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晨读感悟-利用好我们的“损失厌恶心理”

参考书目:《买买买时代的行为经济学》

“吃自助餐时,人们拿的总是比吃的多;超市商场推送的优惠购物券往往能成功增加人们的购买力;吃饭购物时,总是习惯性的走进熟悉的店。”

书中把人们这些习惯性的行为贴切的归纳为『损失厌恶心理』,即与获得更多利益相比,人们更不喜欢承担蒙受损失的风险。

有点类似于人很难因为追求美好而改变自己,但是更容易因为讨厌自己某些方面而作出改变的心理。

因为存在这种不想放弃既得利益的想法,人们容易在自助餐中吃的过剩,为难的是自己的胃;容易因为优惠购物券多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瘦的是自己的钱包;容易经常吃同一个菜买同一家店的衣服,失去了尝试新的改变的机会。

在这些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要谨慎启动我们的“损失厌恶心理”。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看似很不好的心理可不可以利用起来做一些有利于我们的事情呢?

古语有云“书非借不能读也”,要是抱着辛苦借来的书等到要还给别人的时候还没读完可就白借了的心理,借来的书看的概率也就比看自己买的书概率大的多。

群里交押金完成任务再退还的机制,也是充分利用不想损失现有的利益而积极行动的心理。

平常买的一些课程,经常提醒自己这是花钱买的,学习的概率和积极性就会比那些免费的课程高很多。

因此既然知道人容易产生产生『损失厌恶心理』,就可以利用它做一些平常只靠我们的意志力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比如我买的薄荷阅读课程,有意识的把它想象成每天阅读需要的费用,刻意在心理暗示这是付出金钱代价得来的,如果不完成或者阅读的质量不高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既得利益。如此,积极性会比单纯的使用意志力更高。

所以万事都具有两面性,摒弃不好的一面,利用好的一面才是对待自己正确的打开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0728晨读感悟-利用好我们的“损失厌恶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