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关注摩尔的好盆友
Hi,黑钻青年们
10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由于去年因性丑闻而推迟一年颁奖,这一次,瑞典文学院一口气颁布了“双黄蛋”:2018年获奖者,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以及2019年获奖者: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抱歉了村上春树老师,这次依旧不是你。
其实就在诺奖公布的前一天,中国女作家残雪竟闯入赔率榜前三,比万年陪跑王村上老师还高,当时引起了一阵小骚动。
残雪是中国当代文学极具分量的大家,有人评价她“像鲁迅”,但她的作品与思想对于大众来说,比较难解读。她的哥哥邓晓芒是中国著名的哲学教授,被誉为“中国翻译康德第一人”。
相比之下,奥尔加的作品还是很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她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女作家”,还有“神秘深邃的文学旅者”的江湖称号。
历史上第15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她简直是一名“怪力乱神”爱好者,常常把主人公设定为可以通灵的小女孩,或者把故事的发生地设于具有神秘力量的村庄里。她致力于将波兰的民间传说和宗教故事,结合波兰的历史与现实,构建一个奇幻瑰丽的文学宇宙。
说起奇幻文学,大家可能更熟悉《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以及《权力的游戏》之父马丁大爷。这两位都因为作品被搬上大荧幕,而被地球人熟知。
点击阅读:10亿身价的JK罗琳丨生命中最牛逼和奢侈的事,就是活在自己的脑洞里
而奥尔加的作品同样具有论无边无际的想象力,超越常识的魔幻魅力,并且,她非常擅长对人性的深入描绘,这与她的工作经历有关。
奥尔加于198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当时她给自己定下的发展方向是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在大学期间,她就开始在当地的青少年庇护所做志愿者。大学毕业后,她做了个很特别的决定,先后去往两个波兰的小城镇,担任心理咨询师。
有不少人都讨论过“小镇”与“文学”的关系。小镇的生活平静而单一,会让一个创作者更加静下心来去做一件事:观察人类。更何况奥尔加的工作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她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观察人。
平静的小镇生活让她可以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创作。1993年,奥尔加发表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书中人物旅行记》,讲的是一对情侣在17世纪的法国和西班牙旅行。
两年后她出版了一本“大女主”小说《E.E.》,故事的主角是个有通灵能力的德国波兰混血小女孩。这两部早期作品奠定了奥尔加日后创作中的两大主题:“旅行”和“灵异”。
奥尔加的第三部小说《太古与其它时间》让她一举成名,并被波兰文学界誉为“波兰当今神秘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
“太古”是一个波兰中部的虚构村庄,同时也是一个缩小版的“宇宙中心”,里面充满了各种神神叨叨的老太太小女孩,故事跨越了三代人。
有人评价它是波兰版的《百年孤独》,其实,它更像是魔幻版《楚门的世界》。“太古”其实是个结界,它的周围有四位大天使守护者。没有人能真正走出“太古”,所有以为自己走出去的人,其实不过是在“太古”的边境上做梦而已……
波兰著名文学评论家普热梅斯瓦夫·恰普林斯基对托卡尔丘克的文学创新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她通过一本书创造了一个流派,一种文学语言,一套叙述方式。”
其实写魔幻小说的作家非常多,并且魔幻如果写不好,容易让人觉得很廉价。本来“怪力乱神”这个词在中国也不是个什么褒义词,我们见过太多所谓的魔幻文学总有种胡编乱造又不够深刻的味道。那么,是什么让奥尔加的魔幻文学足够深刻而又独树一帜呢?
说到底,还是她专业的心理学背景在支撑着她。奥尔加的生命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男人——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奥尔加是这位大师忠实的追随者。
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与佛洛依德相爱相杀的好基友。那么荣格有什么具体成就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常形容一个人“内向”或者“外向”,其实这种说法最初就来自于荣格。他把人分为“内倾型”——喜欢独处的人;“外倾型”——喜欢社交的人。这两种类型没有孰优孰劣,只是不同而已,并且荣格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倾型的人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心理学理论,尤其是人格分类,其实非常有助于小说创作。因为很多创作者往往会遇到“人物立不起来”的困扰,而熟悉心理学的人,则可以利用自己的理论优势,首先给自己笔下的人物做一个人格定位,比如这个人物是“强迫型人格”,另一个人物有“精神分裂倾向”,再去创作就会更加容易。
在《太古》出版后,奥尔加甚至搬到了一个类似乡村的地方,继续过着一边当心理咨询师一边创作的宁静生活。在这种陶渊明式的生活环境中,她创作了自己文学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这部作品是典型的“碎片化叙事”,整个故事的跨度长达千年。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搬到了波兰边境的小镇上,她的身份是一个“捕梦人”。她从怪邻居老婆婆入手,开始揭秘千年来在这里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小说中穿插了大量神话和民间传说,甚至连菜谱都有。奥尔加文笔的厉害之处在于她能用小说的形式处理“梦境”、“想象”、“时空”这些抽象的概念,把诗歌能塑造的意境用小说的方式做到了。
“梦境”恰恰也是精神分析学派中最最重要的一个主题。作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和荣格信徒的奥尔加,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运用着“做梦”、“潜意识”这种概念。所以看完她的作品后,你会惊呼:这是个女巫写的书吧!
目前为止,奥尔加小说的中文译本只有《太古》和《房子》两部,译者是国内著名波兰语翻译家易丽君和袁汉镕。奥尔加曾在访华时见过自己的中文译者,后来袁汉镕在书中回忆道:她这个人很随和,没有半点大作家的架子,待人热情,也有很大的好奇心。
在没有中文译本的小说中,奥尔加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作品。比如以苏美尔神话为背景的《世界陵墓中的安娜·英》,它的女主是战争与丰收女神伊南娜,她想将作为死神的妹妹带回人间,却发现需要用另一个生命去交换。于是她想到了,自己的前男友……
2004年,奥尔加发表了短篇小说集《最后的故事》,她还倡导举办了国际短故事节。
对于为何钟爱短篇,奥尔加说:“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作家的要求很高——需要高度的专注,以及创造‘金句妙语’的能力。我总是告诉自己,长篇小说应该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恍惚状态,而短篇则应该让人体验一次微妙又不可言喻的启蒙之旅,并给予我们洞察力。”
2007年出版的小说《奔》,设定十分有趣。东正教的一个边缘教派相信人们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倒霉,于是信徒们必须不停“奔走”。小说记录了四、五百年间各种真真假假的关于“奔走”的故事:从妈妈因为信教而带着残疾的孩子流亡,到肖邦的姐姐路德维卡将弟弟的心脏一路从法国带回波兰……
这部小说在十年后出版了英文译本,并一举获得了2018年的国际布克奖。国际布克奖评奖委员会主席丽萨·阿壁娜妮西评价称:“奥尔加是一位充满了创作光辉、拥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家。”
奥尔加作为一个波兰作家,历史自然也是躲不过的主题。为此她还受到过不小的挫折。
奥尔加在2014年出版了一部新作品《雅各书》,这本书涉及了18世纪波兰人和犹太人的一段历史。结果有民众攻击奥尔加的这个故事是在污蔑犹太人,破坏了波兰的国家形象。当时已经有互联网了,网上对她骂声不断,甚至说她是“叛国者”。
为何波兰民众会那么敏感,其实也是因为波兰这个国家,的确命运多舛。多次被攻打、被覆灭、最终又顽强重生。波兰历史上的种种名人,从19世纪初的肖邦到今天的大导演波兰斯基,给人的感觉是永远在流亡,有家不能回。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20岁离家定居巴黎后 再也没有回过波兰
但波兰历史上又总是出伟大女性。比如最著名的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就是来自波兰的居里夫人,她也是第一位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家的科学家。只可惜现代人常常为她鸣不平,说人家自己明明有名字,叫“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大多数人只记得她叫“居里夫人”。
而如今波兰又拥有了“捕梦女巫”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她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精英女性,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也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她甚至把作为“生活情趣”的小说创作做到了全球顶尖的水平。
奥尔加是一个现代女性的缩影,她的成就来自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永远没有熄灭的对人性与宇宙的好奇心。专业+好奇,让奥尔加和很多女性成为了那个她们真正想成为的自己。
▼
▼我是陈泰山,一枚正在时尚圈摸爬滚打的创业者;
福布斯 30 under 30;
曾在赫斯特集团及BBC王牌汽车综艺《TopGear》中文版节目任职;
关注Girl Power,深耕时尚领域,认真连载《在时尚圈摸爬滚打》中,带着大家一起「修炼偶像剧的外表,奋斗剧的心」
- 内容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
责任编辑:陈泰山 /编辑:安达/ 设计: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