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会因为“赚钱”而去迎合别人的想法。

2019.2.1 |  想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赚钱和原则,你选哪个?"



01

“赚钱”是一个敏感的词。

好像我们从一开始的读书到后来的工作,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这两个字也时常贯穿我们的一生。


有的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只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

我的父辈就是这样的人。


自小父母就远离家乡,去离家几百公里以外的大城市打拼,那个时候如果守着家里几亩薄田就永远只会在贫穷中苦苦挣扎,没有出头之日。


是的,我从小家境就不富裕,所以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离开我去到很远的城市打拼,我没有哭也没有闹,还一直用力的点头让他们放心。


其实是会孤独的,也会想他们,但是贫苦让我过早的懂事,我理解他们。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能是因为工作的辛苦,妈妈的身体日渐消瘦,直到有一天她生病了,需要付一笔不少的医药费。我站在房间门口听到妈妈说要不就先买点药吃吧。


然后就听到爸爸坚定的说:“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的,你就安心养病就好。”


“赚钱”成为十二岁的我最为迫切的事情。


后来我尝试兼职,也无非是进入工厂做黑工,12个小时制,一个多月下来也就两千多的工资,还得看各种人的脸色,委曲求全。


无限的隐忍是我年少对钱的渴望和对贫穷的恐惧。

我从来不会因为“赚钱”而去迎合别人的想法。_第1张图片


02

大学开始可以赚钱的机会变得多起来了,但依旧是一些时间性很长的工作,一开始我还会去做,但后来觉得浪费时间了,索性就不去了。


第一次接触稿费的时候是在大一,尝试过写稿赚稿费的乐趣以后,我一头扎进了写作里。

长大以后,家里的经济条件变得稍微好很多,我也终于不在对钱那么的渴望,但临近毕业了,工作赚钱却成为了我后半生的所有事情。


前天给某公司写了一篇《公司年会宣传996工作制:谁给了公然违法的勇气》,我自认为我写得很好,因为足够有力,并且代表了广大的工作者,我没有肆意在扇动情绪,我所说的所有点,都有法律在支撑着。


但是这一篇被毙稿了。

原因就是,我写了一篇diss企业老板的文章,但是得罪的是公司的高层。

公司的负责人要求我改写观点,要把企业老板写得好一点,他说企业本来就很艰难,你这样写,得罪的是企业的老板。

我从来不会因为“赚钱”而去迎合别人的想法。_第2张图片

我看着微信的聊天记录,我愤愤的打了一大段话,然后一字一字的删掉,重新打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您觉得不行,那我可以重新写一篇其他观点的,但是我不会改那一篇的观点,因为我没有认为我的观点有错。


点击,发送,心里很释然。

如果换成过去的我,我可能会因为几百块钱的稿费,妥协屈服,顺从迎合他的想法,写一篇他们喜欢的文章。


但是我最终没有,不是因为我不缺钱,说实在的,我缺,特别缺。

但是我过不了我心里的拿到坎,作为自媒体人的唯一的底线。


我很开心,自己没有因为要“赚钱”而去迎合别人的所有观点;我很开心,我没有因为“赚钱”委曲求全到连自我都丢弃了。


关于“赚钱”这件事,我依旧很迫切。

它是我能否给与父母更好的生活的一个保障,我不想父母依旧没有周末节假日的工作,我希望他们可以跟朋友聊聊天,出去旅旅游,或者窝在家里懒洋洋的看电视。


我希望我有能力实现这一切。

但是我爸妈也一定不会赞成我,因为赚钱,没有自己的底线。你也许可以多辛苦一些或者比别人多做一点,但是毫无底线的赚钱,那不是你。

我从来不会因为“赚钱”而去迎合别人的想法。_第3张图片


03

不是钱不重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里,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有些人说我太执拗,干嘛跟钱过不去?


最近大家应该无论是在微博还是朋友圈,都有关于咪蒙和《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事件。关于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就不过多的赘述了。


咪蒙,有人说她是自媒体大神,但是我从来都不欣赏她,相反,我觉得我不配做自媒体人。

“现在傻逼的钱最好赚。”这句话既是出自咪蒙旗下公号之口,但是好像又很契合作为国内自媒体一号方阵的咪蒙。


很多人在骂咪蒙,也有很多人在追捧咪蒙,而几乎很少人知道,咪蒙本名马凌,居然是一个山东大学毕业的中文系硕士,而山大的中文系在全国名列前十。

而你肯定也猜不出来马凌当时的研究方向是什么——魏晋南北朝文学,这几乎和她现在所撰写的那些文章天差地别。

我从来不会因为“赚钱”而去迎合别人的想法。_第4张图片

咪蒙曾自称,自己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一堆“有”、“无”、“形”、“名”blablabla 成功把答辩老师们闪晕”,我去知网上找了找她的毕业论文《玄学“无”的精神境界与阮籍诗歌》,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真的很深奥,也很有研究价值,当时的马凌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中文系硕士。

而毕业之后,她去了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部担任首席编辑。电话里她的声音疑似小朋友,路人当她是草间弥生控,菜鸟实习生当她是专业 知心姐姐,朋友当她是八卦百科全书,网友当她是无所事事暴发户。


在《女报》长期负责撰写“读经典”栏目,被她气哭的古人包括“大唐古惑仔:李白”、“宋代文坛小s:李清照”、“唐朝劈腿天王:元稹”、“娱乐圈潜规则发明人:李渔”等。

她自称是文学硕士中最肤浅的,媒体编辑中最恶趣味的,专栏作者中拖稿最严重的。作为一个自恋症患者,人生一大憾事就是好句子又被别人写走了。 

我从来不会因为“赚钱”而去迎合别人的想法。_第5张图片


04

2010年,她还登上了韩寒杂志《独唱号》的创刊号,写了一篇文笔行云流水的美文《好疼的金圣叹》。

可以说,她即使毕业之后也一直在媒体领域因自己的山大中文系硕士身份在发光发热,虽然期间也开始慢慢接触网络社交平台但也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5年9月15日,她的公众号“咪蒙”发出去了第一篇文章。

从那之后,咪蒙开始逐渐走进自媒体圈子,并一步步的成为其中的女王级别人物。山大硕士的文学底蕴,加上南方都市报从业数十年的业界经历,按理说咪蒙应该更知道怎么写出好文章

然而她没有,她选择去给读者们灌毒鸡汤,费尽心思的去挑拨年轻女性们的情绪,不用很多精力就能产出一篇又一篇10W+的文章,甚至100w+,相应的,她也赚到了越来越多的钱……

时至今日,咪蒙真的算的上是国内自媒体头号方阵里的一员了,不过,那个山大中文系硕士马凌已经不复存在了。


为了“赚钱”,咪蒙有些不择手段,口无遮拦。我说我鄙视她,是因为她为了赚钱没有了底线,她一味的玩弄读者,肆意传播不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自媒体,我们应该秉持敬畏之心而非下作的赚钱手段。

我从来不会因为“赚钱”而去迎合别人的想法。_第6张图片


05

我没有能力成为这样的人,我也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赚钱永远不是我的最终目的”。


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但永远有人不会因为钱毫无底线。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也没办法像富二代一样过上油当水用的生活,但是在这样的一生里,克制自己成为一个不那么讨人厌的人,应该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吧。


人生会有很多的选择,在选择的路上时常会有人有钱财来诱惑你,我希望你,一直都可以坚守自己的底线,哪怕所有人都笑话你。


没关系的,因为我也不会未来赚钱,去迎合别人的所有观点。可能这么刚会有一些代价,但是我还是会这么选择。

 THE END

作者简介:三木

音乐:《燕窝- 苏打绿》

图片:《中国合伙人》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下方标题,看更多走心文章:

▷“20岁,我以为生活很容易的”。

▷“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我分享在朋友圈的歌不会骗人的”

▷“专科生,你是会让人看不起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从来不会因为“赚钱”而去迎合别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