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媒体江湖,收割流量的只能是内容本身 | 记者节特辑

新老媒体江湖,收割流量的只能是内容本身 | 记者节特辑_第1张图片

今天,中国记者节走过春秋二十载。这期间,媒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纸媒衰落、新媒体崛起、公众号红利衰退、短视频强势登场......但不变的是在用热忱和坚持支撑着这个行业的媒体工作者们。


作者 | 微果酱编辑部 (ID: wjam123456

“感谢新媒体时代”


侯虹斌

作家,资深媒体人、自媒体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评论业界导师,腾讯大家签约作家。出版有《圣母病》《女性进化论》等十余本作品。


新老媒体江湖,收割流量的只能是内容本身 | 记者节特辑_第2张图片

2015年,侯虹斌从南方都市报离职,开始个人公众号的写作,同时她也仍然坚持给各大媒体撰稿。


2002年研究生毕业的她先后在新周刊、南方都市报任职,在传统媒体的十几年时光,她形容自己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尤其是在进入新周刊的头两年,给她带来很多收获。

作为媒体新兵,侯虹斌在一次次提出选题、选题被毙掉、重新选题,交稿或采访提纲被毙掉中慢慢成长,并建立了自己的写作体系和采访领域的专家库。

除完成自己的本职编辑工作外,在2006-2008年间,她写过几本书和一本长篇小说,媒体工作生涯中前前后后写了几十万字。2014年开始,她也持续在腾讯大家、新京报以及曾经的京华时报专栏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尽管2014年公众号已经出来两年,但早期仍未引起太大关注,所以那时她虽然注册了账号但并未开始在上面更文。

真正促使她从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关键转变,源于2016年底她和别人合伙做的一档关于两性话题的直播节目。这档节目当时还拿到了种子轮的投资,因为没有很好的商业变现能力,50多期后就暂停了,但在圈内留下了不错的反响。这让她意识到,新媒体其实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决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字写作中去。

最近,她也组建了小团队,准备重新开始做短视频,策划一些短平快,符合用户需求的视频节目。

谈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侯虹斌认为新媒体的压力比传统媒体大得多。因为要时刻关心你的文章是否受用户欢迎,是否受品牌欢迎……这些东西都是要在下笔前考虑清楚,要时刻有用户思维。和传统媒体比起来,新媒体也更要求个性化,要有个人特点, IP符号。

在侯虹斌看来, 新媒体让自己有机会搭一个小棚屋,屋里的东西是自己的,大众看见的也是她本人。新媒体工作让自己既当老板又当作者,得到很多锻炼,“很感谢新媒体这个时代。

不管是曾经的记者生涯,还是新媒体,关于“吃青春饭”这个问题,侯虹斌认为公众号的风口可能会过去,但靠实力,具有写作能力以及建立起自己IP的人无论到哪个平台都可以继续生存。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变的是好内容”


顾剑

广州知名媒体人,前南方都市报记者,前《南方体育》创刊元老,前21CN副总编。


在回忆起以前跑国际体育线时,顾剑称当时采访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因为许多国家的球员英语都不太好,他们讲着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甚至是像葡萄牙语这种小语种。没有专业翻译的条件下,只能用软件去沟通,先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再把英文译成其他语言,但是结果出来驴唇不对马嘴,无奈之下还得去学习各种语言的基本表达。


现在这些在顾剑看来已经是与三两好友小酌一杯的情怀往事。自2005年趁着门户网站的春风,离开待了六年的南方报业,他开始涉足互联网媒体,期间见证门户网站的兴衰、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玩微博的媒体人、在公众号萌芽期就开始入局……


从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顾剑认为两者之间只是一个载体的变化,万不离其宗的是无论到哪里都受欢迎的好内容,有深度的新媒体内容是严谨传统报道的延续。


但无法否认的是两者之间是有壁垒的,顾剑认为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有限,传统媒体人在体制内呆久了,学习能力、积极性、适应新环境的速度都不及年轻人。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坚持,然而有时候这种坚持不一定能够适应这个新媒体时代。


比如说写作的方式,文法,以及语言是不是受年轻人喜欢,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号,但这些老编辑愿不愿意去改变,能不能去改变,这也是一个问题。 尽管 有一些人走出来 但顾剑表示他 看到 绝大多数人目前还在苦苦挣扎当中。


“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有可能会失败,但也有可能会成功,这需要去经历才知道,必须去写,去尝试,去转型,看看能否适应新媒体的变化”。



“做记者的那些年,更能感受生活的艰辛”


林维兵

原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杂志首席编辑记者,曾任家庭期刊集团记者部主任,出版有《爱与恨的边缘》《再许我一个未来》等作品集。


“做记者那些年,让我更能感知生命的疼痛,感受生活的艰辛。”传统媒体老兵林维兵感慨道,回忆起当年在做纸媒的时光,他是自豪的。
他当时作为家庭期刊集团记者部的主任,开始有机会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弱势群体助力,从全国癌症村、弃婴安全岛到女性健康,林维兵与他的团队产出了一系列的高质量报道,这些优质作品让更多人关注社会底层人民,也奠定了《家庭》杂志在中国女性情感领域的地位。
新老媒体江湖,收割流量的只能是内容本身 | 记者节特辑_第3张图片 2014年,《家庭》杂志以公众号“饭米粒”(取自Family的音译)进军公众号,开始有机会尝试把《家庭》杂志的内容与新媒体传播形式融合,“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林维兵坦言道,他用做传统媒体的思路去开拓新媒体的市场,这无疑是一次“碰壁”的经历。但正是在这种一次次试错总结的经历,林维兵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传统媒体人的转型之路,“转型要先转思路。
今年年初,《家庭》杂志与易简集团 成立了合资公司, 以《家庭》杂志的官方公众号“家庭杂志”进入转型新阶段。 “家庭杂志”创号后,组成了由林维兵带队的内容团队。
从微博小组到公众号再到短视频,林维兵在慢慢形成自己的新媒体矩阵,“新媒体的节奏比传统媒体的节奏要更快,需要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人不断去学习接受新的事物。” 但无论是做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林维兵认为,“我希望我能够反映民意,反映社会的情绪,用向善向美的优质内容去推动社会的发展。”


就像顾剑在采访中提到的,“那些没有从事过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新媒体时代,不管是媒体大咖还是从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内容创业者,在公众号上发文都会被用户唤一声“小编”。传统媒体人经历过沉淀,写深度文章具备优势,但新媒体人在形式上的创新和语言的表达都比较能与潮流接轨
在内容创业江湖里,凭内容一决高下,即使我们当中很多人不是记者,但不少人传承着记者的精神。新媒体行业,需要“新老搭配”的模式 相互融合,一起共存,一起往前走。
无论是年轻的编辑还是老编辑,只要是好的内容,都能够有它的生命力与市场,都能够获得粉丝的认可。

最后,祝大家记者节快乐~


更多精品内容点击查看


新老媒体江湖,收割流量的只能是内容本身 | 记者节特辑_第4张图片 微果酱

一首歌遭索赔25万?这些无版权音频素材网站,短视频必备!

新老媒体江湖,收割流量的只能是内容本身 | 记者节特辑_第5张图片 微果酱 公众号又一侵权雷区:10W+后,等着你的可能是律师函警告

新老媒体江湖,收割流量的只能是内容本身 | 记者节特辑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老媒体江湖,收割流量的只能是内容本身 | 记者节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