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171-四川仙气浓郁
作者:乃一姆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四川是一个仙气十足的省份。在四川常见大量佛道教建筑,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气息也很浓郁。这样的仙佛文化,从汉朝时就已经初见端倪了,至今仍然繁盛不绝。
这或许是因为四川具有众多人间仙境的共同点,比如云雾氤氲、气候适宜、远离喧嚣。再加上靠近藏区和云贵,又能受到宗教文明发达的南亚和中南半岛的影响,让四川的宗教仙气变得更浓郁了。
仿佛被开了光
(图片@图虫·创意)▼
四川是个天然仙境
四川的宗教历史之悠久,宗教多样性之充足,在中西部省份里都非常少见。即使到了今天,四川各处的佛寺道观里,依然香火充盈。而有的宗教建筑甚至成为了市民的社交场所,衍生出了露天茶室和餐吧,这在全国都很少见。
比如香火很旺的青羊宫
(图片@图虫·创意)▼
四川如此受到追求清净平和的宗教人士欢迎,和它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这就要说到四川得天独厚的盆地地形了。
四川盆地由成都平原、中部丘陵和川东平行峡谷组成,这都是比较适宜人类定居的低海拔地区。四川在农业时代的繁华和现在突然在西部声名鹊起,都得益于这些低海拔地形。但这绝不是四川的一切,整个盆地四周,尚有大凉山、邛崃山、巫山、大巴山、秦岭等山脉环绕。
已经有了天造地设的无穷道场,就等神仙入驻了...
(图片@图虫·创意)▼
相比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有更高的山地比例。盆地内的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区,更是走出城区就能看到高山。
成都还要出城区去看龙泉山
重庆在市内就能做过山车了...
(图片@图虫·创意)▼
山地总是能让人产生一些神秘主义的联想。一方面是山地人烟稀少,人们对这里的了解不够,人气越少的地方仙气就越多,这句话放在山区是最合适不过;另一方面是山地的高海拔,让观察和攀登山脉天然成为一种修行,是宗教苦修和宣传的良好抓手。
“仙气”缭绕贡嘎山?
人的感觉往往是一瞬间,咔的一下,就有了
(图片@图虫·创意)▼
尤其是成都周围的山地。
居住在其他地区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四川盆地内数千年来的天然中心,周边竟不缺山地,尤其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如果你站的够高,贡嘎山与四姑娘山均可偶见。
从成都平原到川西山地,这个海拔落差很大
好处是很多的,坏处也有,比如经常会有震感..▼
几千米的雪山够高,这是属于挑战者的游戏,对于平常人来说,其实根本就不用上这么高的山,即使是海拔在1000~2000米的山体,在平原地区的居民看来,也是常年云雾缭绕,气候宜人。生活在拥挤环境中的人们,自然会想象神仙愿意住在这样的地方,远离俗世拥挤的尘埃,俯瞰众生。
其实还会有另一种“云雾”
盆地地形或许适合聚仙气,但也会使废气难以疏散出去
(图片@图虫·创意)▼
因此在佛道教这样的高级宗教出现之前,四川的本土原始宗教就已经很发达了。无论是川西的三星堆,还是川东的巫术文化,都为今人留下了足够丰富的遗物,佐证这个地区满满的仙气。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从这么古老就可爱起来了..
(图片wikimedia@Bairuilong)▼
而在道教诞生之后,四川盆地周边山区内丰饶的矿产资源又为宗教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由。丰富的铜、汞、铅、锡矿产,是炼丹术不可或缺的原料。因不缺原料而常年仙烟飘渺的老君炉,更让人们坚信,这里的灵性,得到了神仙的认可。
事实上,道教就是在四川盆地里诞生的。
想修仙,你会在四川看到什么
目前道教界公认的创始人,是东汉名士张陵(这里的道教≠道家)。他虽是江苏沛县(今徐州)人士,却在遍访天下时,选中了四川传道。这支宗教力量最早的根据地,说法之一就是成都大邑鹤鸣山,奉老子为先世师,根据《道德经》的内容演化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宗教仪轨。
好的,你已经成功创立道教了
(图片来自Civ4)▼
张陵创建的早期道教,因入会时要交五斗米的会费,被称为“五斗米道”。他的孙子,便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五斗米道”掌门人张鲁。这位掌门人曾经与益州(四川)地方军阀刘氏集团有过相当的蜜月期,后来则凭借宗教军事两手抓的实力自立,最后归附了曹操。
整个三国时期的四川北部到汉中范围,张家都是一支很有影响力的道教核心政权。一直到三分归晋,四川仍然有以道教为核心的地方政权出现。
道术在川人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东汉末年这次道教政权的格局
也使得汉中地区第二次有机会左右天下的历史进程
如果蜀汉政权没有拿下汉中?
如果蜀汉成功从汉中拿下了关中?
(第一次机会是战国秦灭巴蜀)▼
到了唐代,道教在四川的发展更是进入了令人艳羡的繁荣期。有籍可考的四川名道人,在唐朝就有120多位,比汉晋南北朝加起来还多,在全国同期也居于前列。他们在四川遍访仙山,建设道观,甚至参与植树造林,寻找适合清修的环境。
整个唐朝,四川出现了大小95座道观,影响力极大。在这些道观中,还出现了白日飞升修仙成功的案例,受到皇帝接见和赏赐的道士也不在少数。当然修仙的事在今天看来只是传说,四川对道教文化的真正贡献,是对《道德经》的注释。
主要因为李唐姓李,老子也姓李
故而道教在唐朝享有相当高的地位
(当然,佛教也是极盛的)
(图片来自wikipedia)▼
根据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考证,唐代四川对经典作注的道人有6位,而全国历代也不过60位。道教在四川的发展不可谓不繁荣。
而在这一时期,四川道教的中心也在转移,从成都正西的鹤鸣山,转入了成都西北的青城山。唐玄宗、唐僖宗都曾在青城山的道观做法事,为国祈福。当时的青城山里,就已经有了多达10座不同门派的道观,蔚为大观。
青城山的空气是真的好,亲测有效
(图片@图虫·创意)▼
四川的人与神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与青城山一同被列入世遗名录的都江堰也是成都郊游的好去处。
都江堰同时也是一座城市名(原灌县)
都江堰和青城山离得很近,一般去玩都是一起去了
(图片@图虫·创意)▼
这座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筑,始建于战国时期秦昭王末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至今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也就是因为它的出现,祸乱四川盆地已久的水患才得到决定性的治理。
当然,现在上游也已经修了大坝
(图像来自google map)▼
此后,川人为了纪念李冰,将其尊称为“川主”,并在四川大地设立了众多的川主庙或川主寺以供祭祀。李冰也逐渐演化为道教中的人物,都江堰的二王庙即供奉李冰和李冰次子(二郎神的说法之一)。
这很符合道教从民间英烈中直接将凡人神格化的传统。这类被封神的凡间名人,也为四川更添了一分仙气。
从此李氏父子就永远活在了四川人民的心目中...
(图片@图虫·创意)▼
而在众多的川主寺之中,距离都江堰约200公里,位于藏区松潘的川主寺是最为知名的一处。因都江堰主治岷江之水,相传李冰曾到此勘察岷江上游,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特在此修建川主寺。
松潘川主寺(图片@杔格)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今日的川主寺已经不再是一处道教庙宇,甚至也不再供奉李冰。现在的松潘川主寺,已经变成了一座藏传佛教庙宇,有着自己的藏语名字,卓仓贡巴。
所以一个庙的供奉对象,甚至一尊像到底是谁
在历史上可能都经过了很多次改编
(图片@图虫·创意)▼
但和常见的藏传佛教庙宇所不同的是,川主寺之中还包含着一些苯教元素。传统藏传佛教地区为顺时针转经,念六字箴言,而这里却是逆时针转经,念八字真经。唯有寺周边的李冰广场,还在诉说着川主寺的历史过往。
苯教中的八字真经元素
(图片@杔格)▼
这种宗教融合,神佛一体,保留浓郁苯教风格的设施,在四川也不多见。在川主寺的不远处,漳腊地区有五座早期苯教的著名寺院,这里被苯教徒尊为雍仲苯教东方藏区大本营。
青藏高原在其东部边缘直插向下,连接的是成都平原;而高原山顶最引人瞩目的,正是雪白的积雪。洁白的颜色与“神圣性”具有天然联系,川西的灵性就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被建立起来了。
其实距离成都也就是100公里左右
(图片@图虫·创意)▼
盆地内的汉文化,在高山的连接下,与来自高原的藏文化、山那一头的南亚文化相碰撞,催生出了与众不同的四川仙格。
不过在以阿坝州和甘孜州为主要辖境的川西高原藏区,苯教元素并不常见,占主流优势的仍是传统的藏传佛教,比如著名的五明喇荣佛学院就在色达洛若、甘孜白利寺、德格印经院、白玉亚青寺等等,都是藏传佛教的代表。
五明喇荣佛学院
(图片@杔格)▼
甚至一些藏传佛教寺院所在的地区同时还担当着交通枢纽的作用,比如达扎寺(若尔盖)、川西小枢纽川主寺、甘川交界的郎木寺等等。
汉传佛教在四川也相当发达。成都大慈寺自从与太古里结合之后,便焕发了新的生机,让全国前来成都朝圣的年轻人都感受到了四川的佛教气息。而在成都老城北部,市民们更偏爱文殊院,和它对面的豌豆凉粉。
太古里与大慈寺
(图片wikimedia@来斤小仓鼠吧)▼
不过要说起汉传佛教在四川留下的最大印记,还得说乐山大佛。
是很大,不过和现代的很多超大造型比就相形见绌了
(图片wikimedia@Ariel Steiner)▼
神仙的出现往往与自然灾害有关,乐山大佛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峨眉河、临江,多条河流汇聚之区域,自古以来水患严重。古时的人们一方面表达自己的信仰,祈求佛祖庇佑,期望凭借佛力镇水免灾;而一方面则是利用开凿大佛的过程中对山体加以改造,以便改变当地的水文环境,从而降低水患威胁。
这个美好的愿望,最终在高僧大德和冥冥之力的协作中得以实现。
一佛镇四川?
(图像来自google map)▼
除了城市古刹和乐山大佛,四川还有众多其他隐藏在山间的佛教设施。而且佛教建筑表现形式,较道教更为多样,有佛寺、石窟寺、石刻、塔等,比如广元千佛崖、巴中石窟、安岳石窟……无一不表示着四川先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祷。
广元千佛崖
(图片wikimedia@Nekitarc)▼
四川,一半高原一半盆地,宁静又巴适,人神共享。
都江堰南桥前,戏说意味浓厚
(图片@杔格)▼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杔格
END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