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闲人电影原创:idlemovie)
我们平常在新闻或网络上对中东的了解无外乎战争、暴乱,再就是土豪与美景,但是先入为主的必然是长久不稳定的局势。
的确,中东作为战火纷飞的火药桶,常年都以这种方式登上世界各地新闻版面的头条,而处在这片地区的黎巴嫩也是如此,它的情况甚至比中东其他各国都敏感。
黎巴嫩的不稳定是因为内有狼外有虎,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能轻易化作人间炼狱。
但就是这个每天醒来都会感恩上苍让自己多活了一天的国家也有好的电影出现。
《羞辱》,豆瓣电影评分8.1分,IMDb评分7.9分,齐德·多尔里的第四部长片,和所有阿拉伯电影一样,这部电影里的人物面孔都是阿拉伯人,不是大投资也没有大牌明星,题材也是我们第一印象晦涩难懂的政治与历史。
然而,在专业奖项面前,《羞辱》可是赢得了一致认可,是第一部代表黎巴嫩冲击奥斯卡的影片,影片男主获得了威尼斯影帝,电影得到了金狮奖提名以及美国电影学会观众选择奖。
尽管荣誉加身但是提及本片的主创和制作班底对于大多数人都很陌生,唯一熟悉的可能是导演曾是《低俗小说》的摄影助理。
齐德·多尔里的个人经历对他的作品影响极大,在他成年时,因黎巴嫩内战移民美国,911过后,回到黎巴嫩开始创作,略带传奇色彩的生活轨迹使得他审视历史的角度很独特。
在好莱坞风格的影响下,《羞辱》也不像其他的阿拉伯电影那样一味的强调政治,让电影变得不那么接地气。
此外,《羞辱》的剧本改编来自导演齐德·多尔里亲身经历。
齐德·多尔里曾在一次与水管工的争吵中,一气之下说出了带有歧视性的羞辱词汇。好友善意提示“祸从口出”并让他去道歉,水管工拒绝了导演的认错,而包工头几乎为这件事把那个水管工开除。
这件事给了齐德·多尔里创作灵感,在朋友的协助下《羞辱》应势而生。
故事的开始与导演的经历无异。
男主一托尼,黎巴嫩人,马龙派基督徒。
自家开着一间汽车修理厂,妻子也快要生产,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收入还算不错,一家人的美好生活安静而和谐。
男主二亚瑟尔,巴勒斯坦难民,什叶派穆斯林。
旧城改造的工程师,为人勤勤恳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争不抢,一心只想把工作做到最好。
就是这么两个没有一点交集的人却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了种族矛盾的怒火、揭开了历史遗留的疮痍,使得不同政见之间相互抵牾,不同法理媒介之间相互博弈。
这件事究竟有多小,要是放在我们平常人身上最多就是几句吐槽。
托尼在阳台浇水,不小心溅到了亚瑟尔的身上,亚瑟尔没有生气,还颇有风度的帮他上门安装通水管道。
怎料,却吃了闭门羹,托尼还愤怒地砸坏了亚瑟尔帮他装好的管道。
几番拒绝别人好意的托尼彻底激怒了原本只想做件好事的亚瑟尔。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亚瑟尔留下一句“你这混蛋”,转身离去。
但就是这一句略带攻击性的语言却被托尼理解成难以一笑过之的羞辱,进而才会出现开头说的那些历史疮口和政治对立。
托尼找到建筑公司的老板,亚瑟尔的顶头上司,要求亚瑟尔给他道歉,否则他对这件事誓不罢休。
为了息事宁人,老板一方面劝解亚瑟尔忍气吞声,毕竟在人家黎巴嫩人的社区里,不能闹得太大;一方面给托尼老婆送礼以求原谅但被托尼暴力退回。
看似简单的一句口角,为何双方要这么水火不容?
还记得两人的身份吗?一个是黎巴嫩人,基督徒,一个是巴勒斯坦难民,穆斯林。
在黎巴嫩宗教信仰林立,内部结构错综复杂,一直以来基督教和穆斯林的格局较为平衡,但是随着大量巴勒斯坦难民的涌入,这种平衡被彻底摧毁,导致冲突不断,进而引发了黎巴嫩长达15年的内战。
这种错综复杂的宗教同样催生了等级森严的政治管理,基督教为总统,什叶派为议会议员,逊尼派为总理,长久以来,没有人敢越雷池一步,稍有不慎这种脆弱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可是,仅仅是信仰问题,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对簿公堂吗?
其实,最大的导火索在这里。
有点迫于无奈的亚瑟尔先找到了托尼,向他道歉,踌躇半天,托尼反而先开口,甩下了这么一句话:
“你们是一个混蛋民族,否则你就会道歉。这个坏名声是你们应得的,就像犹太人说的,巴勒斯坦人从来不会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觉得这样还不解气的托尼,又脱口而出:
“如果沙龙从一开始就灭绝你们多好。”
在巴勒斯坦人面前提沙龙,还以这样的口吻。
怒不可遏的亚瑟尔直接一记勾拳上去,打断了托尼的两根肋骨。
这下好了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托尼把亚瑟尔告上了法庭。法官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宣布亚瑟尔无罪,感到自己没有得到法律庇护的托尼,开始大闹法庭,叫嚣法官贿赂。
到了这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亚瑟尔为什么会对托尼的一句话做出超出他给人印象的举动而托尼为什么对这个巴拉斯坦难民如此出言不逊?
其实,还是历史遗留问题。
以色列建国之后,由于与阿拉伯世界的土地纷争引发了多次战争,后来,阿拉伯国家战败,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
这些难民组织成立了著名的“巴解组织”,夺取约旦政权失败后,部分巴勒斯坦人逃到了黎巴嫩南部,使得黎巴嫩南部成了反以色列大本营。
80年代,在以色列前国防部长沙龙的放纵下,黎巴嫩的基督教民兵制造了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事件,遇难人数大约在762人至3500人之间,绝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的什叶派穆斯林。
所以,亚瑟尔才会怒不可遏。
作为童年时期大屠杀幸存者的托尼,把被同胞遗忘的恨转嫁到巴勒斯坦难民身上,他认为正是因为他们的到来才导致自己经历了这样的黑暗历史。
两人的不相容,正是这特殊的历史创伤造成的。
双方的个体对抗也不再是单纯的法理之争,转而上升到群体对抗的民族矛盾和信仰争端。
律师和媒体都加入了各自的阵营,有金牌律师韦赫,他为托尼免费辩护,意在为黎巴嫩人讨回公道;有正义感十足的年轻律师丽塔,看不惯巴勒斯坦人受欺负。
而在这场争斗中,媒体们也是唇枪舌战,纷纷谴责对方,激化矛盾。
两大阵营在法庭上多次争辩,彻底揭开了托尼和亚瑟尔两人经历的伤疤,同时,也将那段不堪的历史再次捅开暴露在人们眼前。
民族问题,宗教矛盾,信仰争端,现在他们要面对已经是如何权衡这些势力,甚至连总统先生出面调和都无济于事。
法庭内的“战火”延续到了庭外,人们在街头游行示威,制造了多起动乱。
这样的场景并未空穴来风,我们在新闻中可以看到中东地区时常会发生这样的暴动,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让经济衰退,难民增加,民族矛盾加重。
原因是什么,我们一直难以窥见。
通过《羞辱》我们才知道原来一句小小的粗口就能够造成这般后果,和平的来之不易确实是先辈们用尸体堆出来的,反过头来再去听赵本山的那句“中东那疙瘩挺闹腾”真不是一句玩笑。
最后,在民族矛盾看不到和平相处的时候,个体之间首先选择了互相谅解。
导演选择了好莱坞式的结尾,亚瑟尔来到托尼的住处,故意用语言刺激他还自己一拳,并说出了那句“对不起”。
当然,这并非是什么深明大义的良知发现,如果是这样电影就落俗了,而是在交互中找到了彼此都是可怜人的共性。
《羞辱》与豆瓣电影top250的《一次别离》有些相像,但是其远没有达到《一次别离》的广度和深度,有这样的珠玉在前,《羞辱》确实显得有些不够诚意,如果忽略和谐化的处理手法,《羞辱》还是值得推荐的。
不过,好在这并不是一部讲述政治的作品,导演真正关注的是在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受到影响的人与人,人与历史、战争创伤的关系。讲述人的复杂和模糊性,这是电影艺术对人性探讨最有意思之处。
以人性闹出的矛盾就该以人性的方法去解决,其实,导演所传达的这一主题何尝不是我们日常在网络上的现状。
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在网络上匿名抬杠,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从来不懂得谦让,说到这,肯定有人知道在说什么,没错,说的就是“杠精”。
他们总会以道德的名义去裹挟别人,并借用自己网络身份和无理取闹的属性展开一场骂仗,真不晓得这部分人哪来这么大的戾气。
陈丹青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除却某些少数民族,我觉得剩下的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他们的唯一的信仰就是钱。”
这话挑不出一点毛病,既然我们都是同类为什么总要争个你死我活,和气生财不是挺好的嘛。
闲人电影原创,微信ID:idlemovie
微信搜索关注:闲人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Idle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