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位朋友让我说一下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疾险。其实这一点我也是诚惶诚恐,因为我并不是专业人士,但好在我对于跟自身相关的事情是很“上心”的,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系统地思考然后选择自己满意的重疾险。
如果说2018年什么广告传播效率最好,我一定会选拼多多和水滴筹,前者就不说了,后者简直是年度持续不断的大型保险宣传(水滴筹自己也卖保险,你们懂的),让许多人突然就想要一份自己的重疾险。诚然,随着现在经济环境偏冷,大家的工作、生活、房贷压力都很大,也确实需要弄一份重疾险来好好保护自己和家人。下面,我就分享一下,大家怎么来给自己和家人选重疾险。
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先知道自己现在有什么保险!
磨刀不误砍柴工。选保险之前,大家一定要先知道自己和家人已经有哪些保险了,以及这些保险能保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填空”,这样既不会浪费也能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保障水平。那么比较常见的保险有哪些呢?(以下主要是2018年或2019年的政策)
1.职工医保(全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五险一金”中“五险”之一,每个月单位从税前工资里扣2%交给国家社保基金,单位也相应地交一部分钱,但是这个【仅限于有稳定工作且单位缴纳社保的职工】(注意如果换工作断缴时间长会失效的),满足累计缴费年限的退休职工也享受职工医保。然后大家就可以用手上的医保卡去医院看病,享受医保待遇。各地医保待遇具体又有些不同,以北京为例,住院部分北京职工医保可以报销30万以内费用,个人分担85%到95%不等。也就是说如果真得了重疾,北京职工医保最多可以赔付大概26万左右,而且理论上每年都可以赔付一次。相比之下,上海的小伙伴就幸福多了,上海职工医保住院赔付92%,封顶线是51万,相当于北京的2倍;而且超过封顶线的部分个人只需要自负20%。福州的小伙伴跟北京差不多,住院赔付比率在85%-90%之间,职工医保住院最多负担12万,超过部分可以纳入大病医保最多赔付20万。
2.居民医保(全称:城乡居民医保,包括原先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保)
对于没有参加职工医保,比如学龄前儿童、老人(非退休职工)、其他未就业人群可以参加当地的居民医保。因为居民医保,每年缴费也就200块钱左右,比职工医保少很多,所以赔付比率也少很多。还是以上面北京三地为例,北京封顶是20万元,住院赔付比率是75%-80%;上海的小伙伴们又幸福了,虽然赔付比率偏低只有50%-70%,但是人家上海没有赔付上限;福州在6万以内的赔付比率在55%-85%之间不等,6万至14万的赔付40%,也就是说福州最多能赔付8万左右。
对于参加上述参保居民,政府还免费提供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补偿。这个制度的初衷是,因为上述居民大多是没有固定生活收入来源的,这个制度也是怕老百姓因病反贫。北京地区在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由个人分摊的部分,如超过上一年度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部分可以报销50%-60%,但是我在限额内怎么算也不会超过2018年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万元,所以这个政策有没有用我还先画一个问号,有懂的朋友可以告诉我一声。上海地区因为居民医保没有上限,所以它虽然有大病(只针对尿毒症、肾移植、恶心肿瘤、部分精神病,报销55%),但我觉得还不如就用居民医保,只是比三甲医院住院报销比率高一点。相比之下,福州的大病算是非常良心的,基本医保范围内费用个人负担部分超过3.5万元但在16万元以内的,赔付50%。也就是说,保守来看福州大病医保也能赔3万左右。
以上两个是最为常见的,其他还有的几种情况可以说是属于单位福利了。一种是单位为【员工】及【员工子女】购买团险。具体又分为两种,比较常见的是【补充医疗保险】,也就是医保不保的绝大部分,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报销,最好的公司一般会买100%,我也见过抠门的公司一般只买报销50%的。赔付上限各个单位又不一样,我了解到的一般在5万至10万的居多。不太常见的是【团体重疾险】,因为前面那一种每年员工在门诊起付线以下的部分还是可以报销的,但是后面这种,本身保障对象是职工,也就是30-50岁的群体,他们得重疾的概率本身就不高,而且离职这种福利通常也就没了,所以不太常见。另一种是退休人员福利。满足某些条件(主要是有较高职务)的离休、退休干部,可以100%报销医疗费用。
了解了上面的这些,大家心里基本上有底了。然后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各年龄段的保险需求,顺便帮各位读者朋友【想想有没有之前投过的保险】。
各年龄层重疾险需求与投保方向建议
每个年龄要干每个年龄的事情,而每个年龄层收入情况和身体情况不一样,所以投保的需求和投保的可能也不一样。下面,我按照倒序给大家谈一谈我的看法。
第一层:55岁及以上的老人。因为年纪大了,商业保险公司通常是不会让这部分人群买重疾险的,因为得重疾的概率非常高,即使让你买,赔付金额和保费也总体相当,所以本质上也和存款理财差不多。所以这个年龄层,我的建议是,【不用考虑也买不到合适的商业重疾险,但是如果不能享受职工医保或退休职工医保,记得一定要去投保居民医保】。因为居民医保保费很低,属于社会福利,本质上是将患病率较低、缴费高的职工医保基金分出来一部分照顾社会弱势群体,所以要是老人家不去保,那确实是吃亏了。
第二层:40岁至55岁有稳定收入人群。应该说这个年龄层是比较尴尬的,一方面买商业保险又非常贵,另一方面不买以后又没有机会再买了。而且这个年龄层又是上有老、小有小,生活花销大,“病不起”的年龄层。我的建议是,【买一个性价比高、保额相对低的商业重疾险做一份补充就行;如果资金比较紧张,就给自己留一点储蓄基金,以备以后看病用】。平常看病记得一定要在单位的团体险报销。
第三层:30岁至40岁。应该说,这部分人群是最适合买商业重疾险的人群。因为年龄再往上,投保的意义逐渐减少,而且这个阶段收入处于稳定期或者增长期,有足够的实力配置保险。我的建议是,【结合自己的资金实力,买一个保障相对比较全的商业重疾险】。
第四层:22岁至30岁。这个年龄层是大学生以及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人群。这个年龄层本身患病的几率很低,保费也非常便宜,但是真正距离需要保障的年龄差距太大,导致这个年龄层投保很容易出现未来医疗费用、通货膨胀导致保额实际购买力不足的情况。而且很多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太懂得理财,更不用说准备一笔钱投保了。所以对于这个年龄层,我的建议是,【积极的锻炼身体,有钱的话可以给自己办张健身卡,确实想投保的可以量力而行买一份商业险】。
第五层:6岁至22岁。这个年龄层主要是在校学生为主,身体处于发育期,患病的概率也很低,罹患重病的可能性更是非常非常小。而且许多父母单位是有【职工子女补充医疗保险】,他们本身又有【居民保险】,相对患病概率来说保障已经比较充分了。这个年龄层的医疗需求,应当更加关注【意外导致的医疗】。所以我的建议是,【家长多履行好看护责任,可以考虑购买意外险或者补充医疗保险】。这里特别推荐【学生平安保险】,也就是常说的“学平险”,这个产品保费低(比居民保险还低),还可以保意外引起的几十种重疾,各大保险公司都有,是非常良心的产品。
第六层:0岁至6岁。与上一个年龄层相比,因为孩子太小了,所以罹患重病的可能性反而升高了。特别是这几年因为装修污染导致新生儿白血病患病率大大提高,这个疾病的治疗费用通常在30-70万。当然还有一些新生儿和小孩的重病需要防范。所以一些大城市都在推“脐带血保管”,这个本质上也是一个保险,以北京为例,北京的脐带血是3万保费保30万的白血病,如果家长买了请记住这个是保险,它保10万住院(虽然我不建议买)。我的建议是,【如果经济可行,建议给这个年龄层投保商业重疾险,意外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也可以酌情购买】。
结合上面所有的信息,我对于已经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家庭给一个总的、笼统的建议。6岁以下的小孩,建议父母买保额30万左右的重疾险,保险期间可以考虑保到18岁之前或者30岁之前,经济条件好的也可以考虑保终身。30-40岁,建议给自己买重疾险,保额可以是30万到房贷(比如100万)之间,保险期间建议是终身。40-50岁,建议给自己买个10-20万的小重疾险,保险期间建议是终身。其他情况,我不建议买重疾险,可以考虑其他保险。
选重疾险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点
因为前面说了,本文没有任何广告,所以我跟大家说一下,我觉得买重疾险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要点(以下针对保险期限为终身的重疾险):
1重疾险的种类
据我个人不完全的了解,我把市面上的重疾险粗浅地分成3类。第一类是发生重疾以后,赔付医保范围内的自付部分,我管这类叫补偿型重疾险。这类的保障程度非常低,国内现在也非常少见,我更愿意叫它“坑爹型重疾险”。为什么这么说?当人罹患重病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一经确诊赶紧拿到钱治病,而这类重疾险却要等到出院了拿到单据以后再理赔,那会黄花菜都凉透透透了,要这个保险有何用?所以这种类型的重疾很少见,通常已经是【职工团险】的一部分。这提醒我们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重疾险保险条款里,不能有赔付中扣除社保基金已赔付金额。想想,如果你保了100万,社保最后住院赔了20万,然后重疾险只赔100-20=80万,买这种保险不就等于吃了暗亏吗?
第二类是发生疾病才赔付的重疾险,我管这类叫消费型重疾险。这类保险是最纯粹的重疾险,性价比也是最高的,是资金有限情况下最大化保障的首选。
第三类是发生疾病或者身故都会赔付的重疾险,我管这类叫返还型重疾险。它的本质是第二类消费型重疾险+终身寿险。这类保险,因为其内含的终身寿险保费跟消费型重疾险保费差不多,所以通常要比第二类贵1倍以上。但是保障更加全面,也适合可支配收入相对高的人群。我个人建议是,如果资金充足,我个人倾向于买第三类保险,因为人类的疾病种类是不断增加的,如果过了10来年,不幸得了不在现在重疾列表内的重疾(不代表那时的重疾险没有),或者是因为意外导致身故,那第二类保险就失效了。
2大公司小公司怎么选?性价比高低怎么选?
说这个之前,我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这样后面的结论大家才能知道是怎么来的。科普什么呢?就是中国保险业的监督管理情况。现在的银保监会或者说是保监会,真的是非常牛逼,特别是最近几年大搞特搞消费者权益保护,真的做的非常非常棒!保险业现在的监管体系,比如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风险综合评级等等,实在是太完善了,不说是世界第一,至少世界前列肯定是妥妥的,所以大家买保险,只要是正规保险公司的产品,都可以放心大胆的买,有监管机构给我们撑腰!
在现行监管制度里,特别要提一下有一项制度叫保险保障基金,这个基金有什么用呢?通俗地说,就是万一有保险公司经营不下去了,要破产了,它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把公司“救活”。所以在中国,小公司的保险产品,也不用担心公司破产导致最后保单失效。所以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产品,最重要的差异就体现在理赔上面,大公司网点多、人员多,理赔通常比较快;小公司网店少、人员少,还有一些小公司只在大城市或者某些省份有网点,理赔也就慢一点。所以大公司保费高,但是理赔快;小公司保费低,理赔相对慢。这就是两者在性价比上最主要的区别,怎么取舍就全看您更需要钱还是更需要理赔快了。(我选的是理赔快,大家可以看情况。)
对于选择恐惧症的朋友,我想想还是给你们一点建议吧。如果你们在北京上海或者省会大城市,你们可以选大公司也可以选小公司,【对于上海的朋友,你们的职工、居民医保实在是太好了,所以你们的重疾保额可以比我建议的低一些】。对于小地方的朋友,我建议你们还是选大公司吧。
3重病赔的次数多好,还是轻病赔的次数多好?
这里还是要先说一下,监管机构真的是为我们消费者操碎了心。因为2006年,某外资在内地保险公司的一些行为(老黄历我就不多说了),所以监管机构2007年规定,重疾险必须要包含最少6种疾病,这6种和另外19种疾病必须使用行业统一的标准。而这6种疾病,据非官方统计占中国患重疾人数80%以上,重病属于25种疾病之一高达97%。所以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产品是能够覆盖重疾风险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重病和轻病赔付次数的问题。因为重病多次赔付通常是需要分组的,在我看来,不论怎么“合理”分组,得重病的概率本身就不是很高,得了基本上也就……咳咳……何况还要跨组得重病,所以我觉得重病赔1次,最多2次,再往上我觉得属于无意义的保障了。至于轻病,治愈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所以轻病最好是不分组,赔付次数越多越好,这些我反而觉得是实实在在的保障。
最后说一下,投保人豁免保费的条款或者附加保费,能投保就投保吧。真的不差这几十块钱,如果用得上了,省下来的远远比这个保费值。
多唠叨一句,我不建议大家去香港买重疾险。因为买保险大家肯定不是扔钱买心安,最后还是为了风险保障,风险怎么保障,还不是为了理赔。香港的保险说实话,确实是好、先进,但是现在有政策风险,如果人没有亲自到香港签字购买保险在监管机构认定是“地下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很多国家/地区法律都要求本国居民在本土保险公司投保,这个属于很正常的要求,只不过我们现在“一国两制”,情况特殊一些)。即使是合规的去香港买保险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到时候香港公司怎么赔给你呢?是不是要遇到外汇管制,保费和保险金遇到汇率波动怎么办?理赔要不要投保亲自去香港理赔?如果我真的得了重疾,我还怎么去香港?买保险不就为了保险嘛,晚上睡得安稳,何必给自己弄一个潜在的炸弹。当然,这些是我的想法,如果定了50岁以后要移民,去香港买重疾险,我个人觉得还是很合适的。如果没有移民计划,我觉得还是在内地买保险更划算。【最后鉴于去年某个恶性事件,友善地提示一下,香港购买的人寿保险是不计入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的,和内地的法律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