是一个披着黑布的可怜女人,出现在央视新闻中,满脸灰尘地哀求着记者带她离开这战火纷飞的地狱呢?


写到这里,不得不联想到自己,农民的孩子,淳朴又缺乏自信,勤奋却随波逐流。

外在的各种微观条件,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也决定了命运。虽然早早确立了自己想要成为建筑师的梦想,可是要怎么去成为,却从来不得而知。

学习努力,父亲也为了凑足我在城市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四处奔波。

就因为看到家里父母的烦恼,我从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只是闷头用心学习数理化。

高中毕业,成绩无功无过,填志愿纵然惊险却也顺利进入重点大学。这一次,我总算大胆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专业,或许这也让我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在扎哈所接触的世界,学风放任自流,谁也不会教她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就是在如此自由的氛围中,她想象力的种子一颗颗萌芽,使她成为了今天的扎哈。

当时的扎哈拿着数学系学位却进入当时英国的著名学府—伦敦建筑联盟攻读研究生。那时,该学院可说是处于黄金时期,堪称全世界的建筑实验中心。

求学期间,扎哈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包括马列维奇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感兴趣。这个流派的作品只采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抽象造型。

每天对着这样的前卫艺术,哈迪德突发奇想:建筑,为什么不可以是前卫的,有漂浮感的?

高尚的平台,优秀的导师,自由的氛围,开放的学习,从这里开始,扎哈注定就是一位标新立异的建筑师,将为五彩缤纷的建筑界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句话说的非常凌厉:

“你以为的极限,弄不好只是别人的起点”。

平台,可以称之为起点,它决定你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什么样的机会,与什么样的人比较,得到什么样的成绩。

不管在什么样的平台总有冒尖的,但几个冒尖的放在一起比较,水平也总有优劣。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回想起我的大学,可以用一句很沧桑的话来概括: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大学里,尽管学校的建筑系显得稚嫩单薄,但我学习依然很努力,每一次的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

努力得来满意的结果曾让我向来干瘪的自信变得圆润起来,有那么几次也依稀感觉对新的建筑世界的渴望。

不断模仿建筑名家的作品,研读各种建筑思潮,练习自己的笔头功夫,甚至努力学习德语,幻想有一天能进入自己梦想的学府继续深造。

到最后,种种原因,幻想破灭,毕业、实习、工作……

我一度颓废的以为,假如当时我懒散度日,可能也只能是今天的样子。


扎哈硕士毕业了,在事务所做了两年的学生和六个月的合伙人,便创立了个人工作室,大量参与国际竞赛。

那一年,她应该30岁,她其实已经成功了,不管接下来的成名路有多少坎坷,美好的年纪,坚定的目标,倔强的坚持。

在接下来的整整十年,她陷入“纸上设计师”的魔咒中无法自拔。她那些如同乌托邦式的设计方案让人过目难忘,许多建筑师和建筑商却认为扎哈的作品无论多么惊艳都无法在当下的建筑条件下被建造出来。

她也从未放弃自己的建筑理念,不是自己的设计不行,而是这个世界不敢,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她只遵循自己的规则。

十年之后,她凭借一个消防站翻身了。这个曾经被称为地球上最漂亮的消防站项目,扣开了扎哈事业发展的大门。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那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有多少人有这样坚持的勇气和不留退路的决心。这份毅力,并非常人所有,而这份成功,也并非常人可得。

越是争议,便越为惹眼,其实这些也正是扎哈如此吸引人的个性所在,敢想,更贵于敢做,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一旦落入她的手中,便利利落落地一一兑现,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在当前中国的大环境下,要创立一个设计事务所或小型的设计院非常困难,即使是已有的事务所,进步和发展也显得举步维艰。

近几年,我就为一个小型的挂靠院工作,老板是以前的领导。亲眼目睹他为签下一个项目四处奔波,通常一个月都见不到几次。

似乎单位的宗旨和目标只是多签几个项目,只要甲方和政府喜欢,什么风格都可以妥协。

是的,只有签下项目,才能维持一个设计院的生存。没有项目,连设计院都不存在。没有所谓的个人风格,所有的棱角都被现实磨平。


写到这里,似乎我一直在责备现实的环境磨灭了梦想。

我是谁,我代表中国很大一部分的中国女建筑师。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扎哈?因为体制,因为思想,因为环境,因为其他的种种微观因素……

扎哈说,我不是幸运儿,我坚忍不拔地努力,我花了数倍于他人的力气,我没有一天放过自己。

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至今单身一人,没有恋爱,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建筑就是她的一切。

于此,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无地自容,或许我也曾努力过,但在经受打击之后的某个点,对自己妥协了。

梦想,被现实的不断侵蚀,到如今所剩无几。

在如今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中,或许可以回顾下扎哈的奋斗史,感受下这位建筑狂人放浪于形骸之外的疯狂和嚣张;

或许可以拿起书本,安安静静地用知识充实自己;

或许可以坚持学习,让自己在面对别人的质疑时能更有底气地坚持。

剖析自己,向强者学习。

怀念伟大的扎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位女建筑师的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