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第2053天】:“朝鲜、台湾历史”

竺校长抗战西迁贵州日记(连载第2053天)

1945年8月29日(周三)遵义,晨 26°C,27.0"C。午后晴 30.5°C。晚热,clear。

        战事:美海军总司令尼米兹飞东京湾至 South Dakota船上。美空运部队七千五百人,至东京附近的厚木机场降落(卅日上午)。

        晨六点起。上午八点至校。八点半至何家巷二号,参加夏令演讲会。陈乐素讲朝鲜历史,两小时,王维屏讲台湾历史,四十分钟,活动由顾谷宜主持。陈先讲朝鲜地理,再讲其历史。朝鲜人口二千二百万,面积廿一万方公里,产米一千六百万日担,其中七百万石须交日本,故须从东三省输入大量高粱。自古为通古斯、蒙古与汉族争荣之地。秦始筑长城,直至大同江口。汉武帝时始将汉江及大同江流域收为郡县,分乐浪等四郡。东晋、北魏佛教入朝鲜时已分为高句丽(在汉江流域)居西北,百济居西南,新罗居东南。唐助新罗统一朝鲜,置安东都护司于汉江,不到十年即罢。五代时汉江之王建推翻新罗建高丽,至蒙古起,始灭于元。明太祖时李成桂代高丽,而自立为王于汉城,称朝鲜。鉴于豪门势力之大,寺院产业之多,照宋太祖法口,本地人不得为宫,奖励儒学,压制僧侣。高丽僧人度牒每僧布五十匹,贵族资产甚多。李朝以僧侣为贱人,以豪门子弟为儒生。迄今儒生尚廿二万人。李朝三百年党政多纷争迭起,卒致李完用卖国。召致 1909年亡国,迄今正好适卅五周年。

        之后是王维屏讲台湾问题。自甲午战败,《马关条约》迄今正好五十年。在最初十五年,日政府投入一两千万元,贴补台湾。但后来其糖业发展收入为日本财政重要来源,每年出口四亿日元,出超甚多。年产米一千七百万日石,半数供日本。年产糖一千二百万担,占世界糖产量10%。百分之九十至日本,一部转出口。人口 91%为汉人。二人讲毕,我与尊生各自讲了几句。十一点半散。

        午后睡一小时。三点至校。法院陈定生来,据讲,昨有湄潭代理法院院长张大同派康姓者来成家,向夏玉芳索取印鉴。夏以其与杀人案有关,即将其交与法院。

        晚膳后偕夫人允敏至顾俶南处一走。

(贵州的青岩、遵义、湄潭和永兴,值得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持续七年,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弘扬西迁文化。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第2053天】:“朝鲜、台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