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谈“响应式”了,“连续性”才是王道

译者注:“响应式”实乃老生常态,在四年前笔者就开始设计和开发此类网站,对这个词再熟悉不过了,在前几年一个稍新一些的词“适应式”(adaptive)应运而生,我们也经历了视觉样式到技术端的变革,一次次地把手机、平板或桌面各自架空来剖析,却大多忽视了它们之间在实际情境中的彼此联系。

不要再谈“响应式”了,“连续性”才是王道_第1张图片

不要再谈“响应式”了,“连续性”才是王道


原作者:PatrickQueisler

译者:励定洲

设计一个响应式网站或者软件是入门容易,但学精很难。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成千上百个很棒的解决方案了,但他们都存在一个共性:仅仅优化了在特定设备上的界面的显示。

你可以在你的台式电脑或笔记本和你的手机上随便打开一个网站试试:可能在不同的设备上都能有很好的显示,但是这些区别之间并没有关联性。你所看到的无非是一个能够获取信息的被优化的界面。

如果软件能够知道我要做什么会不会很酷?

示例

比如我正在上班途中的火车上在手机上听着Spotify的音乐。软件的界面看起来并没问题。考虑到他们能把所有的特色功能都放进一个应用里,我还可以说它做得很棒。

但当我抵达我的办公室,倒了一杯咖啡并和同事们聊了会天后,又一次在我的笔记本上打开了Spotify。我使用与手机上一致的账号登陆,但软件并没有记住我之前在手机上听的是哪首歌,它甚至不知道我打开的是什么播放列表。

因此我不得不重新开始一遍:选择播放列表、搜索歌曲并且从头开始播放。这或许在听音乐时还不那么烦人,但如果你听的是有声书籍的话会觉得这是一种折磨。

不要再谈“响应式”了,“连续性”才是王道_第2张图片
Wouldn’t it be nice to continue where you left on another device?

对于大多数网站来说也是一样的。我设计过很多电子商务方案,当然了他们都是响应式的。当用户决定要从你的商店购买东西的时候你应能有所响应。比如可能在他通勤的路上、办公室里或者在家里。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提供了一个总是适配的解决方案。但“响应式”只是基本的“合乎逻辑”而已,如果用户通勤的时候手机上浏览你的方案、办公室里又了解了一些,傍晚回家的时候决定进行购买,那么每一次他都要一遍又一遍从头来过。如果软件能够知道谁正在看着屏幕,并记住、甚至预测对方想做什么,那么他它就能提供一个符合用户期望的更直接的解决方案。

是的,这可能听起来有一点玄幻,好像是来自少数派报告的广告,但这确实是谷歌和亚马逊每天都正在做的。

回到Spotify的话题:在苹果电脑和手机的操作系统里有一项叫“连续性(Continuity)”的功能可以做到:简单地从你离开的地方继续。

我们作为设计师的角色需要进化

我们作为设计师有时候会被一些诸如“在浏览器里设计”或者特定、严苛的styleguide所质疑和约束,但我们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并不是说我们要再一次去创造所谓全新的用户界面,而是创造一种体验。

这包括了线框图、动效、全新的工作流程以及你、我都可能未曾涉猎的其它方面。这是一个挑战,一个创造更佳产品、为人类带来价值的挑战:帮助现实中的人们解决实际的问题。

解决那些尚无人留意的问题的动力不断推动我前行,而那正是创新之由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再谈“响应式”了,“连续性”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