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四次同辈督导

我的第四次同辈督导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年7月28日,在知行院,迎来了久违的第五次同辈督导。被大家带了高帽子,很荣幸继续来报道这次的实况。我的感受是,第五组的个案督导到了百家争鸣的阶段。大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能从不同视角去理解个案,反映面质回应等基本咨询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得心应手。

        这次个案的呈报,是五组组长郭丽娟老师。郭老师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个人咨询风格灵活细腻。个案的整体难度很大,咨询共进行了十几次,督导的目标是怎样让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渴望。听完郭老师的逐字稿,我的感觉是,郭老师对来访者的回应和理解很到位,但略显焦急。写到这段时,我想到,任何的关系,都是以平等信任的人性观为前提。不管个案是怎样的障碍,咨询师内心对他都有一种相信,相信他的潜能。这样的相信和稳定,也会传递给来访者,并逐渐内化成自我的力量。这种相信,不是语言,不是一种动作,更多的是一种气息。可能,需要时间,十几次明显不够。

      里圈邵俊梅老师谈到了个案情况中的强迫性重复、一元关系、人格状态的弥散性等,并看到个案挣扎着从一元关系到二元关系的努力,希望咨询师蹲在关系中,不要动。杨莉老师有相反的看法,她希望在咨询中有一个方向和框架,或者是在碎片化的咨询信息中慢慢整合,让个案不要感觉浑身都是问题。这样的视角,也激发了大多数老师谈话的欲望。这让我想起人性中的倾向,就是我们如果选择盯住人生中那些不多的哭脸,哭脸就会完全慢慢占据其他笑脸的位置,到最后哭脸越来越多。这就是你看到的人生了。 这样的视角,并不是看不到个案的状态,而是一个方向,给到他一个支持性的接纳,一个美好的期待。不急,慢慢给到。

      后来,我们又更多的解读了一些其他的信息。 比如人格中的投射性认同,从知情意方面进行共情。咨询师怎样处理自己的焦虑和压力。

      去北京学习时,德国的家庭治疗老师说,咨询师就像出租车司机,个案是乘客,乘客要告诉我们他要去的方向,而我们的关系也只是短暂的一段路。不同取向,不同的视角。唯一不变的是,是咨询关系中的真诚和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第四次同辈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