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干活,到会计划,到会发展,再到会算账,这是一个有关如何成为“吸金之王”的故事。
转眼6月,如果问2016上半年科技圈的网红是谁,90%的人会跟大玩姐一样想到华为。
华为“爆火”的原因大家都听说了。2016年第一季度,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售份额下滑至22.2%,华为以24.4%的比例首度超过苹果,座上冠军宝座。
这么争气的事儿,国内大小媒体当然要走街串巷争相报道,“华为这一刻要载入史册!”、“华为即将超越苹果成为世界第一”、“苹果降价!华为逼急了”等文章大家应该都看到过。
的确,华为是个很值得国人骄傲的品牌,大玩姐发现周围很多朋友都开始用华为手机。并且华为手机的质量&技术也不是吹的。
就拿信号来说,大玩姐在饭店的包间聚会时,同样的运营商,人家用华为手机的信号就是比苹果强。
罢特,超越苹果,“超越”这个概念很模糊,怎样算超越?销量?影响力?可计算量?不可计算量?
从最直观的数字来看,华为虽然在销量上超过了苹果,盈利能力却不及苹果的十分之一。
利润逆天,吸金力Max
美国《财富》杂志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5年里,苹果的利润额达到537亿美元,占整个硅谷排名前150家公司整体利润的40%;其中智能手机的利润份额更是霸占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91%。
91%的利润份额,是个什么概念?纵观全球各行业,不仅上世纪 70 年代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没能做到,就连IBM、通用甚至是微软也没能实现。
那么与刚刚荣登销量冠军宝座的华为比较呢?华为2015财年收入600亿美元,净利润56.8亿美元;美国苹果公司,2015财年收入2350亿美元,净利润537亿美元。相比苹果,华为营业收入只是其四分之一,利润更是只有其十分之一。
再具体到一部手机利润的比较,一部苹果手机部件和劳工两项成本约为250美元(约合人民币1500元),在中国一部苹果手机要卖到5000元以上。而一部华为手机,这两项成本约为1500元,卖价3000元。
可以说,就体格和盈利能力来说,苹果的吸金能力已经接近疯狂,华为目前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
会干活 | iOS系统为王
近年来,国产手机的宣传一直集中在拍照摄像头、屏幕、外观材料、指纹扫描、无线充电等硬件升级上,系统方面并无提升。
我们心里都清楚,如今的手机系统,安卓和iOS分割天下(其他系统暂不做讨论),除苹果外,其他厂商必须依赖安卓。要说改变也只能在硬件上做做文章。
这就决定了,用户在购买手机之前要先做选择,iOS or Android,苹果一下就抢走了50%的机会。
再来看苹果的操作系统,它已经不单单是个系统,而是连接了软件开发商、硬件制造与零售商、广告商、线下实体零售商、支付、渠道商等一系列的产业链合作者。
苹果通过iOS系统让这些人成为“一条船上的蚂蚱”,形成了荣辱与共的生态圈利益共同体。
事实上,这就体现了苹果的操作系统顶层设计优势与软硬件一体化平台战略优势。
会计划 | 轻奢定位 锚点定价
中国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初次购买iPhone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这是消费能力的象征。从这个角度上看,iPhone已经具备了轻奢属性。
虽然你没有王思聪那么有钱,但你花一个月工资的钱就可以使用和他一样的 iPhone手机,苹果为每个人提供了“公平”体验“最好”手机的机会。
既然是奢侈品,为什么那么好卖?这就取决于苹果的定价策略。
苹果常用的方法是,当想促销某产品时,先抛出一个高价版,那么以此价格为锚点,消费者自然会觉得普通版的较便宜。当产品增加为三个时,就变成了“中杯理论”,原理都相似,即是让消费者在比较之下对数字产生错觉。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在5S上市时,售价超过6000元,同时苹果又推出了5C,一个塑料外壳的被万千人吐槽的机型,而其价钱只比5S低了1000元左右,于是很多人产生了“既然如此我还不如加点钱买5S”,这是锚点理论的逆向运用。
如今,iPhone7即将上市,苹果在此时推出廉价的iPhoneSE,大家索性加钱等7了。
会发展 | 不依赖硬件赚钱
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有超过50%的美国家庭拥有至少一部苹果产品,再看看国内,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iPhone、iPad、Mac都已经非常普及。
其实苹果给用户提供的,不仅仅是设备,更是一整套远超过设备价值,足以套牢用户的生态关联。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所购买的苹果产品只是一部iPhone手机,那么在每次想换新设备时,非常有可能会在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之间转换。
但是,因为你使用过iCloud云存储、iMessage免费短信、FaceTime视频聊天等一整套苹果建立的社交生活体系,那么想换一个非苹果的系统平台可能比你想象中难得多。
会算账 | 从1到N的转变
苹果强大的盈利能力,归功于颠覆式的创新、高明的定价策略以及强大的生态系统,但没有一条强大供应链的保障,一切也只能是幻影。
1997年,乔布斯重回苹果,发现苹果的供应链可以说是一地鸡毛,异常低效。
看看他们的主打产品计算机就知道了:零部件供应商在亚洲,组装厂在爱尔兰,有很多库存,却短料连连,千呼万唤从亚洲催料,空运到欧洲;赶工加急,组装成品,加急发往亚洲销售。难怪当时的苹果不赚钱:钱都给了航空公司。
于是,乔布斯毅然决然的把号称“供应链管理大师”的库克从康柏计算机挖过来。
随后库克对苹果零散的零部件和组装厂进行了一系列整改,关闭了美国和爱尔兰的工厂,将生产重心转向亚洲,并且建立了 JIT (Just In Time,准时生产制)库存系统。
以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乔布斯继续聚焦从0到1,开发出一个又一个的好产品,个个都注定在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库克专攻从1到N,打造了世界一流的供应链,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度地复制这些产品。
苹果的利润便一骑绝尘,变成了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公司。
苹果的故事讲完了,不确定它还能称霸多久,但如果国产手机厂商依然只是单纯升级硬件,忽略自身软肋,叫嚣挑战苹果,以后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一本有态度的杂志 | 一个有温度的公号
转载或商务合作 回复关键词转载 | 合作
点击图片浏览|成年人的情爱游戏里,它是最佳道具
点击图片浏览|你的原生家庭,到底对你有多大影响?
点击图片浏览|修得豆腐嘴,别丢了刀子心
有意思网 | AutoMan | 大人的玩具
开Fun | 反观 | 财迷 | 剧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