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励志

谈到“励志”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百度词条上查到的定义是: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不管多牛的人都读不懂,学不精,进而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成功学”。励志学,不仅仅是要激活一个人的财富欲望,更要激活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唤醒一个民族的创造热情。

我的老天,原来励志是一门这么高大上的学问,无怪乎它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只要稍稍看看我们生活周围,就可以感受到,励志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各个角落。

励志大概分为这么几种,励志书籍;励志影视剧;励志演讲、故事、事迹等。这形形色色的励志文化就在你我周围,我们已在不经意间被潜移默化了。

记忆中最早的励志,是小时候听到的各种励志故事、事迹;当时喜欢看一些名言警句之类,正是这些励志标语在无形中影响了自己,虽然我对其中很多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到了大学之后,阅读、听讲座多了起来,顿时感觉这样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大学时候,印象最深的励志书籍有富兰克林自传、卡内基的人性的弱点系列等,当时图书馆、书店、小书摊上的励志类书籍更是琳琅满目,如何成功、如何高效学习、大学应该怎么过等等,让人目不暇接。

再说影视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国产励志剧,《士兵突击》。当时该剧可谓红极一时,捧红 了很多明星。我看此剧时,正值大三备战考研之时,当时宿舍一哥们对此剧极为推崇。依然记得,那个暑假没有回家,在学校复习备战考研。那是一段生活枯燥乏味日子,有时候学习累了或者学习不顺了,就在一块看看该剧,找找自信。“不抛弃不放弃”等台词都成了当时的宿舍流行语。

大学期间,励志类讲座听过不少,清晰记得的一次,是聆听新东方的“英语成就人生梦”的大型励志讲座,学校千人大礼堂座无虚席,大家听得热血沸腾。记得大学时,有一门选修课,“大学生素质修养”,现在想来,也应该归入励志类课程。上课的老师口才极好,每次上课感觉就是聆听了一场精彩的励志讲座。后来,没有选修次课的同学也被我们带来听讲了。现在想来,那个老师对于讲课还是做了很多精心准备的,许多的精彩故事、案例,在他眉飞色舞的讲述中,都鲜活起来。

我每次经历了这类励志类的讲座课程,都会激动几天,内心会暗下决心,要洗心革面开启一段不寻常的奋斗之程。但事实往往是,热情没有持续几天,生活又会归于平淡,同先前的平淡无奇别无二致。忽然想到前新东方老师老罗演讲中讲述自己的一段经历,说的是他当时为进入新东方奋斗的一段时光,当时他论斤买回一堆励志类书籍,一旦没有学习激情了,就随便抓一本读一下,然后跟打了鸡血似的继续投入战斗。

一方面,励志使得我们对生活、工作、学习有了激情,这是它的积极意义,君不见生活中各种励志哥、励志姐,学霸、达人们不时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励志带给他们的成功和正能量。

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励志大有泛滥之势,许多人过于高估了它的作用。这只要你随便翻几本励志书籍就能感受到。励志类的鸡汤文盛行了很长时间,后来来了理性派,开始反鸡汤,于是乎,反鸡汤文化又盛行了一段时间,真是你方下场我登场的局面。

我想,对于“励志”,我们还是需要理性看待,不要走火入魔为好。生活中遇到逆境时可以激励一下自己,工作学习中可以借鉴它好好地规划一下。但是不要一味地依赖它,不然,当你拧螺丝钉拧不上时,心中就只剩下“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定能拧上”的信念中,而不是低头检查一下是否拧反了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励志)