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运行三机制,重大决策六要点--常春藤读书会第36期共读实录

大脑运行三机制,重大决策六要点--常春藤读书会第36期共读实录_第1张图片
常春藤读书会第36期

时间:2018年6月30日
地点:忻州市曼陀罗幸福心理工作室
内容:《批判性思维工具》 第3章、第4章、第5章(部分)
领读人:郝晓东

第一部分

第三章《自我理解》

Q1: 什么是自我中心?

刘星慧:自我中心就是用自己的思维看待别的人或事。当看到一位盲人在拉车上坡时,自我中心者是认为不可以上前帮助,万一出了事说不清楚,而以别人的角度考虑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王小龙:自我中心就是无意识地相信,就是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思维从哪里来就已经开始形成某种判断了。

张庆瑞:自我中心是一种思维结构。人是社会动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思维的固定模式。我们以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世界就是自我中心。

张庆瑞还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自我中心与皮亚杰的去中心化是否有些关联呢?

郝晓东:皮亚杰所说的去中心化,与自我中心还是有差异的。皮亚杰所说的去中心化是指【人在观察世界的时候总是容易聚焦于某一个东西,那么就会失去对事物完整的认识】。比如说,我们今天来这个忻动购物广场来学习,可能我们的中心就是这个曼陀罗工作室,那么回去之后一提到忻动购物广场,我们就只会想到曼陀罗工作室,而无法回想其他事物。这个认识对忻动购物广场来说其实是不全面的,这就是我们【中心化】了。当你在这个广场里全面的逛一逛,走一走,就能认识更多,就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为了达到对事物完整的客观的认识,这跟自我中心有些差异。

第二个呢,张老师刚才所说的【人的思维受到家庭和经历的影响会形成一种固定模式】。自我中心是一种思维模式,但是思维模式不完全等同于自我中心。比如说,我们在中国长大,可能一喝就想喝茶,你到美国去想要喝点东西的话通常是咖啡。这是说成长的经历,受教育的环境,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去观察世界,但不是所有的此类思维模式都是自我中心。

那么,自我中心到底是什么呢

郝晓东首先讲了通过读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郝晓东: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呀,要去围绕这个观点看书当中如何阐述,他会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角度阐述同一个概念。我们要透过这些不同的党举例去理解概念的本质。也就是说,在阅读的时候呢,不要脱离书本,否则就会借助书本谈我们自己的观念了,那样读多少书我们自身都不会得到更新。

回归书中。

我们即刻的欲望,痛苦、想法和感受深深地主导了我们的生活。

郝晓东:这就是自我中心的一个方面。我们总是以自我的欲望、痛苦、想法主导生活。比如说今天中午要去吃顿饭,我不吃辣椒,一说辣椒就不舒服,那么可能就会对辣椒产生一种抵制。有的人喜欢吃辣椒,他的那种感觉就不一样。

【即刻】就是当下。人的本质是非常短视的,理性的人才会长期地去思考的。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有些收获它需要你付出长期的投入,但是我们已经被即刻的当下的这种感受所主导,那我们就不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那在不能够获得回报的时候,我们耐不住寂寞,也耐不住孤独。过早地想要获得果实,过早地就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到最后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从来不思考自我,但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我们总认为就算我们不去思考自我,我们也能够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我们从来不对自我的弱点、和偏见和自欺进行反思,为什么呢?因为,从自我出发的东西自然被认为没问题,这还要去思考吗?
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 第一,从自己视角出发,坐井观天,盲人摸象,【我】认为大象是一个柱子,【我】认为大象是一个扇子,【我】认为大象是堵墙,这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 第二,从自己的团队出发,【我们认为】。上一个叫自我中心,其实这个也可以叫做社会中心。【我们认为】【我们忻州人认为】【我们山西人认为】【我们中国人认为】,这种社会群体都会强化你的观点。
  • 第三,愿望,【我希望】。【我希望的】,就是我认为对的。
  • 第四,经历,【我经历过的】。我看到了就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 第五,好处,有益于自己。这个东西对我好,就认为是对的。

这五个方面都会对自己认知世界形成一种障碍,也就是说,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认知,不一定能够完整认识;自己认为是对的,不一定是对的;想得到东西,不一定是好的;有益于自己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有益,这就是【自我中心】。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已经深刻地被自我中心塑造,自我中心成为不可脱离的宿命。因从进化学角度来讲,这是它维护自己生存最有效的方式。只不过,它形成了你,同时也束缚了你。这和语言一个道理,语言塑造了人,同时也束缚了人。人的自由,就是能够意识到自己被什么语言所塑造,努力去突破自己的语言系统。

Q2: 思维、感受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郭小琴:先有感受再产生需求,在此基础上展开思维,思维导致行动。比如我现在感受到热,然后对扇子产生需求,于是展开行动找扇子。

郝晓东:这是其中一种关系。事实上,感受对意义和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感受到在这读书很愉悦,我们就会有需求要来,不愉悦的话就不来了。因为需求会分配行动的能量。我对这个感觉不舒服,那分配给这个行动就少。

Q2-1: 这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其实就是说,对于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要去创造对它的这种积极的情感。比如说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对孩子,特别要注重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创造积极的情绪。比如,小孩子说,【我今天不去学写字了】,我就问他,【你为啥不去了】,我就知道他肯定是感受问题,他说【写不好的时候,老师会敲手板】。同样,他不去学跆拳道也是因为老师太凶。小孩就是小孩,更容易被这个情绪和感受所影响。

Q2-2: 那如何增强学习的效果呢?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情绪。很多孩子的学习效果差,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撑。比如,本来做作业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做作业时,有的父母爱唠叨指责,于是做作业就会伴随着负面的情绪,他就因此讨厌写作业。反过来,我喜欢这个老师,我最喜欢他的学科,这是因为与老师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如果学生对于某一个学科产生厌倦感,首先他不是先思考而是先抵触,就浮躁,就烦乱,然后呢,就逃避。这是说到这个,感受对需求和思维的影响。

Q2-3: 身体的感受和大脑的感受是否一回事?
Q2-4: 大脑是否能分清如此复杂的内容?

郝晓东:大脑是个司令部,各个器官会把捕捉到的外界信息传到大脑中。脑科学认为大脑接收不同的信息会分泌不同的物质。每当大脑兴奋时就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会刺激大脑去做更多同样的事情。

多巴胺有多种渠道可以促进分泌。

  • 一种渠道是付出了巨大的辛苦之后,获得了成就,比如说奥运冠军,比如说高考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辛苦最终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比如说登山,经过漫长的艰苦的跋涉之后登顶。这种是通过实际行动的过程当中获得愉悦,刺激大脑。
  • 通过游戏也会分泌多巴胺。游戏不需要去实际的行动,仍然可以在思维过程当中获得这种奥运冠军经过艰苦得来的感受。游戏通关后,你会感受到愉悦,感受到愉悦之后你想得到更多的愉悦。再夺金牌需要时间,而游戏可以立刻重来,于是就打游戏上瘾。
  • 第三种是通过药物,如酒精,咖啡等直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你什么都不需要做,直接就可以分泌。

西方人的确很了不起。东方人的思维多少是有些混沌的,但西方人面对一个问题会精确化。思维,感受,需求,是对大脑机制进行的一个分化,分化之后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去精确地理解。

思维的功能是创造意义。

思维会影响感觉,思维会创造意义。意义是自己创造的。比如说我们读书会有没有价值是我们自己去创造的。如果我们认为它有价值,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产生愉悦,否则那就是一种痛苦。比如说,我们很多时候会进行无效的社交,大家在一起吃呀喝呀,你觉得没有意义还不得不参加,那你就会觉得痛苦。很多时候,我们会问【某件事你觉得好不好?】其实不要问别人,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它有意义,那你就去承受它的过程。有人只是在农村学校当教师也会觉得很快乐,而有人即使身处高校也不快乐。所以,意义在于创造,很多事情有没有意义是不一样的,赋予意义就会影响到感受。所以我们很多时只去改变外在而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思维对外在的塑造,赋予的理解。

第二,其实需求也影响意义。人到中年,我们经常会说一句,【你究竟想要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内心想要的和社会所塑造的之间经常是冲突的。比如,有人无法忍受准备准备跳出体制,可是家人却说好不容易奋斗到这样子了,放弃掉多可惜呀。这就让人很矛盾。所以你要遵循你的内心的渴望,去倾听你内心的声音。你的需求就是你觉得值得奋斗和追求的东西,你觉得值得奋斗就是赋予它意义了,那么,你去做这件事情就会愉快。

反过来呢,需求也影响到我们,也控制了我们。结合和我们上一次讨论,有的时候要把需求和欲望加以区别。我们很多时候被欲望控制。欲望是想得到事实上并不需要的东西。需求只是满足生活所需要的。

Q2-5: 它最有价值的一点在于什么呢?

它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影响我们的不是客观事物,而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甚至说,创造我们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我们对外在环境的理解。国外的ABC理论和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也都谈到这点。所以不存在说是顺境出人才还是逆境出人才,逆境顺境都出人才,关键看个体怎么去理解。如何能成功?幸福从哪里来?我们常被一种思维影响,这是需要突破的。形成固定的理解会节约大脑的能量,这是人的天性,但是它会影响我们全面的理解。男人理性,女人感性;南方人怎么样,北方人怎么样;忻州人怎么样,定襄人怎么样,都是一种标签化,容易造成一种套板效应。

这种思维模式影响我们进一步理解事物,所以长期身处某种环境就要提醒自己,有些观念是不是可以变一变?包括我们教育孩子。看到孩子某次考试成绩差,有的家长就会觉得这孩子上小学就这么差,中学也会差,将来可能大学也上不了,这简直是糟糕的人生。这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这是暂时的,会告诉孩子每个英雄的产生都要经历磨难。那些磨难就是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没有磨难,难成英雄。这就是另一种思维模式了。

我们再来看家庭里。当兄弟姐妹很多的时候,孩子的排序也是影响很大的。虽然来自同一个家庭,但是其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是不太一样的。还有独生子女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过去有【老大效应】。有人做过研究,就是说成功者当中在家庭里排序在老大的占多数。那就是与他在家庭当中这种环境下的理解有关系,比如,他的责任心。最尴尬的位置是中间。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弟弟,他的这种角色就容易乱。老小,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家里人都在照顾她,所以他容易不负责任,但是他总是很有创造性,因为他那么多的负担和压力。这就是环境对人思维影响的多方面。

Q3: 整合理智和情感的学习

这一次大家纷纷从书中寻找理解。

整合理智和情感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识别出每门学科中的思维模式。

只有你自己才能构建生活的意义。

郝晓东:识别出每门学科的思维模式也好,构建生活的意义也好,整合理智和情感的学习包括着两个关键点。

  • 知识与生活的打通
    因为只有把知识和生活打通之后,学习者才认为有意义,有价值,有兴趣,这个知识才具有活性。数学如此,法律也如此,历史也如此,学科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时课堂学习中,老师要引导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不是在僵死地机械地记忆知识,而是将知识与生活打通。
    每门学科当中都有它的思维模式,因此光有这种打通不够的。因为知识那么多,哪一个学科都能够在生活当中都能打通。但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如果与自己没有关系,我为什么要去学它?这个知识与我有什么意义?这就需要第二个打通。

  • 知识与生命的打通
    知识需要与我有关,知识不是外在于我。所以枯燥的课堂往往就缺这两个打通。只有与自我打通了,那么就有了自我的意义。这个意义是自我进行建构的。所以才会说,【只有你自己才能构建生活】。每门学科每个知识都有自己的意义,但是这个意义如果不能与自我联系起来,就没有意义。这正是皮亚杰的观点。知识是你构建的,不存在脱离你的知识。所以学习批判性思维,如果我们不能够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不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价值,那么学习它就没有意义,我们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感受,也就不会有进步,进而学习成为一种负担,毕竟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本身是很枯燥的。所以整合理智和情感的学习,就是要把知识和生活、生命打通。

其实我们高校现在就陷入了一个死环节。为什么写论文成了苦差事?因为我们的论文是写出来的,不是活出来,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去发现、创造、调查,而只是为了上职称。所以为了上职称写论文很苦,就成了一个负担。不做这样的要求,没人去写,做了这样的要求,又促成了造假。西方人会注重论文,因为他是通过论文去研究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你要去把知识和你的生活打通,这是你也能出成果。

这时,刘杰提出一个疑问:寻求【我】有没有意义和刚才谈到要避免自我中心是不是形成了矛盾?

郝晓东:对自我中心,不要去完全反对它。不以自我中心,那我们看待问题以谁为中心?如果没有自我中心,就会失去自我,人就乱了,就会崩溃自我中心是人的宿命,不要去抗拒它,只是要意识到它的局限性。

又有学友提出问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发现不同的价值,那避免自我中心是不是要求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郝晓东:在我们的思维当中,过去常见的是【我赢你输】的模式。这是一种对立的思考方式,不以我作为中心,那就是以你为中心。现在要变成【共赢】模式,共赢是更好的方式,要认识到大家好才能使我更好,因为只考虑自我的方式走不远。

第二部分

第四章《批判性思考者能够透彻理解推论的意义》

Q: 书中所提到的三种意义间有什么差别?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请结合前几天发生在上海的大学生报复社会杀死两名儿童的事件(详情)进行分析。

郝晓东:事情发生后有不同的推论。比如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有的家长认为今后接送小孩必须送到校门口面而不是像现在的距离学校100米,有的家长认为事发偶然,仍然按照之前的地点接送即可。如果你是家长会怎么办?该如何理解这背后的思维?

  • 合理意义:反社会行为是不可控的。任何文明社会都会出现反社会人格,它毕竟是偶发的,无规律可循的,美国每年也有数量众多的枪击事件。如果为此而整日神经紧绷,就会对生活造成巨大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 可能意义:当作可能意义理解,就会想怎么会有反社会人格的出现?如果儿童教育不健全,家庭教育不完整,那么反社会人格的可能性就加大。如果不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重视儿童的人格和心理健康,那么反社会倾向就会增加。当认为这件事情是可能性意义时,我们就会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家庭教育的意义,对应试教育进行反思,以这几方面来使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断的减小。

  • 必然意义:那就得【武装到牙齿】了,时刻警惕是不是有人要杀我。

第三部分

第十章《决策和问题解决》

读完后,孟蕊芳举了自己爱吃麻辣烫的例子--明明知道麻辣烫对身体不好,但总是忍不住想吃,尤其是在自己心情不佳的时候。大家也都谈到了自己对平日里某些行为的反省。但郝晓东觉察到了其中的一个问题。

郝晓东:这里混淆了一个问题,就是说把选择和决策给混淆了,大家刚才所说的事情中大多数是选择。决策是选择,但不是任何选择都是决策。做一顿饭不是决策,只是选择。那在这个书里边,什么是决策?什么才能称得上决策?

  1. 那些或多或少有明显长期影响的决策

就是说今天的这个选择影响到长期,因为很多时候大部分选择是不影响长期的。我今天选择坐公交车,还是骑小黄车,就没啥影响,就影响今天下午,不影响未来。但是今天选择跟谁结婚,这影响就是长期的。你选择是在忻州工作还是回老家,后半辈子的人生路径就截然不同了。选择考研不考研,就影响很大。

  1. 那些对我们生活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慢慢显现出来的决策(如我们日常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和锻炼)

我们每天锻炼身体,我们觉得这是个习惯,其实这已经是个决策。我们每天沉迷于手机,自然而然呀,那其实也已经是个习惯。所以说,够上够不上决策,要看这个事情的长期积累会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长期吃麻辣烫,突然发现得了某种病症的时候,发现已不可逆转的时候,就会意识到原来这个东西就是决策。生活当中自然而然的习惯因为其长久性也是一种决策。

Q: 为什么要分析【决策】呢?

郝晓东: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自以为是理性的,可在很多重大决策上却是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的决策造就了人生的品质。比如说,在结婚的问题上,很多时候是在最容易冲动的年龄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有的撞对了,有的撞错了。如果错了,会在后期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说,职业的选择。年轻的时候找不下工作,哪儿找下算哪儿,没有思考这个决定对此生的意义。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谋生,轻率地去找了个工作,有时也是家里父母动用了关系给找下的,但是自己内心不喜欢这个工作。扔了它吧,有些不敢,觉得太冒然,留着吧又不喜欢,这就成了痛苦的源头,挥之不去。

我们原来认为,人是为自己利益而考虑的。错!很多时候自己会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解决这一点需要去对抗自己的人性,所以说,高人都是反人性的。他会去对抗自己即刻的满足和愉悦感,去做那些暂时不能够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事情。于是,什么叫孤独,什么叫寂寞,什么叫去承受,就全明白了。只有对抗人性才能成为高人。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高人就是做到了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以严格的自律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力将长期而深刻的洞察实践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脑运行三机制,重大决策六要点--常春藤读书会第36期共读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