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踩过的坑

那些年我们一起踩过的坑_第1张图片

市场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无论是证券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都吸引来无数的吃瓜群众来到这个市场,一边看热闹,一边从一个坑跳入另一个坑,虽然也有一少部分人竟然从坑里跳了出来,但是更多的人一直呆在坑里而乐此不彼,包括曾经的我,那在交易市场里究竟都有哪些坑,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听我把一把那些年一起踩过的坑。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叫害怕错过,也有人翻译成错失恐惧症,我还清晰记得自己2011年开通股票账户之后那种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的在电脑里按照好股票交易软件,甚至为了在能够及时查看信息,专门买了人生第一步智能手机,刚开始接触交易市场的时候,每个人似乎都是一样的,都害怕漏掉任何相关信息,甚至是漏掉任何信息,而且接下来的几天里,真的是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三头六臂,多出四只眼睛,多出四只耳朵,最好不要错过任何信息,而这个市场总是向我们展示一个事实,它不断展示我们的无知,并且那,还是全方位的、时时刻刻的向我们展示我们的无知。

除了关注交易市场外,还关注跟交易市场相关的一切信息,印象比较深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关注到一位叫成都义散的在天涯社区上发的一个帖子,帖子很长,而且而且更新也很频繁,那段时间我几乎时时刻刻都把注意力放到了那个帖子上了,但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看了一下别人的经历之后,自己的错失恐惧症更加严重了,总感觉再不出手,钱就都被别人赚走了一样,然而,结果可想而知,我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幸运的是刚开始投入的本金很小,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可是那段经历我至今难忘。

害怕失去机会,害怕错过机会,害怕错误机会带来的恐惧越来越严重,因为感觉机会太多了,总是感觉机会100%错过,不是错过一两个,而是百分之百错过,那恐惧那焦虑越积累越多直至寝室难安,绝不停歇,可关键在于信息掌握的越多决策就靠谱吗?错过信息就不能够靠谱的决策了吗?交易市场一次又一次向我们证明,90%以上的信息都是噪音,就好比一个啥都不懂的人,2009年买入茅台的股票,拿上十年,到今天,就至少有十多倍的收益。

过度自信

心理学家说了,过度自信大概是最经得起检验的人的认知偏差。也就是说,只要是正常的人,一般都是过度自信的。其实在现实世界中,过度自信没什么不好,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假定你是一位刚刚创业的私营企业主,你和其他50个同样刚创业的人坐在一起开会。在现场,有人提问说,“觉得自己的企业能活过5年的请举手”,这个时候你举不举?你大概率会举手。我相信现场80%以上的人都会举手。你可能会说,“我的企业肯定能活过5年啊,如果5年都过不了,那我当初就不会来创业了”。

可是有一项统计结果表明,初创企业的风险非常高,能活过5年的概率不会超过1/3,也就是说,有超过2/3的初创企业会在5年内消亡,显然,大多数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超过了实际水平这也是为什么90%的司机都认为自己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的原因,过度自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坏处并没有那么明显,有时候甚至还出现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交易市场中过度自信通常带来的结果就是放大市场的交易量、做出过度交易,这也是交易市场中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原因所在吧,基于此,国内的证券交易市场一度采用了熔断机制,但是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处置效应

什么叫处置效应那?如果你和当初的我一样,每个字都认识,就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别急,先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现在手中有一只盈利的股票、一只亏损的股票,急需钱用,必须变现一只股票,你会变现哪一只呢?我猜你可能会变现盈利的那一只吧?不光你会这么做,大多数人也都会这么做。卖出盈利的标的,留着亏损标的,或者说过早的卖出赢家,留着亏损标的,这就是所谓的处置效应。

记得在2015年,有段时间我同时看上了招商证券和另外一家公司的股票,我还记得当时那一轮杠杆牛市,可谓是波澜壮阔,当时购买招商证券成本都是10块以下,没过多久,已经涨了30%左右了,而另外一只股票呢,一只都没什么起色,当时想想招商证券已经涨了这么多了,还能涨吗,要不先落袋为安算了,留着另外一只股票,说不定过几天也会涨,但是我一直没有等到那个想要的结果,现在看来,真实应了那句话,牛市里赚不到头,通常会过早的落袋为安,而熊市里则会一亏到底。

以上就是交易市场中最常见的三种坑,相信我,掉进坑里的人远不止你我,即便现在看来这些坑里依然人头攒动,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掉进去了就要拼命的爬出来,而且,交易市场中的坑远不止这三种,如果你想到了交易市场中的其它大坑,欢迎和我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踩过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