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雨中游平遥古城

【原创随笔】雨中游平遥古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雨中游平遥古城

文/长安18子

很早就想去五百多公里之外的山西平遥古城去看看,今年国庆节假期,终于有时间与家人一起去玩儿了。

十月三日上午九点半多,我们自驾从西安出发,沿着京昆高速向山西方向行进。一路上,天阴沉沉的,过富平、渭南、大荔,偶尔还飘起了小雨。但车流量不大,一路畅通,过合阳、韩城,跨越黄河,出了陕西省界,就进入了这个与我们陕西素有“秦晋之好”的邻居----山西省。

一直走到下午四点多钟,终于到达平遥古城。车到古城西门外面的停车场,已经能够感受到热门景点的气氛,等了好久才有车位停车。拿着行李走进古城西门,顺城墙内向南走,城里都是低矮的民房,街道边各家到处都能看到“今日有房,请你上炕”的牌子。我们这里几十年前早就淘汰了火坑,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睡炕的人家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山西人却能仍然保留着睡火炕的传统?走了大约二百米左右,就到了预定的民房家,房间很小,还有独立的卫生间,里面确实都是土炕,被褥还算比较干净。我们放下行李,然后就向古城中间走去。街道不是很宽,游览的电瓶车一辆接一辆地从身边穿行而过。其实古城不是很大,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中心的步行街,早就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人头攒动,密不透风,拥挤不堪。古街两侧都是各种各样的商铺,家家人满为患,生意兴隆,门头上都插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先到第一个景点,古城的县衙里转了一圈,这个县衙保存的很完好,各类建筑、设施齐全,都是明清时期的旧物。谁知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没有游览完毕,景点就要关门了,赶紧就出来了。

傍晚的古城街道,游人越来越多了,简直到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程度。卖美食的商铺也多了起来,有卖手工月饼的,有卖山西刀削面的,有卖油糕的,还有一种叫碗秃的(其实就是陕北人说的碗托),应该都是山西的特色小吃了。大家都走累了,就随便走进一家店铺里坐下,要了刀削面、油糕和碗秃尝尝,味道真不怎么样,比起我们陕西的小吃可差太远了,一算账吓人一跳,都太贵了!也可能是这里的小吃,与我们的口味儿不对吧。

夜色弥漫开来,灯火通明的街道上,游客却越来越多了,间或有一些酒吧,传出热辣动感的音乐声,有青年男女在里面扭动着。我们一直转到人困马乏,八点多钟就回到旅社休息,准备第二天好好转转过程。

第二天早上起来,准备好好游览一番古城的人文景观。谁知刚出门,就下起了小雨,吃过平遥的豆腐脑和小笼包子,这雨却越下越大了。大雨也挡不住我们游览的兴致,打着雨伞、穿着雨衣,在雨中游览古城,各主要街道上依然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平遥古城最著名的特色景点就是古城墙、老票号、老商会、古民居了。据说,平遥古城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了。

山西人很早就会做生意了,是中国商业发展最早的地区,特别是平遥古城,更是我国近现代商业和银行业的发源地。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年间,总号位于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这里的中国商会会馆的规模也很大,曾经是我国商业管理的中心,功能齐全。

随着商业的兴盛,为商业保驾护航的镖局也兴起了,位于南大街的中国镖局博物馆,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主要介绍中国镖局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

从镖局博物馆出来,雨越下越大了。我们顺着南大街继续往南走,就到了古城墙的大南门。平遥的古城墙,虽然比不上我们西安古城墙的规模宏伟大气,但看上去也很坚固,没有包砖的土城墙更显得古朴厚重,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么,怎能与十三朝古都城相比?平遥城墙全长只有六公里多,如果时间允许,我都想绕城墙走一圈。无奈在大风大雨中,我们从南门登上去,沿着城墙向东走,再从云路老街就下来了。

中午十二点多钟,我们在大风大雨中终于游完了平遥古城。找了一家饭店,吃过午饭已经两点多了。由于风雨太大,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没办法再转了。我们只好结束了这次的山西之旅,打道回家了。

我们以满腔热忱来看平遥古城,它却用一场大风大雨迎接了我们!

再见了,美丽的平遥古城!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随笔】雨中游平遥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