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法律人的微信上已经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安东宁·斯卡利亚大法官的葬礼刷屏了,这位被称之为美国最高法院"喜剧之王"的大法官世人公认是最高法院保守派的代表,而我刚刚读完的《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则是另一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哈里·布莱克门的传记,这位在美国最高院的自由派领军人物同样值得钦佩。
这本书是一个美国法律人的传记作品,但和一般的人物传记不太一样的是,他只用了很少的篇幅讲诉人物少年、青年的人生历程,而把全书的大部分笔墨用在了人物61岁之后在联邦最高法院发生的故事,而本书作者在起草这份传记的时候,尽可能借鉴哈里·布莱克门自己整理并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手稿收藏部的文献材料作为资料依据。
哈里布莱克门其人其事
哈里·布莱克门出生于190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长大,毕业于哈佛法学院,之后一直从事律师、医院法律顾问等职业,直到51岁时才出任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因为司法理念保守,到了61岁时,被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提名为最高法院大法官,并在参议院获得全票通过。在大法官任上,起草了著名的罗伊诉韦德案判决书,将堕胎视为一项宪法权利,从而成为了“女权斗士”,立场向自由派偏移,最终成为自由派的领军人物。1994年,他在“卡林斯诉柯林斯案”中起草异议意见,明确表达了自己反对死刑的观点,同年他宣布退休,而五年以后的1999年,这位大法官逝世于家中。
在联邦最高法院里,这位大法官一共参与审理了3874起最高法院案件,用我们的标准来计算的话,人均年办案率161.41件(1970-1994),基本可以称之为“办案能手”了。
渐行渐远的双子星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对于提携之恩一向非常看重。所谓“青蝇一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达千里”的贵人相助,哈里·布莱克门一生中并不少见。比如在上大学时得到哈佛奖学金资助而得到上哈佛的机会,毕业时受恩师桑伯恩法官的青睐得到法官助理的职位,而他最重要的“贵人”,应该是大他14个月的发小——沃伦·伯格。
这位和哈里·布莱克门一起度过少年、青年时代的“老乡”,两个人不仅两小无猜,而且也算得上挚友,甚至布莱克门还是伯格婚礼上的伴郎。而伯格也不遗余力的推荐和提携哈里·布莱克门。在担任政府官员的时候和哈里的恩师桑伯恩一起推荐和提名布莱克门成为了联邦上诉法院法官,随后又通过积极运作,在自己成为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以后,向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推荐了布莱克门,最终使得布莱克门被尼克松任命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那一年,布莱克门61岁。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这种仁至义尽的提携之恩是一生难忘的。而这两位从少年一直到步入暮年的老乡,在司法理念上一样趋于保守,在审判案件时很多观点都能达成一致,因此,在联邦最高法院里被称之为“明尼苏达双胞胎”也就毫不为奇了。然而,世事无常,布莱克门在联邦最高法院工作中,随着时间推移,竟然阴差阳错,因为首席大法官将当时的“荡手山芋”,作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堕胎权的“罗伊诉韦德案”判决书交给布莱克门撰写,而布莱克门因为这个 案件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自己一生的标签,受此影响,使得布莱克门逐步改变立场,逐渐趋于自由派的观点,最后和保守的首席大法官沃伦·伯格决裂,直至老死不相往来,不由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有趣的美国最高法院
在这本主要讲诉大法官布莱克门在联邦最高法院经历的人物传记中,其主要材料依据都是来自于布莱克门自己等等日记和文献。这位深居简出,惜言如金的大法官在生前除了撰写司法文书以外,很少接受记者采访或在媒体上高谈阔论,然而,他自幼有勤写日记,收存文献的好习惯,在他去世前,将自己历年来收集的50万份文献,装载到1585个纸箱里面,全部捐献给了国会图书馆。其中不仅有他本人的日记书信,也有很多内部会议记录、判决意见初稿,甚至连某位大法官在开庭期间传递给布莱克门大法官抱怨助听器杂音太大的纸条,都被布莱克门保存、烫平并分类归档。这种严谨细致,让人叹为观止!
因为丰富和细致,所以我们可以管中规豹的得到很多丰富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故事。比如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开会时如何就座的,这个故事就让我趣味盎然。因为在我们国家,不管是最高院,还是中级法院、基层法院,法官们开会就座,和其他党政机关一样,一号领导居中,二号在一号领导左手位置,其他领导穿插就座。而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开会讨论案件则别有一番趣味:
首席大法官坐在长桌的一端,资历最深的大法官坐在另一端,其余大法官按照资历依次两侧就座,发言和投票皆以年资为序,首席最后总结发言,除非首席选择“略过”,否则他要首先宣布自己的投票结果。而作为资历最浅的大法官,还得负责看门,在法官助理或其他职员敲门传话的时候,必须起身处理各类杂务。
这让我大开眼界,前几天刚刚看了一个微信文章,说英国议会上议院座位紧张,开会的时候连倒茶的服务员都没有。而这本书中介绍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会议,作为世界第一的强国司法领域最有权力的九个大法官开会的时候,不仅没有倒茶的,连个看门的服务人员都没有!这让我们这里刚刚学会自己打伞拎包写讲话稿就抱怨“官不聊生”的领导们怎么看啊!O(∩_∩)O~
而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书上的判词也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有的甚至生动活泼到我都不敢相信的地步!比如在一则死刑案件(卡林斯诉柯林斯案)中,布莱克门那份长达22页的异议意见开头是这样写的:
今晨某一时段,XX将被XXX州处决。致死毒液将注入他手臂上的静脉血管……
生动而写实的白描手法!
而在另一份布莱克门异议意见初稿的开头,则是这样写着:
今天,最高法院的多数方犯了欺诈罪。……
在一份关于虐童案件(4岁男童约书亚被离异后行使监护权的父亲打成智障)中,他的开头是一句感叹词:
可怜的约书亚!
让人大开眼界!
大法官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本266页的作品是我今年以来读过的第一本人物传记,作为一名法官(虽然只是中级人民法院的助理审判员),我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尊敬不已。这位哈里·布莱克门大法官的故事给我很大的震撼,他极度勤奋、在外界隔绝的办公室待了数十年,仍然保持头脑敏锐,眼界开阔,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位大法官们在审判席上不拘小节,在判决书尤其是异议意见上咄咄逼人,但是在台下一向刻板正统,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有时候深居简出。布莱克门在早期几乎不和记者打交道,而在退休以后,竟然接受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邀请,在电影《勇者无惧》中,出演南北战争前时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瑟夫·斯托里。不得不说这位年近90的大法官如“老顽童”周伯通一般童心未泯。而他的50万份资料文献更加震撼了我,让我知道大法官这个词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自己的潜心修炼和不断努力,才得以聚沙成塔,滴水石穿。
刚刚去世的大法官,作为保守派代表人物和美国宪法原教旨主义者的安东宁·斯卡利亚大法官应该算是自由派的领军人物哈里·布莱克门工作中的对手了吧,他曾经这样评价过哈里·布莱克门:
在践行法治的热忱与恪尽职守的勤勉方面,几乎无人能及……他是一个好人,一位好大法官,应当受到全体美国人的尊敬。
再没有比来自对手的尊敬更加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