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9、隔行如隔山

词典解释: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隔,阻隔,隔断;山,形容阻隔之强之大。

那到底阻隔在中间的是什么,我们又该怎么看待和应对这种阻隔呢?

我觉得主要的阻隔存在以下三个方面,我用昨天参加的一个会议来说明。

昨天参加了武汉金融公司考察团在本市的投资对接会,现场人员主要涉及三个行业:行政公务、本地企业、金融投行。

一是知识技能的阻隔

这个很好理解,咱们说的隔行如隔山,就是说每一个行业之间的技能和知识存在很大的不同,各有它的专业性,如果我们不学习,不了解,就会隔了一座大山,现在可能觉得大山并不是多大的障碍,但是在古代一座大山可能就是近乎不可逾越的。

今天路演的有两家企业,一个是长毛兔的养殖,一个是野菊花香精的提取。由于我曾经学的是生物技术,对于动物和化学都有一些背景知识,所以理解起来还没有问题,但现场有一些可能是文科出身,没有类似的知识储备,在听企业演讲的时候,就不容易接受,有些呵欠就出来了。

而当投行金融机构对这两家企业的路演效果、企业的运作模式、财务状况等进行点评,并且就资本运作展开讨论的时候,我听起来就像听天书一样。

这就是两种行业之间知识的区别,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学全所有的知识,那么必然会有各个行业之间的分工,也继续会有知识的隔阂。

二是思维方式的隔阂

由于每个行业的目的、出发点不一样,所要顾及的因素、需要的条件等都不一样,所以,思维的方式以及思维的着重点自然不一样。

比如现场交流,我们的行政人员在讲话时,就是讲如何去促进我们当地的就业,如何去搭建桥梁让投资者投到相关的企业,这种思维就是一种行政上要完成发展任务,发展当地经济建设的目的。

而企业做路演的时候,主要是去讲他企业的历史、规模,渴望得到的投资量。

当金融企业点评路演的时候,明确指出,企业家仅仅谈自己企业的常规介绍、个人理想或者他遇到的困难,都不足以打动投资者。投资者关注的是投资你的企业能否给自己带来收益。当时一个嘉宾说:金融投资不是雪中送炭,用锦上添花来形容更加恰当。是一种充分考虑风险、以扩大自己资本收益为目的思维方式。而且点评的时候给企业家建议说,如果以后有类似的活动,一定要去考虑金融投资者他希望了解什么,而不是自己想展示什么。金融企业了解的需要你的团队建设、企业规模、运行状况、商业模式、财务状况等细节的、可量化、可评判的指标。

这个过程是给我震撼最大的,让我一个外行听得津津有味。我想去了解企业家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企业,也想了解金融投资的运作是怎么开展的。两个不同的领域,虽然我不可能深刻领会,但是这种浅层的了解也让我有获得的兴奋感。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一家企业的总裁助理,是一个大美女,可能是主持人之类的专业出身,有非常强的现场互动感,但是对于企业运行以及金融投资了解极少。现场对于金融企业想要了解的问题基本上是答非所问,然后在不知道问题如何回答、以及没有准确理解问题的情况下,采取一般综艺活动那种开玩笑的形式来化解尴尬,反而引起下面企业家更大的尴尬症。说实话,当时在那种状况下,我不厚道的想起了网友在外交部发言微博下的评论:记者问,请问发言人,你吃饭了吗?发言人回答,恰恰相反,我没有拉屎。

三是行为方式的区别。

行为方式的区别,其实是思维方式的延伸。行政人员还是按照流程履行职责,企业家想的是高效快捷就本质问题进行探讨和协商。有一次交流会上,有个部门介绍情况,从历史沿革到发展规划,再到前期总结下步计划等,事无巨细,讲了很多,并且说了很多欢迎投资的官话套话。而企业家着急了,告知现在已经有初步的协作,想要开展这个项目,但是集中的问题有123,希望政府能够解决123,而作为自己谈判的筹码,可以提供的条件有123。非常的高效具体。

那咱们如何对待隔行如隔山呢?

当我们真正的认识到,不同行业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隔阂,也就是承认了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在自己行业之外,或者在自己生存的地域之外,认识的水平之外,都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掌握甚至完全不了解的知识。

我想,我们应该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以及一切未知的东西都饱含一种敬畏之情。不要去轻易的发表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的看法,避免贻笑大方(就像我这篇文章,谈的行业之间的这种区别,也可能在更多的专家眼里,就是贻笑大方,但是我,正在尽量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同时,咱们对于知识,对于未知的东西,一定要有不停止的学习,要去多吸收,至少去了解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最好是能够将这些新的知识吸收融合,也能够让自己的知识或者眼界得到不一样的提升。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释】9、隔行如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