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的今天都忘了

昨天读的今天都忘了_第1张图片

题图来自漫画家:Hugh MacLeod.
https://twitter.com/hughcards/status/423952995240648704

生活中有很多零碎时间,大部分都是在等待。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我会在手机上刷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读书。查看手机电池电量,过去七天统计结果显示这两个应用消耗了45%的电量。

公众号文章,看的时候津津有味,有种收获知识的错觉,但几乎都是看完很快就忘了,想想昨天都看了什么,很少能记得。感觉很糟糕,收获知识的错觉破灭,浪费时间的感觉真切。微信读书相对好一点,因为内容是连贯的,毕竟是用一本书的篇幅来阐述一个观点。但长远来看,如果不主动做出努力,两者都会被遗忘,只是一个快,一个慢而已。

时间是稀缺的,如果花了时间精力,竟然什么也没有收获,这就是蚀本。

怎么避免蚀本呢?想方设法把看过的、学过的用起来。获取信息是输入,思考信息是处理,实践应用是输出,经过这个过程,时间和精力才没有被浪费。

有些知识能直接应用,比如很多行为经济学理论,就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但也有很多知识不能直接应用,怎么办?那就间接地用,有很多间接应用的方法。

1. 向别人复述

看似简单,做好不易。很有意思的文章,当我给老婆讲时,发现我怎么讲得这么乏味,下一次会想得更清楚些再讲。不少时候,遇到老婆感兴趣的话题,俩人还会就此讨论一番。讨论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表达也不够准确,于是再反刍。一来二去,跟只是简单地读一遍相比,收获完全不一样。

2. 把想法写下来

当用文字来描述想法时,常常能发现以前没想到的东西,写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已掌握的信息建立连接的过程。

3. 教是最好的学

因工作关系,需要自学韩语,我下班在家自学,老婆白天在语言学校学,回家也教我。其中某个不规则的音变,她教我了十多次,我愣是没记住,老婆倒是应用得越发熟练。当问的次数多到自己不好意思时,就硬着头皮去自己去学习,反过来试着讲给老婆,经过多次练习,也就慢慢掌握了。

4. 举一反三

想一下,刚学的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还拿语言举例子。“你__多长时间了?”一段时间被老婆整天挂在嘴边。“你工作/学韩语/谈恋爱/结婚/…多长时间了?”经过这种反复的练习,我也能正确地脱口而出了,不但记住了表达本身,还顺便记住了很多词汇。

想办法去应用,让孤立的信息在大脑里不断建立连接,当拎起一个点,能带起一串时,零碎的信息就成了有体系的知识。

李宗盛说“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我想,对他来说,不是侥幸汇成河,写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是必然汇成河。

你可能感兴趣的:(昨天读的今天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