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房东与中国商店|随记

在布里斯班,就知道胡思乱想!


我在布里斯班找的住处靠近学校,在一个典型的居住为主的区,叫St.lucia,周围超市不多。唯一一个我由住处步行十分钟可到的超市,是一家子中国人开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取的名字叫“St.lucia Supermarket”,大有“这片区我承包了”的意思。

我的荷兰房东则喜欢简明扼要地称之为“中国商店”。大概华人开的商店,不管卖的商品品类如何,都可以被称之为“中国商店”吧。

荷兰房东在这里住了那么久,超市便开了那么久。可能看我也是中国人,荷兰房东常常一脸神秘又神情骄傲地跟我一点一点吐露他多年来和他的荷兰同胞一起积攒下的关于那超市老板的八卦。

“那商店老板很有钱。”房东第一次跟我说起老板时,点评一针见血、直击要害。我正感叹八卦原来是世界人民的共性,房东继续加码,“在拐角那边买了很大的房子,他的两个女儿在悉尼上学,”末了不忘再强调一遍,“他们很有钱。”

我心里知道房东并非信口开河。商店老板的美学灵感大约是香港旺角:那地不过半个篮球场的大小,却正正地塞进了四个与天花板齐高的货架,阴森森地将整个商店竖着间隔成四列。一个价格标签通常仅有资格露出一半,以至于结账时还要暗自祈祷价格不要超出预期太多。

但商店老板再有钱,又与我何干呢?我来了句“噢是吗”便希望结束话题。

但是房东与我分享八卦的热情没有被浇灭。三不五时地便喜欢谈起老板,印象中也离不开钱这个字。

复活节快到的时候,我问房东,那附近超市还开吗?毕竟那是澳洲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也是各超市公交摩天轮最有理由停开的日子。

房东胸有成竹地说,中国超市肯定开,他就没有关的时候,连圣诞都开着,老板非常饥渴地想要赚钱。

我听了有点想笑,说,中国人不过圣诞啊,开着也正常啊。心里又悄悄补了一句,旁边有超市开着多方便啊,怎么还嫌人家贪财。房东还是又喃喃了一句才结束这个话题,“整天都开着。”

房东这几句评论莫名在我心里停留了好几天。我一开始隐隐能在其中品出些“种族歧视”的味道,因为这几句评论的逻辑并不顺畅。毕竟,7-11也没日没夜地开着,相信也没几个人会立马就说7-11贪财。

可房东吧,大概是最没有种族歧视基础的人了吧。他从荷兰大学刚毕业,便以背包客的形式周游世界。去年刚休息了几个月,又到东南亚走了一遭。他是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不同的人。

他同时也是一个人无亲无故打拼二十多年,亲身尝过“被歧视”之苦的人。我刚租房的时候,他也曾可怜兮兮地告诉我:别人能听出我的荷兰口音,并不能真正融入澳洲群体。

我便妄自更小人之心地论断道,房东这不是歧视,反而有可能是仇富啊:工作不顺,房屋的月供却时刻不停,回荷兰探亲的愿望遥遥无期。自然羡慕商店老板的逍遥自在。

我突然就想起姜思达在奇葩说里描述的,“你喜欢一个东西,没钱,怎么办呢,你骂它。”

大概有些地图炮,便是这么莫名其妙开起来的——房东的小嫉妒怼上了老板,老板不幸是个华人;而我敏感地抓住“中国”和“贪财”,又悄悄蹲角落里分析半天房东种族歧视的可能性,也是好笑。

可能,无论老板是亚洲人、非洲人、欧洲人还是美洲人,只要房东看到他在转角买了栋大房子,都会傲娇地骂一声“贪财!”吧。

文——Faye

你可能感兴趣的:(荷兰房东与中国商店|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