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我的新书《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出版后,由于投资人龙书剑公务繁忙,无心顾及其他,新书发布会要筹备在湘西凤凰召开。由于湖南读书会会长张先生,想在他主持的读书会搞一个活动,叫“红楼有梦,‘当代曹雪芹’唐国明长沙见面会”,发布的广告上写了一些媒体支持单位,似乎有些浩大的样子。这个活动又属公益性质的形式,即使签名售书的钱也划归为搞活动的经费开支。
面对这样的活动,我也是第一次面对,我也没什么谱摆,自己灰溜溜地从湖南师大桃子湖路口站坐106公交车到二馆一厅站下,再走一公里到新开的长沙图书馆。一走进去,我如走入迷宫,东问西问,才找到了2楼308报告厅。
因为这次活动几乎没做什么扩散宣传,但庆幸的是许多《红楼梦》读者闻讯而来了,报告厅坐得满满的,有的还是来自离长沙市中心很远的周边望城。
我由于走得急,赶时间,因为从师大桃子湖路口到新长沙市图书馆需要一个小时,我没来得及买水,也不知道在这个迷宫里哪里找水喝,上台时确实渴得不行了,只得把张先生已开瓶喝了一小口的矿泉水占为己有,以解口渴。在我与读者们互动前,最有意义的仪式就是由我签名赠给图书馆惠存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本书,我在有一本里面题写道:
赠给长沙图书馆惠存
思危奋发图强
修德安和天下
唐国明
2016,12,11
还有一本里面是不是写了同样的话,我就不记得了,只可惜我没有拍个照片。
活动的形式很简单,张先生先介绍我与我的书,然后就是签名售书。再是我上台讲了几分钟,让读者做访问我的记者,互动起来。读者问的问题全是与《红楼梦》有关的问题。都问得很专业。在我与他们一问一答过程中,只有进来挤的,没有走出去的,几乎意犹未尽。期间还临场给他们唱了诗,临场随口作了几句鹅毛诗。最后由张先生做总结,然后就是想与我合影留念的全找我合了影。我走时,跟张先生打招呼辞别时,张先生说留下一起吃个饭,于是我也不客气的与他一家子,与送我一张漫画,我送她一副鹅毛书帖的胡女士一起吃了个晚饭,然后空空落落坐车回到岳麓山脚向阳坡,一个叫胡峰彪的作家给我发信息来说:
“你今天活动很成功啊!功底扎实,对答如流,声如洪钟。”
我想这话不是好听话,应该是真诚的。但我不知为什么,我感觉到无限的失落与惆怅,没有半点成就感。
也许神圣的人生都要如此地去经历去步入红尘。恰如冯湘敏2017年1月24日在长沙晚报2016年湖南文艺圈那些风花雪月《读书会看怪才文人》中一文感叹的:
年末参加了一场在市图书馆举办的读书会,活动主题是“红楼有梦,‘当代曹雪芹’唐国明长沙见面会”。之所以参加这期的活动,是好奇想看看媒体报道的因对《红楼梦》无比痴迷而走红,隐居岳麓山下十多年专心续写《红楼梦》后20回只为再创传奇,梦想成为当代曹雪芹的唐国明。他一直蜗居在8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尽管每天生活费不超过10元,但坚持创作,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作品数百万字。被评说为“或是笑话,或是神话”的唐国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本以为离群索居,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的人,是不善言辞,比较木讷的人,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类似于“偏执狂”的人。只是现场看到唐国明本人,他瘦高的个子,面带笑容,彬彬有礼,一看就像个读书人。活动中,他侃侃而谈,介绍自己隐居研究《红楼梦》的情况,他以反复阅读的方式考古发掘出埋藏在程高本后40回中的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科学方式修补复活出符合曹雪芹语韵与曹雪芹创作原意的“红学”作品《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书终于在猴年正式出版发行。这只是他的个人研究,虽未得到认可,但是他的执著吸引了中老年读者,也让年轻读者觉得不可思议。
本来是好奇于这样的人,交流结束后,不再这么怪异地看待这样痴迷的人。不管一个人的梦想多么不切实际,多么可笑,但坚持梦想的人还是值得被人尊重的。虽然沉迷于一本书或一件事里,喜欢这样的执著,但又觉得这种活法太古怪。心里还是会有疑问,荒芜了生命,去追一个梦,这样是否值得?而每个人的活法都不一样,我们有主流的价值观,但也应保留他人不同的生存方式。
来听报告的读者在提问
作者简介: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喊出“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与“实事求是认知世界、与时俱进改造天下”的鹅毛诗人,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诗刊》《钟山》《北京文学》及其他国内外刊物发表作品数百万字。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发表连载,以反复阅读的方式考古发掘出埋藏在程高本后40回中的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科学方式修补复活出符合曹雪芹语韵与曹雪芹创作原意的“红学”作品《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其追梦事迹已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美国《美南新闻日报》《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史博览(人物版)》《广州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等无数报刊报道。
附唐国明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结论摘要:
“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即使随自然正整数越大,素数在区间分布个数在减少,但一个偶数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数就越多,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而一个偶数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数就越少,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越小,而小到尽头的偶数4,却还有素数2与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说,比任一大于2的偶数自身小的素数中至少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素数之和等于这个偶数;即除“大于2的偶数除以2”是素数外,所以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两素数都分布在“这个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且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相等。所以大于2的偶数可以是两素数之和。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我们未知的偶数素数区间只能说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无穷无尽的偶数素数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验证,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但谁也保证不了在超出某一区间外不会万一出现反例。你不能说它不对,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而放置于你不可把握的条件下,又只能是相对的。所以,除素数2之外,任一两个素数相加必是偶数,而一个偶数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只能在没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成立,在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之后,面对无穷无尽的偶数,谁也难以保证成立,并且难以验证,也无法验证。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3x+1”: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所以“3x+1”猜想无论怎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