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张图片


号称影史最伟大的续集电影《银翼杀手2049》上映在即。


与前作35年前极其相似的是,续作在北美高口碑低票房,上映20天收回成本都难,所以制片方寄希望于中国这个大票仓,国内3D特供碾压式的排片率似乎佐证了这一点。


可国内观众真的会买账吗?


碗哥认为不一定。今天从电影剧情、影迷等级、同期排片和形象代言几个角度泼一下冷水,大家一起来讨论,片方的如意算盘是不是打早了?


其实《2049》最近两天爆出的新闻铜臭味很浓,最该批评的肯定是上映格式的问题。


早先摄影师罗杰·狄金斯曾表示,他首选的就是《银翼杀手2049》的普通2D版本,但从《银翼杀手2049》在内地影院开始排片后,就有不少影迷发现基本都是3D场,2D场全国也没有几家。碗哥随便点开帝都某影城的信息,清一水的3D格式——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2张图片


经查证,《2049》用的是2D摄像机,普通2D版本的画幅2.39:1正是《2049》在拍摄时采用的原始构图比例,后期转制成3D只会造成画面上的扭曲,影响观众对电影内容的理解。这种尴尬情况不难想起《谍影重重5》上映时“恨不得晃晕你”的观影体验。



尽管微博上包括很多电影大V和普通网友都对这种情况表达了不满,希望影院能够增加更多的2D排片。但据碗哥观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转变,3D排片率还是居高不下。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3张图片


影片映前爆出这种消息,对于冲票房来说很不乐观,这难看的吃相直接暴露了片方急功近利圈钱的心态,加上这两年影迷升级,大都明白了转制3D与《阿凡达》那种完全两码事,也完全厌烦了只有字幕才是3D效果的院线片,加上口碑相传,但愿《2049》别因小失大,为了一时的商业利益砸了金字招牌。


接下来从电影内容角度来分析,《2049》为什么不讨喜。


电影在宣发期间就多次表示《银翼杀手2049》相比于前作是个独立的故事。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4张图片


碗哥认为,这一说法纯粹是出于对商业回报的考量,既然不需要看前作,为什么还自称是最伟大的续集?《2049》极力甩开原作,恰恰是想走出《银翼杀手》35年前口碑票房双扑街的阴影,然而时间证明了一切,作为最经典的科幻电影(甚至没有之一),《银翼杀手》至今还被影迷津津乐道。


豆瓣网友短评说得好——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5张图片


十年可以发生太多事情,但人对自身对宇宙的探索始终不变。


《银翼杀手》想探索的就是西方哲学三大终极命题之一:我是谁?


这个问题有另一种问法:人为何是人。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银翼杀手》结尾处的那场天台戏,复制人将死时,念出了一首及其浪漫和悲哀的诗: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6张图片


困惑复制人一生的,正是这个“我是谁”的问题。


终极boss之所以死前救下对手戴克,一方面是因为已经认清“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生命本质,另一方面,他想以“记忆”的形式寄生于戴克的大脑,以此获得生命的延续。所以问题来了:人与复制人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如果生在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社会,我该如何证明自己不是复制人。雷德利斯科特对这个哲学问题的思考在电影中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呈现的方式却十分迷人。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7张图片


电影把这个深沉的哲学命题用充满紧张和悬疑感的侦探追凶故事表现出来,套了一个科幻的壳,却又传递出别样的韵味。


试问,这么深邃的主题真的适合国内观众吗?


恕我直言,国内主流观众根本不具备这种审美眼光和思考意愿。


巧合的是,电影的主题是如此完美地解释了两部佳作的票房失利——人类永远都在追问人性,但当电影将人性真正呈现出来,我们又不愿意直视它。


或许我们将会看到《2049》的一种状况:不喜欢它的口碑恶传,喜欢它的进影院三刷四刷。


从另一个角度看,《银翼杀手》系列受众构成中,男性占比达71%,86%的观众年龄超过25岁,影片对于女性观众和年轻观众两大重要群体比较缺乏吸引力,这又与国内男女观众构成比完全相悖。


再来看电影排片,一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景象。


同期比较,《银翼杀手2049》院线排片率低得很,原因分内外两个。

内因,电影162分钟的市场可能仅次于三年前的《星际穿越》(169分钟)。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8张图片


碗哥的意思并不是市场与票房成反比,只是一天24小时固定、影院座位数固定,电影时间越长,场次就越少。对于影院来说,一天能放10场为什么只赚8场的钱呢?


这在之前是有先例的,比如 2013 年《饥饿游戏 2》,片长 146 分钟,上映同一天撞上只有 91 分钟的《地心引力》。尽管前者还使用了 IMAX 摄影机拍摄,然而最终还是在片长和放映格式上太吃亏,IMAX 排片几乎全部损失。


再来说外因,同期影片张牙舞爪。


微博博主“北美票房吧”早在一周前就爆料——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9张图片


别小看这部充满烂片气质的《全球风暴》,它几乎具备了小爆款的潜质。虽然我豆瓣只有6.7分,但是我场面大啊,我有白马王子吴彦祖啊。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0张图片


简单看一下《全球风暴》的预告,没什么高深的逻辑或哲思,不需要观众动脑子,只是尽职尽责地提供一个接一个的灾难大场面。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1张图片


看预告就知道,阿祖扮演的技术宅一路躲避狂风暴雨,辗转腾挪与大自然斗智斗勇,尽显男神气质,这些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啊。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2张图片


相比于《2049》特定的年龄层,《全球风暴》老少咸宜。


最后一点,是碗哥自己的想法,听上去不那么有说服力但的确有规律性。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3张图片


那就是请王凯作为中国市场的形象代言人,还给了一个首席内容推荐官的称号。网友得知消息后,直接开喷——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4张图片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5张图片


喷归喷,但评论区中也有大神,一眼总结出这种找代言人的电影,通常落得个“不如预期”的结果,比如《王牌特工2》——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6张图片


这两年,好莱坞大片请国内明星颜值代言很常见,比如鹿晗是《星战7》的宣传大使,迪士尼主席艾伦霍恩曾放言:要在中国市场拿下30亿,但最终只有8亿,根本原因是星战系列在中国不具备爆款土壤——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7张图片


比如张靓颖献声《猩球崛起3》中国推广曲,尽管票房不算差,但电影口碑呈断崖式坍塌,闹了个晚节不保。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8张图片


2017年,素有国民电影之称的《变形金刚5》上映,派拉蒙找来张杰演唱主题曲,打算在中国市场再捞一笔,结果事与愿违,先期预估的30亿票房不仅没完成,《变5》最终的票房还不及前作。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19张图片


有业内人士总结出规律:从历史数据来看,好莱坞引进大片找国内代言人的行为,对最终票房没有什么卵用,且找流量明星担任推广大使的好莱坞大片内地票房基本都不及预期。那些不适宜的形象代言人,会招致粉丝的反感。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20张图片


话说回来,其实这种行为恰恰暴露出了片方的虚张声势。


当然,碗哥作为《银翼杀手》的忠实粉丝,非常希望《银翼杀手2049》能打破魔咒,改写历史,如果这部电影票房成功,则证明中国影迷段位脱离了瞎眼等级,同时雷德利斯科特下一部《异形》就指日可待了。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21张图片


综上,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也就不难说明,为什么高概念科幻片不再是北美票房市场中的宠儿。一部被打磨得近乎完美的好电影,残酷的市场却给它戴上手铐脚镣。但不得不说,维伦纽瓦和雷德利,是两个时代的勇士!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锐影Vanguard编辑 |碗哥

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


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_第2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敢说,《银翼杀手2049》票房必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