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语言哲学》整理——第一章:导论(1)。

弁言:私人记录,舛误难免。

1、语言哲学的外延和内涵

1)外延:“语言哲学”这个名称有时特指20世纪以来围绕语言这个主题展开的哲学探讨,而更狭窄的用法则专指分析哲学中的语言哲学。

粗略区分20世纪几个主要的西方哲学传统:

A. 分析哲学传统:弗雷格、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奥斯汀、莱尔、蒯因、达米特、克里普克、戴维森etc

B. 现象学-解释学传统: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萨特、梅洛庞蒂、德里达etc

C. 实用主义传统:皮尔士、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etc

一般认为实用主义传统和分析哲学传统比较接近,皮尔士被很多哲学史家视作分析哲学-现代语言哲学的开创人之一,蒯因等人后来都受到实用主义的深刻影响。不过,与分析哲学和现象学-解释学两个传统相比,实用主义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传统。

多数题名为“语言哲学”的著作都采用较为狭窄的指称,特指分析哲学传统下的语言哲学。

2)内涵:

A. 塞尔:建议区分linguistic philosophy和philosophy of language。

a)linguistic philosophy:研究特定语言中特定词语的用法,回答某些特定的问题。

b)philosophy of language:研究语言的普遍性质,如指称、意义、真假,关心的是普遍的哲学问题。

B. 万德勒:建议更加细致的区分,即philosophy oflinguistics、linguistic philosophy和philosophy of language。

a)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或曰“语言学哲学“,是指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翻译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即,语言学哲学是科学哲学的特殊分支,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并列。

b)linguistic philosophy: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研究。

Eg: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莱尔关于心智概念的著作

c)philosophy of language:称呼语言哲学原初领域剩余的那些部分,包括关于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

Eg:沃尔夫《语言、思想和现实》、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2、古希腊哲人对语言的思考

1)赫拉克利特:逻各斯(logos):言谈,思考,所思、所谈、所写的东西,公式,理性,论证,尺度,原则。强调逻各斯是公共的,是无所不在的。将逻各斯比作清醒人的理智及法律。

“海德格尔式的玄思”

2)高尔吉亚:风格与近代分析哲学不无相像的智术师。主张存在是无法被认知的,更是无法被言说的。关于私有语言讨论的先声:语言和感觉异质,更和存在相异,故用语言来传达感觉或存在是无法成功的。主张语言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的。

3)柏拉图《克拉底鲁篇》

A. 赫摩根尼(Hermogenes):主张语词是约定的,对于同样的东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名称。

B. 克拉底鲁(Cratylus):主张语词的用法是依据自然的,有对错之分。

C. 苏格拉底:倾向自然说,反对约定说。

Reason1:不能把人称作马,也不能把马称作人。

Reason2:命题由语词构成,命题有对有错,故语词也有对有错。

正确的语词显示出被命名事物的不变本质。

语词用字母的组合模仿事物的本质。

克拉底鲁:一个名称命名了事物则因此是正确的;一个名称没有命名事物则因此是无意义的,但并非是错误的。

苏格拉底:将语词比作肖像以表明克拉底鲁的主张是错误的。Eg:一幅肖像可能不够真实,但也不是完全走样。

克拉底鲁:反对将语词比作肖像。Eg:一幅肖像略去原型的一些特征,因此不大像原型,但其仍是肖像;一个语词若减去一个字母,却可能根本就不是词了。

在随后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则列举了有利于约定说的一些典型事实,逐步调整语词模仿本质的主张,结论大致为:语词不能完全模仿事物本性;语言总是由约定来加以补充。

4)柏拉图《泰阿泰德篇》:错误还是无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讨论。

柏拉图:否定不通过任何媒介对事物的“直接认识”。

逻各斯:居于首要地位的媒介。知觉通过逻各斯成为思想。

苏格拉底:构成人和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无理可解的,它们只能被命名,而不能被加以诉说,因为若能以无论肯定或是否定的方式谈到它具有某种禀性,它都不再是最简单的东西。

5)《智术师篇》:“X不存在”这类否定命题,在某种意义上须先有“X”,才能说它是否存在。→蒯因称之为“柏拉图的胡须”。

6)亚里士多德:系统讨论了语言的方方面面。

A. 《解释篇》:定义名词和动词:名词与时间无关,动词与时间有关。解释否定、肯定、命题等含义。讨论肯定命题&否定命题、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单称命题&全称命题、包含可能性的命题&包含必然性的命题。语词由约定产生。词汇无对错,句子有可能有对错,命题即为有对错的句子。

内心经验:对所有人都是相同的。

口语:内心经验的符号,不同民族则不同。

文字:口语的符号,不同民族则不同。

B. 《范畴篇》:对语词进行了分类。分为: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处所、时间、姿态、动作、承受。

C. 《形而上学》:关于“四因”的分析。

D. 《物理学》:关于“运动”等概念的分析。

E. 《诗学》、《修辞学》:探讨“非命题形式”的语言现象。

阅读材料:

《简明语言哲学》陈嘉映 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明语言哲学》整理——第一章:导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